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樂陵市鐵營鎮(zhèn)中學 孫寶生
新時代的教學目標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以此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體育游戲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讓學生在一種歡樂的氣氛中學習。
開展游戲體育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生大部分年齡處于十二三歲的階段,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紀;也處于從小學到初中過渡的階段,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熟悉和適應初中體育課堂。因此,教師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提起學生參與初中體育課堂的興趣。此外,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在不斷增大,其學習的科目難度也相較小學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教師采用游戲教學理念,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勞逸結(jié)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體育游戲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學生能在游戲過程中探索更多獲勝的技巧和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適合自己的體育學習方法。教師還可通過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凝聚班級團結(jié)力量,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加強協(xié)作能力,這在學生后期的文化課學習過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除了以上優(yōu)點,體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比如游戲過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其在正式的理論學習中時常走神,這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恰當掌握游戲的分寸,合理設置游戲的運動量,避免過多消耗學生的體能,因此在體育游戲教學對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新課程模式,引導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一些技能,比如團隊合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參與“多人多足”游戲比拼,將他們分成三個小組,并且把一個組相鄰的兩個學生的腿綁起來,讓他們與其他小組比拼,挑戰(zhàn)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終點,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默契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且每個學生的適應能力也是不一樣的,為了適應團隊同步直立行走,需要學生花費一定的時間,這樣的游戲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內(nèi)化體育精神。需要教師注意的是,
在實際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避免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提高課程的安全系數(shù)。為此,首先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要認真考量,選擇危險系數(shù)低、開展過程簡單的游戲,通過多次的親身試驗感受游戲的可行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jù)具體游戲制定配套安全措施,如準備軟墊、護膝等,準備好醫(yī)用藥箱,及時檢查場地、器材是否有損壞。其次,在課程正式開始時,教師要為學生詳細講解游戲規(guī)則,提醒學生應把個人的人生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做好監(jiān)督巡視工作,當學生動作不標準,有可能會受傷時,教師應及時制止其危險動作,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而當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產(chǎn)生沖突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滲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最后,在課程結(jié)束后,教師要做好教學反思。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學生沖突、學生受傷等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并在下一節(jié)課開課前總結(jié)課程不足,引導學生認識到游戲安全的重要性。
在體育游戲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不一樣,因此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有層次性地開展適合學生實際的體育游戲。教師要重視鼓勵式教育,針對意志力薄弱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嘗試接觸新鮮的事物,嘗試一些新型挑戰(zhàn),針對比較要強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緩解學生的好勝心,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此外,教師在游戲過程中也要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先在課程伊始選擇一些簡單的游戲,引導體育基礎薄弱的學生參與進來。在課程開展中期,教師可適當提高游戲難度,引導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帶領其他同學一起推進游戲進程。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教學在初中開展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構(gòu)建輕松、愉悅的教學課堂,引導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促使其體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將能得到放松,在其余學科學習的時候也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到勞逸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