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怡
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往往是時代的注腳。1931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此時的中國面臨內(nèi)憂外患,人們看不見光明和希望,只能感覺到深重的苦悶、抑郁和迷茫。一位熱愛戲劇的青年有感于時代之痛,情思飛涌,正苦苦構思著一部年代大戲。這位青年就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上成就最高的劇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曹禺。他正在創(chuàng)作的就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經(jīng)典劇作———《雷雨》?!独子辍肥遣茇奶幣鳎彩撬某擅?。自此,他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1934年,《雷雨》正式出版。對于當時的文壇來說,這真是一場酣暢淋漓、帶來巨大驚喜的雷雨。人們紛紛驚嘆,中國終于有了第一部可以與外國經(jīng)典戲劇相提并論的作品?!独子辍凡粌H被公認為中國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標志,更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座藝術高峰。
起初,《雷雨》只是一個復雜又原始的情緒產(chǎn)物,它從腐朽黑暗的舊土壤里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曹禺的創(chuàng)作初衷非常單純:宣泄自己郁結已久的憤懣情緒,無情地痛批舊家庭、舊制度和舊社會?!澳莻€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睉撜f,《雷雨》這個名字具有雙重含義,不僅要宣泄、摧毀,也要催促與呼喚一場預示著新生與巨變的社會革命。
由于是戲劇作品,《雷雨》這本書短小精悍,故事情節(jié)集中在一天內(nèi)展開,矛盾沖突爆發(fā)得相當密集迅猛。該書主要講述了1925年前后發(fā)生在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中的一出悲劇。三十年前,女仆魯侍萍為大少爺周樸園生下了兩個兒子,卻被周樸園殘忍拋棄。絕望中,她抱著剛出生的小兒子投河自盡,后被人救起。不久,魯侍萍嫁給魯貴,又生下了女兒四鳳。周樸園娶了門當戶對的小姐,后來又娶了繁漪,生下了兒子周沖。魯侍萍留下的大兒子周萍也慢慢長大,與繼母繁漪展開了一段不倫之戀。三十年后,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侍萍的小兒子魯大海恰好在周家經(jīng)營的礦廠里做工,還帶領工人們罷工。周萍對過去種種充滿悔恨,不想繼續(xù)與繁漪糾纏,又和女仆四鳳相戀。四鳳重蹈母親當年的覆轍,懷上了周萍的孩子。而周沖也愛上了單純美麗的四鳳。繁漪被專橫冷酷的偽君子周樸園和自私、不負責任的周萍輪番折磨,陷入了痛苦絕望的深淵,決心報復。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周、魯兩代八個人相聚于周家客廳,真相再也掩蓋不住,累積多年的恩怨情仇集中爆發(fā)了。最后,有罪的、無辜的,舊秩序、舊勢力,一起走向了崩潰和毀滅。
透過《雷雨》中的人生悲劇,曹禺要控訴的不僅是舊社會、舊家庭的種種罪惡以及它們對人性的摧殘,還有更深層次、更復雜的現(xiàn)實問題和階級矛盾。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殘酷社會里,以周樸園為代表的地主資產(chǎn)階級大發(fā)“絕子絕孫的昧心財”,而以魯侍萍、魯大海為代表的平民百姓則無從把握自己的命運,淪為被凌辱、受欺壓的可憐人。
巴金曾說:“《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苯?jīng)典的作品值得再三閱讀,反復從不同視角品鑒剖析。品讀《雷雨》,讀者大致可以從人物性格、語言對白等層面入手。
《雷雨》中的每個人物都個性獨特、豐滿鮮活。曹禺沒有塑造臉譜化的人物形象,而是充分挖掘出了人性的真實與復雜。周樸園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典型人物,他年輕時曾出國留學,接受了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禮。然而,他卻沒有成為真正的新青年,反倒慢慢變成了封建制度的頑固代言人。他戴著金絲眼鏡,還吃齋念佛,表面上斯文虔誠。但為了利益,他可以故意淹死兩千多個工人,非常兇殘下作。他看似整天懷念魯侍萍,盡力保持著當年的家具擺設和房間布局,甚至還記得她的生日。然而在魯侍萍歸來后,他卻馬上回歸到現(xiàn)實的利害沖突上來。最后,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周樸園露出了丑惡的嘴臉,不惜辭退四鳳和魯貴、開除魯大海。
