宋 靜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3)
隨著血液透析時間不斷延長,血透患者骨折發(fā)生率逐年增長,進而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血透患者骨折相關危險因素,根據(jù)相關危險因素給予針對性護理對策,及時排除危險因素,降低骨折發(fā)生率,保證患者血透效果[1]。此研究選取47例血透骨折患者,分析其骨折相關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進行血透且并發(fā)骨折患者47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7.64±5.16)歲;骨折類型:鎖骨骨折3例、股骨頸骨折5例、趾骨骨折5例、前臂骨折6例、腰椎骨折7例、肋骨骨折9例、髖骨骨折10例、其他骨折2例;原發(fā)病類型:狼瘡性腎炎2例、慢性腎盂腎炎2例、多囊腎4例、高血壓腎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19例;另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血透但無骨折患者47例作為對照組,年齡40-71歲,年齡均值(55.84±5.23)歲;其中女13例、男34例;原發(fā)病類型:狼瘡性腎炎3例、慢性腎盂腎炎4例、多囊腎6例、高血壓腎病1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糖尿病腎病8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
2 方法:采集、記錄2組患者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原發(fā)病、血透時間、年齡、性別等,且需要監(jiān)測2組患者血磷(P3-)、血鈣(Ca2+)、血清白蛋白(Alb)、血紅細胞比積(Hct);同時需要測定2組患者骨密度,即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對患者髖部、腰椎等部位進行測定,在WHO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基礎上判斷:正常(T在-1.0及以上)、骨量減少(-2.5 4 結果 4.1 2組單因素分析對比:觀察組患者糖尿病概率、骨質疏松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血液透析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而2組年齡、性別等其他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糖尿病、骨質疏松、血液透析時間為血透患者骨折的主要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2組單因素分析對比(x2/t) 4.2 多因素分析:由Logistic多因素回顧分析得出,患者骨折相關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原發(fā)病為糖尿病、存在骨質疏松、血液透析時間過長,見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病常用方法之一,隨著血液透析時間延長,患者骨折發(fā)生率會逐漸提高,進而極易對患者身心健康構成許多不利影響,再加上近幾年人們生活和飲食習慣日益變化,血液透析患者骨折發(fā)生率逐年增長,為了降低骨折發(fā)生率,需要深入分析患者骨折相關危險因素,并根據(jù)危險因素及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3]。研究結果顯示,單因素分析得,觀察組患者糖尿病概率、骨質疏松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液透析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多因素分析得,患者骨折相關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骨質疏松、血液透析時間。 護理對策:(1)飲食干預。為了預防骨質疏松,需要為患者補充鈣,針對低鈣者,需要嚴格控制患者每天鈣攝入量1000-1200mg,指導患者多食用紫菜、奶制品等高鈣食物,針對血磷過高者,禁止食用堅果,多食用海產(chǎn)品,嚴格控制每天磷攝入量800-1000mg,同時需要補充熱量35-40kcal/(kg·d),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1.2g/(kg·d),比如蛋、魚、瘦肉等,且需要適當補充礦物質、維生素[4];(2)防控鋁相關骨病。禁止患者過多攝入含鋁制品,不可采用鋁飯盒、鋁鍋盛食物,禁飲罐裝飲料,禁食含有鋁添加劑的食品;(3)生活干預。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告知患者戒煙戒酒的重要性,禁止長時間飲用濃茶、咖啡等,不可過快過猛活動、上下樓梯,外出時需要有專人陪伴;(4)運動干預。指導患者適當進行體育活動,比如廣場舞、打太極、爬樓梯等,以此強化肌肉活力和骨應力,增加骨密度,且需要多照射陽光,促進鈣吸收,降低紅細胞、尿素等濃度[5];(5)骨折護理。嚴格按照飲食方案給予富含蛋白質、低磷、高鈣食物,同時需要定期對患者肢體進行全方位按摩,定期翻身,疼痛緩解后需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以此增強骨骼強壯。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