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時代,“自”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寫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樣,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自,讀若鼻?!睉?yīng)該說:“自”的本義就是鼻子,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稱代詞。“自”的這個意思后來被廣泛運用,結(jié)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義——鼻子了。
因此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為“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為“開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繼承了創(chuàng)始、開始的意思。
《漢制考·說文》里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chuàng)始人就被稱為“鼻祖”。
歷史上“六親”有特定的內(nèi)容,其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
據(jù)《左傳》,六親指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婭(夫的家屬)。
據(jù)《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
據(jù)《漢書》,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
在夏商周之時,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锻ㄖ尽な献迓浴酚性疲骸百F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毙沼脕韰^(qū)別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
秦統(tǒng)一以后,姓氏合二為一。因姓氏還是貴者,所以往往要問“貴姓”,而有人問“貴姓”,才能回答“免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