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敏
(連云港圣安醫(yī)院手術室,江蘇 連云港 222100)
隨著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在醫(yī)學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fā)展,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因麻醉及所導致的損傷和風險,加快了臨床康復進程[1]。接受全麻下腹腔鏡腹部手術患者,術后可因麻醉藥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造成的的干擾而出現(xiàn)意識模糊,嗜睡、血流動力學指標異常改變,也可因極度定向障礙等而誘發(fā)躁動等不良反應,患者表現(xiàn)為術中及術后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大幅度波動,從而誘發(fā)各種意外事件,嚴重影響患者術后蘇醒期的麻醉蘇醒質量和安全,危害患者術后恢復進程[2-3]??焖倏祻屯饪疲‥nhanced recoveryafter surgery,ERAS)理念由歐美國家引進我國醫(yī)療機構,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以助于提高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管理質量[4]。我院手術室護理組遵循ERAS理念并制定了全麻下腹腔鏡腹部術后目標導向護理干預模式,經(jīng)臨床應用觀察,現(xiàn)對其結果進行總結:
選取江蘇省連云港圣安醫(yī)院手術室2019年01月~2020年06月全麻下行腹腔鏡腹部手術患者124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納入標準:(1)患者術前臨床診斷均符合全麻下腹腔鏡手術指征[5];排除生理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2)患者具備正常溝通、交流能力;(3)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嚴重的精神障礙及血液系統(tǒng)疾?。唬?)合并影響腹腔鏡手術的器質性疾病。其中,對照組男31例,女31例,年齡18~74歲,平均(44.32±5.12)歲;手術種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30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9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2例,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1例。觀察組男32例,女30例,年齡19~75歲,平均(44.32±5.12)歲;手術種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31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8例,腹腔鏡胃造瘺術1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2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術前訪視告知患者手術基本流程及術中注意事項和配合要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對手術存在恐懼者給予心理疏導[5]。術前做好手術間空氣消毒,調整好室溫及濕度,準備好手術物品、搶救器材和藥品。術中做好配合、巡回,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監(jiān)測情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蘇醒期間做好各項指標的嚴密監(jiān)測和觀察,確?;颊呱w征平穩(wěn),預防躁動和麻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
1.2.2 觀察組
實施ERAS理念下目標導向護理干預模式:(1)設立手術室ERAS責任護理模式,由業(yè)務精湛、責任心較強的手術室護理人員、麻醉科專家承擔培訓和指導任務,組織全體手術室工作人員進行學習ERAS理念下腹腔鏡腹部全麻手術圍術期相關知識的培訓[7]。(2)設定全麻腹腔鏡腹部手術護理目標,通過圍術期ERAS措施的實施,減少或者避免患者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和蘇醒后躁動發(fā)生率,確?;颊呗樽硖K醒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平穩(wěn)[8]。①術前個體化宣教:手術巡回護士在患者術前一天行床邊訪視,給予全面評估并實施個體化宣教,如對情緒焦慮不安患者予心理疏導,講解腹腔鏡手術流程和優(yōu)點,指導術前相關飲食注意事項。②術中人性化護理:術前調節(jié)手術室適宜的溫濕度,做好手術床及靜脈輸入液體的預加熱,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測量患者體表溫度及輸液液體溫度,均以保持在37℃左右為佳。加強液體管理,按需補液,嚴格控制手術當天全天的液體總量[9-10]。③麻醉蘇醒期護理:遵循個性化多模式鎮(zhèn)痛原則,遵醫(yī)囑依據(jù)個體化疼痛評估實施相應層級藥物治療方案,給藥后1h內注意觀察藥物效應并給予復評[11]。④術后跟蹤指導:對術后患者進行隨訪,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及家屬制定早期營養(yǎng)攝入計劃,合理進食,積極處理術后并發(fā)癥,嚴防醫(yī)療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記錄兩組患者基礎情況下及全麻蘇醒期心率、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指標差異。(2)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躁動發(fā)生情況和躁動程度評分[12]。躁動程度評分:①3分:過度掙扎,躁動強烈,需強行制動;②2分:存在躁動且需要制動;③1分:護理操作時出現(xiàn)肢體躁動,經(jīng)安慰后可改善;④0分:患者安靜無躁動。躁動發(fā)生率=(1分+2分+3分)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指低體溫、寒戰(zhàn)、壓力性損傷、出血、皮膚損傷及非計劃拔管等意外情況。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例(率)表示,無序變量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有充變量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比較[n(%)]
觀察組術后平均觀察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自主呼吸、拔管及睜眼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血壓、心率、基礎值與蘇醒值之間的評分波動差異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腹腔鏡手術具有并發(fā)癥少、患者恢復速度快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并取代傳統(tǒng)開腹手術,因此,也成為基層醫(yī)院腹部手術患者臨床常用和首選的手術治療方法。但該類手術患者多需行全身麻醉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而全麻患者圍術期存在一定的麻醉和蘇醒期安全風險[13]。赫陽森報道[14]指出,目標導向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降低患者術后及麻醉等原因導致的躁動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我國醫(yī)療界近年來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與微創(chuàng)外科的飛速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引領21世紀現(xiàn)代外科前進的兩個重要發(fā)展方向。目前,ERAS已在外科多專業(yè)及麻醉領域被廣泛應用,并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15]。隨著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不斷深入,患者安全管理質量作為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的評價標準[16]。本研究基于ERAS理念,將目標導向性干預作為腹腔鏡腹部全麻手術患者的一項全新的系統(tǒng)化護理模式,對比于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平均觀察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自主呼吸、拔管及睜眼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血壓、心率基礎值與蘇醒值之間的評分波動差異也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術后麻醉蘇醒質量比較(±s,min)
表2 兩組術后麻醉蘇醒質量比較(±s,min)
組別 例數(shù) 平均蘇醒觀察時間(min) 自主呼吸(min) 拔管時間(min) 睜眼時間(min)觀察組 62 22.82±3.23 13.85±3.85 15.12±2.34 14.85±2.85對照組 62 29.27±3.62 17.36±3.23 21.98±2.53 20.36±3.13 t-10.4683 -5.4995 -15.6739 -10.2491 P-<0.001 <0.001 <0.001 <0.001
表3 兩組術后麻醉蘇醒安全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術后麻醉蘇醒安全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基礎值蘇醒值SBP(mmHg) BDP(mmHg) HR(min) SBP(mmHg) BDP(mmHg) HR(min)觀察組 62 132.82±14.23 80.85±7.85 70.62±7.34 137.32±15.53 86.23±9.35 78.38±8.04對照組 62 132.27±14.62 80.36±7.23 70.98±7.53 148.37±15.47 93.29±9.43 85.65±8.86 t-0.2123 0.3615 -0.2696 -3.9693 -4.1862 -4.7846 P-0.8323 0.7183 0.7879 0.0001 0.0001 <0.0001
綜上所述,ERAS理念下目標導向護理干預模式可明顯改善全麻下腹腔鏡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質量,減少麻醉及術后并發(fā)癥和蘇醒期躁動的發(fā)生,患者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等蘇醒期指標更為平穩(wěn),能確保患者麻醉蘇醒質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