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宇萍,馮先瓊*,曾繼紅,何為民
1.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610041;2.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甲狀腺相關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也是成人中最常見的眼眶病,占成人眼眶疾病的20%[2]。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GO 患病率約為1%,約有GO 病人700 萬例[3]。GO 病人臨床表現(xiàn)多樣,常有眼球突出、眼瞼退縮、球結膜水腫、眼球運動障礙、復視、視神經(jīng)壓迫等[4]表現(xiàn)。由于視功能受損和外貌改變,病人易出現(xiàn)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對GO 病人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困擾[5‐6]。隨著傳統(tǒng)醫(yī)療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生活質量已成為GO 病人重要的健康結局指標。近年來,GO 病人生活質量受到國內外研究者關注。本研究通過對GO 病人生活質量評價工具、影響因素、干預措施等進行綜述,以期為醫(yī)務人員在該領域開展后續(xù)研究和臨床干預提供參考。
GO 病人生活質量評價工具可總結為3 類:①GO特異性生活質量調查表:即甲狀腺相關眼病生活質量調查表(Graves Ophthalmopath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GO‐QOL)。②眼科相關生活質量調查表:含視覺功能問卷調查表(National Eye Institute‐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25,NEI‐VFQ 25)、視功能損害眼病病人生活質量量表(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QOL‐VI)。③普 適 性 生 活 質 量調查表:如健康狀況調查表(The Short Form‐36,SF‐36)。
1.1 GO‐QOL GO‐QOL 是Terwee 等[7]于1998 年編制的專門評估GO 病人生活質量的工具,共16 個條目,包括視功能改變和社會心理2 個維度,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質量越好。目前該工具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使用。2016 年歐洲Graves 眼病協(xié)作組(Euro‐pean Group on Graves′Orbitopathy , EUGO)指南推薦該問卷作為GO 病人病情和治療效果評估的工具之一[8]。GO‐QOL 簡單、可操作性強,易于在臨床應用。
1.2 NEI‐VFQ 25 NEI‐VFQ 25 是2000 年由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發(fā)布的簡化版視功能問卷[9],2015 年經(jīng)張海瑞等[10]翻譯、文化調試形成中文版。NEI‐VFQ 25包括總的健康狀況、總的視力情況、眼部疼痛、近視力、遠視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角色困難、依賴、駕駛、色覺、周邊視力12 個維度。研究顯示,NEI‐VFQ 25 用于GO 病人存在較明顯的天花板效應[11],是否能用于評估GO 病人生活質量仍存在爭議。
1.3 SQOL‐VI SQOL‐VI 于1997 年由我國學者編制而成,用于測量視功能損害眼病病人的生活質量狀況[12],共20 個條目,包括眼部癥狀和視功能、身體機能、社會活動、精神心理4個維度。量表采用10分制數(shù)值刻度表計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SQOL‐VI被我國學者廣泛認同并作為評價眼科相關疾病生活質量的標準量表。目前,該工具用于測量GO 疾病的研究較少,尚需大樣本量、多中心臨床研究進一步論證信效度,但就目前研究結果而言,其不失為測量GO 病人生活質量的有效工具。
1.4 SF‐36 SF‐36 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13]開發(fā),共36 個條目,分為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 個維度以及健康變化條目。SF‐36 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量表換算成標準分后,分為差(0~60 分)、中等(61~95 分)、優(yōu)秀(96~100 分)3 級。中文版SF‐36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已廣泛用于評估多種疾病病人的生活質量[14‐15]。由于SF‐36 涉及對象廣,可以將GO 病人生活質量與其他患病人群進行比較。然而,SF‐36 為普適性量表,敏感性較低,較難捕捉到GO 疾病對病人生活質量的特異性影響[16]。
GO 疾病可引起病人視功能損害、容貌毀損和不舒適的體驗,嚴重影響病人學習、工作、生活,對病人心理造成影響,造成病人生活質量下降。波蘭學者通過對30 例GO 病人調查發(fā)現(xiàn),83% 的病人閱讀受限,70%的病人看電視受限,57%的病人不能騎自行車,45%的病人不能開車,30%的病人在戶外走動有困難[17]。張曉茹等[6]使用SQOL‐VI 評估38 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的GO 病人的生活質量,與34 例健康對照者對比發(fā)現(xiàn),GO 病人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國外學者使用普適性生活質量調查表對GO 病人生活質量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GO 病人生活質量比糖尿病、肺氣腫、心力衰竭和炎癥性結腸炎等慢性病病人生活質量更低[18]。Wong 等[19]使用新加坡本土化的GO 病人生活質量調查工具調查后發(fā)現(xiàn),隨著GO 病人病情加重,病人生活質量評分呈下降趨勢。GO 對病人視功能、社會心理的影響尤為突出。Ponto 等[20]使用GO‐QOL 對德國310 例GO 病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視功能維度、社會心理維度得分均下降。Zhong 等[21]使用GO‐QOL對125 例GO 病人調查,結果顯示,視功能評分處于80分以下的病人占45.5%,社會心理評分處于80 分以下的病人占61.4%,GO 病人在視功能和社會心理領域受到嚴重影響。
