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晉安第一中心小學 張伙金
概念圖在課堂教學中獲得了很快的應用,其最初經美國教育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選擇性的使用概念圖,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提高解題能力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數學概念圖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歸納新舊知識點,并堅持從整體布局出發(fā),研究改進其教學模式。數學概念圖的使用,能夠促使學生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地將知識表現出來,并使借此掌握課堂上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增加理解和記憶,這不僅能提高課堂趣味性,還能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確保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概念圖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梳理好已經掌握的知識,主動整合并系統(tǒng)規(guī)范好知識學習,同時明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運用概念圖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致力于提升課堂的有效性,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教材上的數學概念圖,并無豐富的圖片表達,主要側重的是概念之間的聯系,但文字性的表述,能夠更直觀地加深學生理解、記憶,促使學生在表達上明確教學目標,同時降低學習的難度。
小學生處于探索和求知的階段,而且他們比較活潑好動,因此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在制作的概念圖里采用連接符號把有關的概念連接,使其在一個概念上,并以此加強彼此之間存在的聯系和組成新概念。在學習概念的時候,那些在之前已經學習過的學生,可以經改造之前的概念組成新概念,建立起新舊概念之間的聯系。例如:在《線段、射線、直線》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之前學習過的線段知識的學習情況,在“線段的認識”基礎上展開教學。下述是部分教學片段:
教師:之前已經對《線段的認識》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學習,你們是否還記得與線段相關的知識?
A:可以對線段長度積極測量。
B:兩個端點被包含在線段中。
C:選擇兩個字母表示線段。
……
教師:很多學生已經能夠回憶出許多和線段有關的知識,所以我們在這節(jié)課中,將通過線段知識的回憶學習射線這一全新的知識。
通過教學,學生認識到射線、直線及特征,同時根按照各項特征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
教師:接下來繼續(xù)提問:同學們是否見過廣場上有相應的地燈?是否能夠把地燈發(fā)出的光線看作“線”嗎?
教師將圖片展示出來,并通過紅色的線將圖片中的等畫出燈光線,與此同時全班學生都在認真地觀察、分析。
教師:相較于我們原來學習的線段,這張圖中“線”與其有何不同?
D:僅有一個端點。
E:攝像不可實施測量,會向著一端進行延伸。
教師:想把一條線AB變?yōu)閷W生所闡述特征的“線”,該怎么做?
F:把端點B去掉。
G:去掉兩個端點中的某個點。
教師:通過上述學習,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結論:一條線段,若它的一端處于無限延長的狀態(tài),那就形成了射線。教師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經促使學生學習基礎概念完成,同時保證其能夠掌握新概念—射線。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積極應用概念圖,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學習中的問題:通過制作概念圖的方式展開評價,完善自我的概念結構,發(fā)現概念理解上的不足。學生在整體認知、制作和應用概念圖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和同伴的交流,體驗出成功的喜悅,并能主動參與其中,完善認知結構,自覺矯正思維偏差,掌握應用概念圖學習的有效化,這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促進自我數學認知的飛躍,使其學會自我學習。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積極引導的方式,擺脫盲目接受學生的壓迫感,使其更在心理上深層次地理解概念圖。教師要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產生成就感。其一,在整理舊知,探求新知時,可以積極應用“氣泡圖”和“網狀圖”輔助完成教學任務?!皻馀輬D”能夠記錄觀察和了解的內容,能讓學生對中心詞產生聯想,這是“氣泡圖”的優(yōu)勢,“氣泡圖”是一種簡單的網狀圖;“網狀圖”,能夠呈現出相關內容和中心詞的關系。所以更注重于整理和反饋學生對即時觀察的已知信息情況,教師能通過“網狀圖”解學生已經知道的知識,圍繞中心詞幫助學生盡可能地聯想,為進一步探求新知確定起點,這是“網狀圖”的優(yōu)勢。其二,比較信息,梳理概念時應用“維恩圖”分類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形成比較明確的概念,梳理學生的觀察比較結果,顯示概念間的關系,還能對照兩邊結果的特點,在各自的框里寫下兩個個體的特點,在交叉的位置寫入共同的特點。其三,注意運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注意對概念圖的運用,要讓概念圖的運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和教師教學成果,使學生形成良好認知結構。
通過應用概念圖的形式使總結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學生可以通過畫概念圖的方法,并與自己的想法做交融,就能將其表示出來,一個人能夠順利寫下來自己所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的想法,并使學生更加清晰所學習的內容。積極應用反思燈、概念圖繪制、修改等環(huán)節(jié),能促使教師和學生概念圖中羅列知識的逐步完善。如:在《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可通過概念圖的形式,將所學知識展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促使學生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發(fā)揮其主體作用,使其能夠充分掌握概念圖的理論知識,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系統(tǒng)化地使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理論體系。此外,教師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用圖能力,側重培養(yǎng)他們用圖意識,讓學生更加具象化地理解教材上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并按照概念圖,獨立化的學習知識點。
總之,概念圖主要通過利用各節(jié)點之間的聯系的圖示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整合新舊知識,并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通過應用概念圖的形式,教師在具體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能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從而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對象,探究概念圖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