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高
摘 要: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注意和小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小學生的溝通交流要注意溝通的藝術,如何與小學生進行友好、良性的溝通,從而加強對班級的管理,是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教師要用愛與關心真誠地溝通,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傾聽,在溝通時增加一些可行的案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并注意溝通的語言表達,注意溝通時的肢體語言。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84
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十分困難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小學生活潑好動,心智不成熟,缺乏對自我的管理,這些都是對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的考驗。而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與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達成教育的目標,這便要求小學班主任需要加強對溝通藝術的思考。
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存在的溝通誤區(qū)
1.缺乏及時溝通。班主任對學生發(fā)生的事或遇到的情況沒有進行及時溝通,缺乏溝通的時效性。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班主任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溝通,學生就不能夠及時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也就得不到及時的改正,反而會助長學生的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給班級管理帶來困難。
2.缺乏全面的溝通。有的時候,一些班主任往往在只了解事情發(fā)生的一些片面情況就開始了對學生的溝通,這種溝通缺乏對所發(fā)生問題、事情和學生的全面了解,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溝通的效果,也容易帶來班主任對學生的誤解,導致師生關系的緊張,最終影響到班級的管理。
3.不平等的溝通。班主任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居于教師的高度與學生溝通,造成了溝通的不平等。這種溝通缺少對學生的同理心,以命令的態(tài)度與學生溝通,總是要求學生不能怎么做,不該做什么,該怎樣去做等等,要求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規(guī)定做事。
4.恐嚇式的溝通。有的時候,一些班主任為了維持住自己身為班主任的威嚴和權勢,往往對學生進行恐嚇式溝通,旨在讓學生感到害怕,然后達到教育的目的。然而這種恐嚇式的冷漠溝通,讓學生對班主任感覺到恐懼,往往會讓學生與班主任的距離越來越遠,溝通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最終班級管理也無法長期有效地進行。
5.說教式的溝通。在班主任與學生的日常溝通中,最常見的便是說教式的溝通。一旦學生發(fā)生什么事情或者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班主任常常找到學生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說教。這種溝通會造成學生也許表面上接受了班主任的教導,但卻沒有往心里去,長此以往,學生對這種說教式的溝通會越來越不耐煩,師生之間的溝通也會受到阻礙。這種說教式的溝通簡單粗暴,只是存在于班主任的單方面溝通,缺乏與學生的良性互動。
6.肢體語言表達有誤。一些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總是喜歡輔以一些抬手、雙手抱胸、雙手叉腰等肢體語言,這種肢體的表達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迫感,影響學生對班主任進行真實的表達,也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誤解,覺得班主任輕視自己。
二、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注重溝通藝術的價值
1.養(yǎng)成和諧的班級氛圍。班級作為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成長的重要之地。班主任對溝通藝術的重視,會增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與學生之間同學情誼也得到增強,穩(wěn)固了班級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個和諧友愛的班集體,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2.提升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形成一個和諧友愛且優(yōu)秀的班集體,是需要班級里的每個學生都認可這個班級。班主任加強了溝通藝術,是能夠讓學生從內(nèi)心上對這個班級產(chǎn)生認同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這個班級重要的一分子,認識到自己的發(fā)展會影響到班級的發(fā)展,從而以此幫助班主任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3.拉近師生距離。合理的溝通藝術能夠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班主任善于運用溝通藝術,可以小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來進行因人而異的溝通交流,與學生平等地進行溝通,減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構建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
4.達成有效的班級管理。有效的班級管理需要學生從內(nèi)心對班級認同,對班主任的領導教育認可。因此班主任溝通藝術的重視能夠從內(nèi)心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教育,只有學生的心理受到了觸動,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夠更好地促進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
5.增加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優(yōu)質(zhì)的溝通可以幫助班主任增加對學生的進一步了解。優(yōu)質(zhì)的溝通是建立在班主任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都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溝通與交流。這增加了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也為今后進一步開發(fā)學生各項潛能奠定了基礎。
三、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提升溝通藝術的途徑
