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玉,馮茜,王明霞,董麗,代小雨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 腎臟內科,四川 綿陽 621000)
重癥胰腺炎屬于急腹癥類型,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在臨床具有極高發(fā)病率,病情較輕者可實施抑酸治療、胃腸減壓、禁食等內科綜合治療,一般病程在3天到5天,預后理想;而對于重癥胰腺炎,其不僅伴有輕癥的相關表現(xiàn),且存在休克風險,繼發(fā)局部或全身性并發(fā)癥,在臨床具有極高病死率,導致預后不良,故此需加強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CRRT是治療重癥胰腺炎的常用手段,該種方式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但術后易出現(xiàn)較多不良事件,而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其各項指標,同時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促進其早期恢復健康,促進疾病的轉歸,提升生活質量水平[1]。本研究通過分析針對性護理的優(yōu)勢,并對其效果進行探討,詳情見下文描述。
1.1 基本資料。將重癥胰腺炎患者列為本次研究對象,共收治40例,收治年限在2019年1月至12月,隨機方式分為觀察組共20例、對照組20例。納入標準:符合重癥胰腺炎的診斷標準[2];患者和家屬均在治療和護理前簽訂知情同意書;發(fā)病至就醫(yī)時間在72小時以內。排除標準:存在CRRT治療禁忌癥;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觀察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在25-51歲,平均(38.66±1.23)歲。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在26-51歲,平均(39.11±1.24)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的統(tǒng)計學結果(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基礎護理操作。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
1.2.1 基礎護理:加強患者保暖工作,使用加熱置換液加溫至38攝氏度,并為患者蓋好毛毯,從而避免出現(xiàn)低體溫情況,應加強皮膚護理,預防壓瘡形成。
1.2.2 置管護理:①體位護理:在患者移動身體或變化體位時,護理人員均需要進行輔助,從而預防管路移位所致的出血。②保持管路通暢:對導管位置、導管使用時間進行評估,從而預防出現(xiàn)脫落或扭曲,在對導管進行更換時,應快速和準確,使其間隔時間得以縮短,預防血栓形成。
1.2.3 并發(fā)癥預防:①空氣栓塞預防:應盡量避免體外循環(huán)裝置內產生空氣,并對體外循環(huán)裝置各個部件進行明確,在置換液用完后,應立即進行更換,并將更換時間縮短,并做好封管處理,防止空氣自置換管路進入血液中。②凝血監(jiān)測和預防:預先沖管,在治療前半小時進行沖管,對管路和濾器是否存在凝血情況進行明確,并根據(jù)上述情況對抗凝方法進行調整,選擇適宜的抗凝劑劑量和類型。在治療過程中,應對患者凝血狀況進行觀察,對跨膜壓和動脈壓的變化進行監(jiān)測[3]。
1.2.4 心理護理:對于存在負面情緒者,比如情緒不安躁動者,應對其性格特點、家庭經濟情況進行了解,對其不良反應的因素進行分析,并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有關治療的相關知識,比如治療目的、意義、效果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等,使其能夠做好充分準備,在不會對治療效果進行影響的前提下,適當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并進行置管側肢體的制動,必要情況下給予其鎮(zhèn)痛或鎮(zhèn)靜藥物[4]。
1.3 觀察指標。觀察組、對照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指標包含:肝腎功能指標、心肺功能指標、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將P<0.05作為檢驗標準,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2組肝腎功能指標。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后轉氨酶(27.44±1.25)U/L、血肌酐(83.34±1.23)umol/L、膽紅素(19.34±1.36)umol/L與對照組轉氨酶(36.67±1.99)U/L、血肌酐(100.43±2.77)umol/L、膽紅素(20.33±1.12)umol/L相比存在差異(P<0.05),見表1。
表1 肝腎功能指標的對比(±s)
表1 肝腎功能指標的對比(±s)
組別 轉氨酶(U/L) 血肌酐(umol/L)膽紅素(umol/L)觀察組 護理前 50.44±1.24 143.87±2.46 23.55±1.23護理后 27.44±1.25 83.34±1.23 19.34±1.36對照組 護理前 50.67±1.35 143.66±1.92 23.56±1.02護理后 36.67±1.99 100.43±2.77 20.33±1.12
2.2 比較兩組心肺功能指標。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護理后平均動脈壓(90.34±1.25)mmHg、心率(84.35±1.93)次/min、氧合指數(shù)(175.55±1.10)mmHg與對照組平均動脈壓(86.45±1.15)mmHg、心率(100.45±2.56)次/min、氧合指數(shù)(145.34±1.46)mmHg存在差異P<0.05,如表2。
表2 分析心肺功能指標(±s)
表2 分析心肺功能指標(±s)
心率(次/min)組別 平均動脈壓(mmHg)氧合指數(shù)(mmHg)觀察組 護理前 80.44±1.23 128.56±1.25 128.56±2.56護理后 90.34±1.25 84.35±1.93 175.55±1.10對照組 護理前 80.55±1.25 128.77±1.02 128.45±2.36護理后 86.45±1.15 100.45±2.56 145.34±1.46
2.3 比較2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
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屬于急腹癥的一種,具有較多發(fā)病機制,與大量飲酒、膽石癥等具有密切關聯(lián)性,臨床將該疾病分為輕癥胰腺炎、重癥胰腺炎兩種類型,其中主要表現(xiàn)為胰腺水腫,具有自限性,且預后十分良好;后者則以胰腺出血壞死作為臨床表現(xiàn),同時伴有較多繼發(fā)癥狀,比如感染和休克等等,預后十分不利,且病死率極高[5-6]。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內科治療或手術治療為主,但上述治療無法對患者病情惡化情況進行有效控制,而隨著疾病的不斷加重,易導致其出現(xiàn)多項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死亡。而通過采用CRRT治療,能夠使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在疾病發(fā)病早期,即發(fā)病72小時以內,給予其床旁CRRT治療,不僅能夠將患者機體內炎性介質細胞因子有效清除,同時能夠促進其血流動力學更為穩(wěn)定,使其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和發(fā)熱等癥狀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率。而通過在CRRT治療過程中,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同時能夠避免由于管路堵塞或凝血堵塞所引起的非計劃性下撤機發(fā)生率,同時能夠使治療連續(xù)性得到保障,也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有效環(huán)節(jié)。同時加強其護理干預,能夠使其機體各項指標得到改善,比如心肺功能、肝腎功能等等,能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能改善其生存率[7-9]。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后轉氨酶(27.44±1.25)U/L、血肌酐(83.34±1.23)umol/L、膽紅素(19.34±1.36)umol/L與對照組轉氨酶(36.67±1.99)U/L、血肌酐(100.43±2.77)umol/L、膽紅素(20.33±1.12)umol/L相比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護理后平均動脈壓(90.34±1.25)mmHg、心率(84.35±1.93)次/min、氧合指數(shù)(175.55±1.10)mmHg與對照組平均動脈壓(86.45±1.15)mmHg、心率(100.45±2.56)次/min、氧合指數(shù)(145.34±1.46)mmHg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重癥胰腺炎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重癥胰腺炎在CRRT過程中給予針對性護理,不僅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同時能夠改善其肝腎功能和心肺功能,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