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芬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形成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最初階段,受到多方重視。作為小學班主任,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學生來說意義重大?;诖耍疚氖紫葘πW班主任做好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展開論述,并以積極心理學視域為基本,探究實施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策略,以期能夠使小學生的內在品德受到有效激發(fā),加強小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小學 班級文化建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58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共有四大主要內容,即:精神文化建設、規(guī)章制度文化建設、行為規(guī)范文明建設以及實踐活動文化建設。隨著社會各界對于小學生德育的關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越發(fā)受到重視。而積極心理學符合“立德樹人”的教育方式,在積極心理學的視域下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使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更處于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教會學生運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增強小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幸福感。因此,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建設良好的小學班級文化,是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積極發(fā)展的路徑。
一、實施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
班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能夠使得學生的行為更加規(guī)范,有利于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這種班級制度文化需要通過制定日常行為規(guī)章制度和實踐活動來影響學生,使學生在學校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各種實踐活動。想要使得學生自身得到良好發(fā)展,離不開制度的約束,所以在小學班級中形成制度文化也是教學生應當站在別人的角度積極看待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制度會對他們有一定的約束,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
2.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思想
班集體要以實現(xiàn)學生的團結為總目標。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實踐活動,將學生的思想引導到班級的總體目標中去。而班級文化則會對學生的目標、理想、行為等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起到引導作用。
3.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學生和班主任共同努力的結果。在班會上,班主任要教給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容易形成積極進取、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因此,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學習有積極影響。
二、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
1.注重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對事物的認識是主觀認知結構與客觀外在實踐經驗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就可以積極參與問題探索,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認知思維,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升華。積極心理學認為,追求幸福、希望、幸福和自信是人類成功的主要動力。人們如果運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詮釋外在的事物,則會激發(fā)人們內在的優(yōu)秀品質和建設性的力量,從而實現(xiàn)個人成長的同時獲得幸福。因此,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具有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質。
2.注重學生積極全面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只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就可以充分發(fā)揮自我潛能,從而達到自我實現(xiàn)理想或期望的目的。積極人格可以幫助個體調整心態(tài),突破自我,獲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這也是班主任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組織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因。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是知識的豐富和技能的全面提高,而且是人格結構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積極健康的人格不僅是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學生實現(xiàn)個人終身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實施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策略
1.落實環(huán)境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環(huán)境來體現(xiàn)的,也因此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從環(huán)境文化建設這個角度來看,進化的環(huán)境塑造了積極的人類體驗。教室作為學生學習的場地,也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干凈、整潔、有文化氣息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得到激活,有助于營造健康且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首先,需要保持教室的干凈,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自覺維護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布置文化墻,將學生優(yōu)秀的書法、繪畫、攝影作品掛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在豐富的文化元素的滲透中展示自我,表達個性。第三,創(chuàng)建圖書角,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在圖書角,推薦給大家閱讀,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享意識。最后,完善教室的綠化。在班級中可以適當放置一些好看的綠色植物,綠色植物可以是仙人掌、綠蘿、水中仙等,不僅可以為課堂增加活力,也能夠起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還可以使學生在養(yǎng)花和賞花的過程中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和責任心。
2.落實制度文化建設,實行民主化班級管理
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需要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這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終極目標。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重視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學生作為主體的情況下,很容易推動學生的自我教育,從而使得自身拜托道德規(guī)范和倫理原則的約束,散發(fā)其內在的善良品質。民主班級文化管理制度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保證。班主任要肯定每個學生在集體中的價值,使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積極參與班級建設。在班干部選拔中,采用學生自主選舉,任期輪換的制度,大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根據功能設置盡可能多的干部位置,鼓勵和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班干部,允許學生在不同的班干部之間切換,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班級管理任務,從而積累豐富的解決問題經驗。新的班級規(guī)則的擬定也應該遵循民主化的方法,這應該由所有班級成員共同討論、協(xié)商和自覺遵守。
3.落實觀念文化建設,樹立正確班級能量導向
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觀念文化建設依賴于特定的學校文化,這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正確的班級能量對于每一個班集體來說都具有重要導向作用,當一個班級有著正確的能量,整個班級則會形成一個內部的精神力量,從而激勵每一位小學生都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正確的班級能量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也是積極心理學所特別強調的,讓學生擁有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使學生的人格特質更為積極。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價值觀念的關鍵階段,在這時候教師應當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內心的不同角度出發(fā),營造生動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讓學生不斷積累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潛移默化地在內心形成正確的認知。
4.落實活動文化建設,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
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其重要指標就是主觀幸福感的表現(xiàn)。這與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代教育觀是一致的。班級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具有重要價值。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活動文化建設中,需要注意班級實踐活動的多元化,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課余內容豐富多樣,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得到積極的體驗,從而擁有主觀幸福感。例如可以通過創(chuàng)辦書法、繪畫、攝影、器樂、主題演講等方式,來為每個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得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激發(fā)。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外的社會實踐,如撿垃圾、清除小廣告、看望養(yǎng)老院老人、擦洗公共設施中的健身器材等,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同時也能夠增加社會服務的意識。
作為班主任,應當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做好“領頭人”的工作,理解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將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融入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當中去。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開展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正視自身的優(yōu)缺點,還能夠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更加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積極心理學對于班級管理具有指導作用,為小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沈建軍、姬艷、張新送等《實施幸福教育 建設幸福班級——積極心理學校本行動研究》,《讀與寫(教師)》2019年第7期。
[2] 李銀雁、胡利學《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班主任幸福力提升》,《學園》2019年第16期。
[3] 韓桂蓮《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小學心理班隊課的評價》,《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