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娟
摘要: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在我們這代語文教師的心中已形成定式。作文課,把學生關(guān)在教室里,老師不厭其煩地講如何審題。選材、布局,如何開頭、過渡、結(jié)尾。一句話,只重視作文形式的訓練,忽視了豐富學生生活的體驗,充實學生寫作的內(nèi)容。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學生“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空講空寫,閉門造車,截住了學生們寫作的源頭。學生的思維被束縛,興趣遭扼殺,個性受限制,學生的作文失去了生活的氣息,顯得蒼白無力。
關(guān)鍵詞:生活 ?教學 ?語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要求作文教學從人才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出發(fā),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們看名師作文觀摩課,聽專家、教授的作文報告、專題講座,真是深有感觸,受益匪淺。讓我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要以閱讀為基礎(chǔ),以學生生活為素材,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熱愛生活。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語言文字真實地表達出來。正如我校的校訓所說:“七彩幸福園,快樂方童年”。學生們有了多彩的生活,幸福的童年,才有源源不斷的寫作材料。學生寫作時,才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富有生機、活力,富有童真、童趣、童情。
一、廣泛閱讀,認識生活
自古就有“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的名言。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多讀書,讀好書。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未曾見過的,未曾聽過的,未曾想過的東西,在書中就能大飽眼福。不但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得到了間接的生活體驗。學生還從這些優(yōu)秀作品中,充分認識事物、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還要引導學生體會各個作者的不同寫作風格,領(lǐng)悟借鑒不同的寫作技巧;品賞、摘抄好詞佳句。通過日積月累,學生的腦海中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庫”,學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說,無病呻吟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f的不就是這個理兒嗎?
因此,我在班上要求學生人人有三至五本課外書,如童話、笑話與幽默、偉人的故事、科學小品等,這些書籍都是健康有益的,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鼓勵他們互相傳閱,定期交換,并用講故事、辦手抄報、寫心得等形式來推進課外閱讀的開展,提升閱讀效果,平時,學生手中有了喜歡的“寶貝兒”—書籍,再也沒功夫去閑逛、去迷戀電子游戲了。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二、不斷實踐,體驗生活
有的老師忘記了生活是創(chuàng)作唯一的源泉,錯誤地認為只有課本、課堂才是寫作的根本。教育家葉圣陶先生這樣說:“有了源頭,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平……這個源頭很密邇,很廣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們充實的生活?!币虼耍覀兤綍r要特意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素材。而生活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首先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nèi)外活動,如:班隊活動、課間活動、體育運動會、藝術(shù)節(jié)活動等,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實踐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生活的舞臺,就拿我校開展的課外活動來說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參加了科技、體育、音樂、書畫等活動。特別是音樂組,管樂隊和聲樂隊的學生們,平時訓練非常辛苦,他們卻非常用功。在本次藝術(shù)節(jié)的表演中,榮獲一等獎。學生們從中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也真真切切地體驗一次成功的愉悅。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活。其次,利用寒暑假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第三,鼓勵學生在家中多幫助父母做家務(wù)活,參加種植、飼養(yǎng)等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還讓他們獲得了知識、技能,陶冶了情操。有了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有了切身的生活體驗,學生在寫作時,老師稍加指導,甚至不指導都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來。
三、仔細觀察,留意生活
現(xiàn)實生活本來是豐富多彩的,可為什么同一件事物,有的人如獲珍寶,把它生動地記錄下來了,而有的人卻白白地將它從眼皮下溜走了呢?原來是小學生還不善于觀察生活,特別是仔細觀察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導致“可寫的事物滿街跑,瞪著眼睛看不到,粗略一看看到了,待到寫時又覺未看好?!币虼?,老師要引導學生留意周圍的事物,在七彩的世界仔細觀察生活。在觀察前,讓學生有明確的觀察目的。要交待清楚觀察的對象、范圍、目的等。使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力集中,觀察仔細、全面,深入了解被忽視的事物。其次,是要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按順序觀察,對事物有總體認識;分類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比較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特點。例如:我在指導《春游桃花山》一文時是這樣進行觀察前指導的:首先明確觀察對象是“桃花山”;先從遠處觀望,對桃花山有個整體印象,然后再走近觀察,從桃花的樣子、大小、多少、顏色等仔細觀察,并調(diào)動多種感官;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還要用腦子去想,用心去感受。這次習作,由于學生們帶著目的去春游桃花山,他們?nèi)r帶上了筆和本子,有的還帶了相機。個個都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生怕忽視了某些關(guān)鍵細節(jié),因此,這次寫作,學生們普遍都按順序有重點地寫,真是有條不紊,生動、形象、具體,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使人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四、享受成功,熱愛生活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這與人們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開。同樣,成功是每個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讓學生享受成功,體驗生活,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享受到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成功的欲望,在作文教學中,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創(chuàng)作精神。
老師要抓住小學生愛表現(xiàn)的特點,從多方面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展示的舞臺。在學校,利用早會、餐會,作文課講評的時間,表揚優(yōu)秀作者,朗讀優(yōu)秀作文;在學校廣播站。班上學習園地為學生提供佳作展;在家,讓學生把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讀給父母聽,享受父母的夸獎;還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如果學生的佳作能在報刊上發(fā)表。學生的寫作熱情會更加高漲,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因此,我盡量發(fā)掘中差生的作文的閃光點,進行及時表揚、鼓勵,使他們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享受生活,更加熱愛生活,樹立寫作信心,讓他們的寫作水平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發(fā)展和提高。
總之,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學生寫作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齊穎. 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生活化——讓生活成為寫作的源泉[J]. 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 2016(2).
[2]薛月芳. 寫作源于生活——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 新課程:小學, 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