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戲劇語言一方面必須精煉深刻、意韻豐富,另一方面又必須通俗易懂、感染力強。除了以上兩點,《雷雨》的語言還具有詩意和抒情性,讓讀者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例如,繁漪的這段著名獨白“熱極了,悶極了,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燒個干凈”,就充分表現(xiàn)出她陷入“一口殘酷的井”時壓抑憤懣的心情和敢愛敢恨、充滿反抗精神的個性特征。
好的文學作品猶如一壇窖藏美酒,越陳越香,越陳越甘洌醇厚、回味無窮。憑借強大的藝術魅力,《雷雨》跨越時代地域而經(jīng)久不衰,在不同藝術形式的舞臺上以及不同讀者的心中不斷上演。
《雷雨》是一部頗負盛名的戲劇作品。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魯媽。當年那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一夜之間在鵝毛大雪中嘗盡世間冷暖,此后背井離鄉(xiāng),輾轉多地,艱難度日。魯媽的一生充滿了痛苦與曲折。面對生活的苦楚,她起初感到束手無策,但最終鼓起勇氣開始了新生活。她愿意到離家?guī)装倮镏獾牡胤?,用自己的雙手謀生,她有自己的堅強;她不愿女兒成為用人,她知道人要有骨氣,她有自己的尊嚴;她會讓兒子放下手槍,讓魯貴平靜下來,她有自己的機敏;她撕掉手中的支票,愿帶女兒遠離是非,她有自己的勇敢。她是一個勇敢的人,她能夠走出過往,活出自己;她是一個好母親,她明白孩子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堅強、勇敢、自尊、自愛的魯媽,或許在那個年代無法擁有美好的人生,但是在她身上發(fā)生的每個感人的瞬間,都在那個灰暗的時代中閃爍著點點亮光。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一藍姝
指導教師高良連
再讀《雷雨》,隨著一夜狂風暴雨傾瀉而出的愛恨情仇、貪嗔癡怒仍震悚人心。《雷雨》中寫周萍與四鳳,寫周樸園與侍萍,甚至描繪了繁漪和周萍的不倫戀情———似乎處處由情而生,由愛而起。但細讀來,《雷雨》中所有人物間的所謂愛情,幾乎都不能被稱為愛:繁漪像是在干死的沙漠里抓到一株弱小的草,極端地表達著對“被愛”的渴望;周萍前期“弒父戀母”傾向的行止,仿佛是為了追尋幼年時殘缺的母愛;四鳳看似純真,卻也時時表現(xiàn)出虛榮的傾向;甚至于“傾注了作者理想”的周沖,也不過將四鳳視為自己對美好世界幻想的載體。人人都在一段段親密關系里尋求自己欠缺又渴求的事物,而他們的愿望卻在壓抑得可以殺人的封建家庭氛圍中一次次地落空。他們并不尋求愛情,而是希望他們自以為的“愛情”能夠滿足他們對陪伴、母愛、虛榮、自由等等的渴求。然而欲求越多,愛情面紗下的真相、現(xiàn)實和人性,也就更加暴露無遺,求而不得、得而不滿的沖突愈演愈烈,直到最后在雷雨之夜,一切土崩瓦解。劇中終究無一人真正懂得愛,也無一人真正體會到愛。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一陳妍言
指導教師高良連
《雷雨》講述的是冷酷、偽善的周樸園一直奮力想要打造出一個體面的家庭,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系列的沖突過后,這個“體面”的家庭瞬間暴露出了它骯臟的本質(zhì)。
劇中,周樸園一直以強權要求自己的妻子、孩子遵從自己的意愿行事,家中的一切都要聽從他的安排。在這強權的壓迫下,滋生了一段又一段不正當?shù)母星椤V芷寂c四鳳本該是一對美好的情侶,可是三十年前那場悲劇造成的血緣糾葛讓兩人最終雙雙殉情。這使我們不由得思考,到底如何才能讓這個家庭真正地體面?那便是告別強權。如果一開始周樸園沒有為了體面將魯媽掃地出門,后續(xù)的悲劇又怎么會發(fā)生呢?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一林一彤
指導教師高良連
曹禺曾評價過繁漪:“她是一個最具‘雷雨’性格的女人?!弊鳛橐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人,當周樸園殘暴、冷酷地壓制著繁漪時,她選擇了反抗,反抗逼她喝藥、把她當作傀儡的周樸園,也反抗周家這個濃縮版的封建社會。相較于面對苦難時沉寂、麻木的魯侍萍,繁漪是具有自由、抗爭新思想的女性。但同時,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局限,繁漪的抗爭中仍存在舊的一面,即抗爭的“依賴性”。她對周家始終抱有幻想,將希望寄托在周萍身上,希望能夠和他在深淵中相互救贖,成為彼此的光。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戰(zhàn)勝內(nèi)心恐懼、不顧一切沖破束縛的勇氣。因此當繁漪發(fā)現(xiàn)自己依賴的這座“山”,其實只是個中空的殘丘,在雷雨中瞬間崩塌時,她也迎來了更加黑暗的悲劇。而反思今天的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往往傾向于選擇繁漪的“老路”,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命運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如《國際歌》中吶喊的,“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創(chuàng)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一胡詩琪