可見,GO 是一種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的疾病。以下從人口學因素、疾病情況、情緒因素等方面探討GO 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
2.1 人口學因素 ①年齡:Choi 等[22]對98 例韓國GO病人調查發(fā)現(xiàn),年齡較大的病人視功能受影響越大。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易出現(xiàn)視功能下降,對病人日常生活產(chǎn)生較大影響。②性別:翁嬋燕等[23]對中重度GO 病人調查發(fā)現(xiàn),GO 病人社會心理功能與性別有關,女性病人社會心理功能低于男性,這可能與女性更關注外觀改變,更容易產(chǎn)生心理負擔有關。③文化程度:陸士恒等[24]對90 例GO 病人進行橫斷面調查,結果顯示,病人文化程度越高,生活質量評分越低,原因可能是多數(shù)高學歷病人對其生活質量要求更高,疾病和形象改變可致GO 病人對自身產(chǎn)生負性評價而影響其生活質量。
2.2 疾病情況 ①疾病嚴重程度:多數(shù)研究顯示,疾病嚴重程度影響GO 病人生活質量,輕度、中重度和極重度3 組病人視功能和外觀得分依次下降[21,25]。GO病人疾病越嚴重,其生活質量越差。②疾病活動期:多項研究顯示,疾病活動期病人生活質量較低,其中視功能和外觀功能領域受影響較大[26‐27]。當疾病處于活動期時,病人眼部炎癥癥狀較多,如眼瞼結膜水腫充血、眼外肌活動受限等,病人視功能和外觀功能易受到影響。③復視:Stan 等[28]研究發(fā)現(xiàn),復視相較于眼球突出以及眼瞼退縮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更加顯著。Carolina 等[29]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復視對GO 病人社會心理影響較為顯著。而Ponto 等[20]對德國GO 病人生活質量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復視對病人視功能影響更大。2017 年Qian 等[30]對354 例 中 重 度GO 病 人 調 查 發(fā) 現(xiàn),中重度GO 病人最常見表現(xiàn)是眼球突出(91.24%)、眼瞼回縮(83.33%)、眼瞼腫脹(79.38%)、眼外肌增大(75.42%)。GO 病人在患病和治療過程中常伴隨多種表現(xiàn),但除復視外哪些表現(xiàn)對GO 病人生活質量產(chǎn)生顯著影響有待深入研究。
2.3 情緒因素 GO 病人受到激素水平變化、視力下降、外觀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心理負擔較重,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Wickwar 等[31]對英國123 例GO 病人調查發(fā)現(xiàn),26%的病人出現(xiàn)抑郁,37%的病人出現(xiàn)焦慮,GO 病人抑郁與焦慮比例高于其他慢性疾病病人。這可能與大腦灰質厚度發(fā)生改變有關[32]。研究也發(fā)現(xiàn),抑郁是影響GO 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獨特因素。目前,國內外針對GO 病人情緒和生活質量的研究不多,但臨床工作中病人的心理與情緒問題突出亟待深入研究。
3.1 個性化治療 個性化治療是當今GO 病人治療的基本理念和實踐,即醫(yī)生會根據(jù)GO 病人病情、需求,采取針對性的個性化治療[33]。對于輕度GO 病人主要以控制甲狀腺功能、戒煙以及給予局部治療為基礎,并定期觀察隨訪;處于活動期的中重度GO 病人首選以激素治療為主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減輕眼眶內炎癥反應、緩解局部癥狀的目的;中重度處于靜止期的病人,根據(jù)病人對外觀的需求可采取康復性手術治療,如眼眶減壓術、斜視矯正術、眼瞼退縮矯正術等[33]。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改變GO 病人視功能情況[34],還可以改善病人容貌,恢復其社會功能,手術治療作為康復性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容貌毀損對病人造成的心理影響[35‐36]。
3.2 多學科專家合作治療 GO 是一個復雜的多學科交叉疾病,除視功能改變和容貌毀損外,70.3%的GO 病人伴有甲狀腺功能異常[37],加之多數(shù)病人因疾病對心理、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因此其管理需要多學科專家團隊完成[38]。幫助GO 病人實施康復治療的多學科專家團隊成員常包括眼科醫(yī)師、內分泌科醫(yī)師、骨科醫(yī)師、職業(yè)治療師、護士、心理學專家、社會工作者等[18]。我國目前尚未檢索到針對GO 治療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研究文獻,未來以多學科專家為基礎開展合作治療的研究還需進一步加強。
3.3 心理護理 GO 病人受病情復雜、視力和外觀改變等因素影響,心理壓力較大,部分病人易出現(xiàn)自卑感和對家庭的愧疚感,進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我國學者利用網(wǎng)絡信息平臺對GO 病人進行心理護理,除有效緩解了病人焦慮、抑郁負性情緒外,還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及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39]。目前,關于心理護理的具體指導方式及內容研究不多,未來護理研究者應注重這方面研究,從而為GO 病人心理指導提供依據(jù)。
既往研究表明,GO 病人生活質量較低,與病人人口學因素、疾病情況、情緒因素等方面相關。通過回顧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關于GO 病人生活質量的研究起步較晚,相應的評價工具較少,學者們使用較多的評價工具為GO‐QOL;現(xiàn)階段研究多為回顧性研究,樣本量普遍偏小,GO 病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尚未完全清楚;GO 病人生活質量干預措施研究處于初級階段,多學科專家合作治療和心理護理干預研究較少。今后相關學者應注重結合我國GO 病人特點編制本土化的GO 病人生活質量量表,并爭取開展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研究,明確GO 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以便醫(yī)務人員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提高GO 病人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