1.用愛與關心真誠地溝通。溝通應該建立在班主任對學生出自真心的尊重與愛護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溝通中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用心。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取之處,溝通的時候要先打開學生的心門,讓學生樂于與班主任進行交流。例如,與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溝通時,不要先是一味指責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而是耐心地詢問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原因,再針對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有的時候?qū)W生是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沒有完成作業(yè),但因為班主任的指責,反而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進而變本加厲地不完成作業(yè)。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前一定要事先了解事情發(fā)生背后的原因,和學生一起分析沒有完成作業(yè)的不良影響,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但可以通過限時補做等方案進行補救。這種溝通方式,在尊重和關愛學生的前提下進行,學生會慢慢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進行改正。
2.一視同仁地與學生溝通。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例如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無論是學習成績好還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都應該公平公正對待,不因?qū)W生成績好就簡單略過,也不因?qū)W生成績不好就先入為主覺得他就是錯的。班主任在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給予他們相同的對待,不讓學生覺得心理不平衡,接著班主任再認真和學生分析錯誤的地方,讓學生愿意接受批評并改正自己的錯誤。
3.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溝通。班主任只有真正地了解學生,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班主任要學會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例如在線上教學期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頻繁地缺課。在和學生進行溝通前應了解清楚情況,比如說該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是否都在家,是否有人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線上學習的設備是否具備等。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基于學生的個人特點采取合適的溝通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避免因為片面的看法造成對學生的曲解,影響師生關系,給班級管理帶來不良后果。
4.學會換位思考的溝通。班主任在對待學生時總是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待問題,卻忽略了學生才是我們教育的主體??创龁栴}的出發(fā)點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也會不一樣。所以,在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而不是從班主任視角輕易地給學生的行為下定義。
5.學會傾聽的溝通。溝通不僅僅是班主任單方面的溝通,還要班主任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讓學生在班主任面前能夠充分地表達自我,班主任要用心傾聽,同時關注學生在表達時流露的點滴想法和觀點,了解學生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并對此進行思考分析,再給予學生合適的回答。與此同時班主任要注意保護學生隱私,不要把學生的傾訴隨意地傳揚出去,這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也會影響班主任的信譽,最后造成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隔閡。
6.在溝通時增加一些可行的案例。有些時候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一味地進行說教,往往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真實可行的案例。通過案例的舉證可以加強溝通的現(xiàn)實性,讓學生生動地了解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可能會引起的不好影響,促使學生真正反省自我,并自發(fā)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7.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地進行溝通。班主任在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問題和情況時,要及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班干部和各任課教師及時地了解班級的動態(tài),便于第一時間去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開展及時有效的溝通。
8.班主任要注意溝通的語言表達。由于班主任溝通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心智并不成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溝通時,要注意語言的表達。班主任在和小學生溝通時語言要盡量簡潔明了,要更生動形象一些,便于小學生對班主任表達的理解。班主任在表達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的反應,說話時要條理清楚,否則學生在不耐煩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班主任還要多表達對小學生的鼓勵,小學生本來年齡、心理各方面都不成熟,容易受到打擊,所以班主任在溝通時可以多鼓勵學生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鼓勵的話語會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也會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重視,進而促進學生對班主任教育的理解,并自發(fā)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9.班主任要注意溝通時的肢體語言。溝通不僅僅是需要言語上的表達,有的時候肢體也是表達的一部分。肢體的動作也給學生不同的感受。班主任在進行溝通時要盡可能地以一個放松的、輕松的姿態(tài),讓學生也可以放松下來。但是放松的姿態(tài)不等于消極懶散、不拘禮節(jié)。班主任在溝通表達時還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得體的面部和肢體語言,能夠和語言表達相互配合,提高班主任的溝通藝術。
在小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溝通藝術的運用對整個班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利用良好的溝通藝術,加強與學生的真心溝通與交流,在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尊重與愛護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極大的班級認同感,進而幫助班主任實現(xiàn)對班級的優(yōu)化管理,從而提升班級的凝聚力,營造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打造優(yōu)秀的班集體,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
[2]倪紅梅.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教師,2016(36).
[3]耿彥文.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