指導教師高良連
《雷雨》讀后感
———傳統(tǒng)女性的痛苦與掙扎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德強高中高三陳欣
一世錯愛,兩世情仇,三命消殞。
1925年,雷雨轟鳴,裹挾兩代八人的愛恨情仇,驟然而至,終歸沉寂。驀然回首,只剩長夜漫漫,時光悠悠。
繁漪和魯侍萍的痛苦和掙扎,今日讀來,依舊讓我心生惋惜。
“果敢陰鷙”“臉色蒼白而嘴唇微紅”“郁積的火在靜靜的長睫毛下燃燒”……在我看來,繁漪是“雷雨”形象的集大成者。繁,多也;漪,水之紋也。當心中隱忍的怒火如洪水般決堤而至時,雷雨的力量便從她瘦弱的身軀中噴涌而出,摧毀周樸園費盡心力維護的家庭秩序,摧毀“賢妻良母”的枷鎖。她是可恨的:費盡心機拆散周萍和四鳳;口中說著追尋自由,卻又不愿放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闊太太生活;如傀儡般麻木度日,像惡魔般處心積慮。但她也是可憐的:傳統(tǒng)女人的枷鎖禁錮了她大半輩子,她無人可愛,也無人愛她,就連選擇是否喝藥的權利都沒有。周萍和周沖的苦苦央求,對她來說無異于將刀子插入心臟,汩汩流血,伴隨著無盡痛楚。她想拒絕,但她沒有選擇。這些復雜的感情終于摧毀了這個“活著卻早已死去”的女人,而她也如雷雨一般摧毀了一切,摧毀了血肉至親和一生所愛。冰冷的病房內(nèi),她獰笑,她狂喊,那是無法熄滅的怒火,又何嘗不是極度悔恨的自責。
“活像大戶里落魄的婦人”“鬢發(fā)斑白而面貌白凈”“高貴的氣質(zhì)”,魯侍萍更像雷雨中被橫腰截斷的白荷,始終在千愁萬緒的涓涓細流中飄蕩,不知歸路。戀上風流公子周樸園,卻被殘忍拋棄,本想放下一切從頭再來,奈何命運弄人,前半生的“罪孽”讓她回到闊別三十年的周公館,目睹自己的親生兒女彼此相愛。她知道無法拆散二人,便獨自忍受巨大的悲痛,為成全兒女而選擇隱瞞?;蛟S一切還是有機會風平浪靜的吧,她想。但是命運偏不如此:雷雨襲來,身份揭露,兒女不堪打擊,雙雙離世。故事結尾,侍萍人已遲暮,在病房中呆望燭火。不知火星閃爍間,她是否看到了摯愛的一雙兒女?面對至親的離別、生命的枯萎,她顯得尤為平靜,可心底的沉寂和苦痛又有幾人能知?紛紛大雪,悠悠細流,所有綿綿無盡的,都是思念。我不曾提起我的傷悲,唯愿生命盡頭,亦只我一人知曉。如此,便好。
無聲的控訴,皆化為雷雨,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撕出一道光的裂縫。
光,也終將穿越歲月洪流,播灑萬千燦爛。
讀《雷雨》有感
江蘇省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高二胡泊
俗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場下了30多年的“雷雨”,字字句句都帶有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愛恨情仇和血淚心酸。
故事大家都看過,可結局是什么呢?活潑善良的四鳳無法接受自己的愛人是同母異父的哥哥,悲慟絕望,觸電而亡。單純的周沖為救她亦觸電而死。良心未泯的周萍羞愧難當,開槍自殺。值得思考的是,周樸園卻平安無事,他可是整個悲劇的源頭?。?/p>
當年,周樸園愛上了年輕貌美的魯侍萍,可是他的家庭不認可他們的愛情,迫使魯侍萍絕望地帶著兒子投河自盡。30年后,周樸園仍在家里放滿與魯侍萍有關的物品,仿佛一刻也沒有停止對她的懷念,但實際上,他不過是在尋找情感的慰藉。因為他后來的婚姻也并不幸福,叛逆的妻子不愛他,膽小的兒子不親近他。在他的潛意識里,已經(jīng)離他而去的魯侍萍則永遠那樣溫柔、美麗??墒钱旚斒唐肌八蓝鴱蜕?,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他愧疚了嗎?他感動了嗎?他開心了嗎?沒有。他只說了一句“是誰指使你來的?”從周樸園身上,我們只能看到他的慌亂和厭惡。而對魯侍萍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雖然周樸園的確懷念自己的初戀,但作為一名勢利的資本家,他更在意自己的財產(chǎn)和名譽。那一刻,他丑惡的嘴臉一覽無余……然而,周樸園雖然活了下來,卻從此孑然一身,他的人生不也同樣是一場悲劇嗎?
而魯侍萍呢?她怎么也沒有想到30年后會再次遇見周樸園,而女兒四鳳也陷入了這種輪回般的宿命———愛上少爺,懷上了他的孩子,甚至這個少爺還是四鳳同母異父的哥哥。繁漪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周萍身上,可周萍卻不再愛她,她因此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狀態(tài)。這樣的悲劇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命運無常,世事難料,他們焦灼的心情就像雷雨來臨前黑暗壓抑的天空。雖然頑強的生存意志讓他們不斷掙扎,但是他們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注定了毀滅的結局。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舊時代的悲劇雖然已經(jīng)落幕,但新時代的我們卻不應該把它忘記,而是應該倍加珍惜當下所有,用心生活學習,相信人間值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