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市江口鎮(zhèn)六寶小學六寶分校 賴增鋒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橫向分層教學方法,是新時期下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法,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的教學時,一定要利用好橫向分層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生還處在一個身心尚未成熟的階段,對事物的了解和認知還不足,因此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更容易產(chǎn)生興趣。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同樣存在這樣的特點。要想提高語文課堂上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課文和閱讀內(nèi)容的興趣,使學生能夠?qū)W習更加積極。此外,教師還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興趣所在,并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認清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而做到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分層教學。例如,在進行《巨人的花園》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了解到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興趣度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趣味性項目,如進行角色扮演等。教師通過日常的觀察,將學生按照性格分為兩種,一類是比較活潑好動的學生,一類是比較嚴肅沉默的學生,讓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去扮演《巨人的花園》中的孩子,使他們充分展現(xiàn)出閱讀課文中孩子的愉悅,讓比較嚴肅的學生扮演巨人,展現(xiàn)巨人的嚴肅、自私、不耐煩的性格。這樣的分層教學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中一些人物的性格特點,使學生更深層地理解《巨人的花園》這一課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再通過角色扮演這樣的課堂游戲教學,讓課堂充滿愉悅的氛圍,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高。同時,閱讀的趣味性,也能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堂小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楊氏之子》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內(nèi)搭配學習能力好的和學習能力不好的,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均衡發(fā)展。
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興趣的重要課程,僅僅依靠課堂的閱讀文章進行教學,是不足以幫助學生提升能力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強課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在小學這一個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基本上認識基礎(chǔ)的文字,能夠獨立地進行閱讀,但一直接觸課本上的閱讀文章,對很多的內(nèi)容還不夠理解,因此應(yīng)得到更多課外知識的輔助,從而在讀書認識這一個階段能夠了解到更多的事物,而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小天地,成為井底之蛙。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上,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教學,這樣能夠使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不斷豐富自身的閱歷,從而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通過橫向分層的教學方式,按照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區(qū)分,給學生介紹課程的課外閱讀書本,能夠使小學生在閱讀到自己能夠理解的課本知識后,認識到一些課外讀物的趣味性,從而通過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促使閱讀興趣得到激發(fā),也使教師的小學語文閱讀知識更加充沛。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讓學生分析《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的思想情感,并分別讓學生進行朗誦,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教學,了解學生對于這一系列英雄故事的掌握狀態(tài),然后將學生進行分層。一類是對課文情感掌握清晰,對文字了解透徹,且對紅色故事和革命故事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面對這一部分的學生,教師應(yīng)該推薦給他們?nèi)ラ喿x《紅巖》《革命烈士抄詩》《把一切獻給黨》等紅色叢書。這些叢書里記錄著中國的紅色事業(yè)以及各種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革命。另一類學生也許只是對故事感興趣,教師可以為這些學生介紹《小英雄雨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兵帥克》《靜靜的頓河》等課文,這一類的書籍主要講述的是士兵的抗爭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抒發(fā)革命精神和頑強抗爭的精神,并充滿著傳奇色彩以及趣味色彩,是十分適合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一類課外閱讀叢書,能有效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進行語文課文閱讀知識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文章,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從而使學生在以后或者個人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更自主自立地進行閱讀,并提升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技巧和閱讀基礎(chǔ)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接受了基礎(chǔ)的閱讀技巧之后,能夠運用閱讀技巧進行自主閱讀特色的創(chuàng)立和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實行橫向分層的教學方法,就要求教師通過正面和側(cè)面的引導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從側(cè)面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語文寫作、語文朗誦、斷句等,升華對閱讀技巧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少年閏土》這一課時,分析到“……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這一句人物描寫時,教師讓學生按照這樣的人物描寫方法,寫一段介紹自己認識的人的小作文,運用仿寫的形式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描寫的閱讀技巧,從正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還可以直接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認為運用得比較好的句子,然后通過討論去分析這一些句子中所引用的閱讀技巧和包含的基礎(chǔ)知識。
在進行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的預(yù)讀課程教學時,教師運用好橫向分層教學的方式,需要區(qū)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對于一些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好且有扎實基礎(chǔ)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閱讀課外相關(guān)書籍,并學會分享;而對于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且基礎(chǔ)不太扎實的學生,則可以讓其在課堂上回答課文中的基礎(chǔ)知識,使學生在熟悉課文閱讀之后,達到更深層地理解基礎(chǔ)知識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保護好這個階段的學生的特性,通過運用橫向分層教學方法,對學生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使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能夠在小學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