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實驗小學 晏衛(wèi)紅
互動,是師生、生生、生本、媒體等因子的和諧共融,有助于彼此的分享交流,促進學生語言的理解、情感的溝通、語感的提升。教師以互動激趣,以教學機智扮美課堂,讓課堂因交際而活力四射。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經驗,選擇恰當?shù)那榫?,讓教與學和諧共融,進而能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
英語教學要回歸本位,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吸引他們參與生活話題的交流,能增進他們對所學語法知識的理解,提升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師要依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促進學生語言交流的情境。Story time環(huán)節(jié)借助圖畫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Fun time環(huán)節(jié)以真實的語境調動學生表演的興趣,為他們提供運用語法知識結構參與交流的平臺,能促進他們聽說能力的提升;Sound time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小組的唱讀競賽培養(yǎng)學生樂說英語的興趣,讓他們模仿人物的語音語境進行交流;Car?toon time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借助卡通圖片,引導學生對話交流,提升他們主動參與交流的興趣。教師不能滿足于簡單的記憶背誦,要再現(xiàn)文本情境,引學生去聽、說、演,讓他們能大膽開口表達。
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交流熟悉的生活話題。教師借助情境再現(xiàn)生活場景,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也讓他們產生學英語、用英語的緊迫感,從而能讓他們感受到英語表達的樂趣。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5 Look at me!”的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時裝模特走秀的短片,讓他們說說影視片段中哪些衣服較為漂亮。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服裝,讓他們說說這些服裝的中文名稱,并說說自己穿衣服的喜好,并進行簡單的描述,這樣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呈現(xiàn)有關衣物的圖片與新單詞,如T-shirt,skirt and jacket等衣服,并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名稱,并講講這些衣物的特點。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拿出掛圖并引導學生說:“Look at my Tshirt/jacket/skirt/cap.It’s great/nice.”。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指著自己的衣服說,鼓勵大家踴躍發(fā)言,每人說一兩句,讓學生有學以致用的真實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教師要發(fā)揮媒體技術所帶來的魅力,要依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媒體內容,讓學生樂于去表達交流。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內容時,教師呈現(xiàn)圖片并與學生交流這個皇帝,讓他們預測所學內容,能為后面的語篇感知做好鋪墊。教師播放皇帝的錄音,讓學生借助錄音去補充句子。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對新奇之事、有趣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投入也會變得專注。教師要順勢而為,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能調動學生參與互動的熱情,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構建富有活力的英語課堂。學生是交際活動的主體,也是具有潛在發(fā)展力的人。教師要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將自己的熱情融入教學之中,將肢體、表情等與語言融為一體,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能為學生提供持久的學習動力,讓他們體會到英語學習是一個愉悅的事情。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2 After school”的Fun time內容時,教師先用課程表教學了關于星期的名稱,以及每天有哪些功課,讓學生掌握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It’s Monday/…….What lessons do you have?We have Chinese and Maths/……”。然后出示一個大轉盤,轉盤被分為七等份并且寫有七個星期的名稱和對應的課程,上面有一個指針可以旋轉,停下來后會指著某個星期和對應的課程。教師讓學生自己來旋轉指針,等到指針最后停的時候,讓男女生一問一答來訓練句型。經過幾輪之后,學生對星期和學科名稱都熟悉了。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互動的氛圍,要通過師生雙方的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通過有效的問答、肢體的互動、表情的交流從而實現(xiàn)零距離的教學,從而打破師生之間的情感壁壘,為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供保障。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語言的示范,讓他們抓住關鍵詞句、語法結構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嘗試運用rap等富有趣味化的形式讓交流變得有節(jié)奏、有趣味,能深受學生的喜歡。
教師要為學生留有主動參與的空間,要依據(jù)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游戲互動,能引發(fā)他們參與的欲望,讓他們在游戲互動中能不知不覺地掌握語言知識。教師要結合所學的知識內容設計游戲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擺脫畏懼,學會大膽交流,主動融入教師所組織的游戲之中。但不同學生的起點水平、學習能力存有差異,教師要尊重他們存在的差異,要為他們提供公平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能催生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自信。教師的語言要幽默風趣,要具有親和力,這樣能讓師生之間變得“零距離”,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喜歡英語這門課程,才能主動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在小學英語中,教師不能將游戲視為一種簡單的玩樂活動,要精研教材,依據(jù)學習內容與教學重點設計游戲活動??梢杂糜螒蚧顒痈淖兛菰锏挠洃泦卧~形式,讓學生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記憶單詞。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 My family”的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展示自己家人的照片,并用新學的單詞進行介紹,這樣能提升他們的參與度,能促進他們對單詞的記憶。教師要依據(jù)內容設計游戲,這樣能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內容。如在學習祈使句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邊做邊說,如邊做開門的動作邊說:“Please open the door.”,這樣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他們置于真實的語境進行交流。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中,要控制游戲教學的進程,向學生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這樣能保證游戲教學的順利進行。
教師要加強游戲教學學習,要豐富游戲教學形式,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教學之中。教師在設計游戲互動內容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愛好、個性與現(xiàn)實水平,要根據(jù)不同的學情靈活設計內容,能讓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要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以及學生獲得充分成長。教師要考慮不同學生的成長狀態(tài),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代表來參與游戲。游戲為語言互動而服務,而語言互動離不開真實的語際環(huán)境,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選擇生活化的語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交流熟悉的話題,能促進他們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導促學,借助多元的互動,增進學生的交流興趣,增進他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提升,從而能構建和諧共融的生態(tài)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