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咸兵
(泰州市姜堰區(qū)蔣垛中心小學 江蘇泰州 225503)
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教師以及小學階段學習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及作用。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微課這一個新時代的教學工具,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讓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形成。由于數學這一門科目所包含的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通過引入微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一些抽象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比較困難的知識點時,不會對數學這門科目失去學習的興趣。
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主要是指課堂的有效性。這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且要關注課堂的進度,使這兩者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因為要趕教學進度,而又怕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速度而煩惱。但是,微課教學出現(xiàn)以后,為小學教師解決了這一問題。微課教學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新鮮,因為他們也是在課堂上初次接觸這一產物,很多學生會因此而對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聽課的效率。教師利用微課教學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有利于學生接受和掌握,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進度。此外,即使有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講課速度,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上課講解的知識點發(fā)放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查漏補缺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時,由于這一單元的知識比較繁瑣,學生需要掌握三種形狀的特點,而且要知道它們所具有的一些性質。于是,很多學生覺得這一單元學起來非常困難,而且通過教師的講解,很多學生不能夠完全掌握這一單元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可以把這節(jié)課講解用的PPT以微課的形式發(fā)放給學生,方便學生在課下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學習。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復習,不會讓學生感覺到乏味和無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進度的同時,也保證了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
由于數學這門科目對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果學生不提前做好預習學習,很難跟上教師講課的進度。微課出現(xiàn)以后,數學教師可以提前將上課講解的內容通過微課的形式發(fā)放給學生,以此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學生通過微課預習能夠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3]。以前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主要通過數學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但是,學生通過微課預習以后,可以達到先學后教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不是在教師講解下的被動學習。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認識多位數”一課時,由于這一單元的知識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并且把上課要講解的知識以微課的形式發(fā)放給學生,學生通過微課進行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這一單元的知識。教師在課堂講解時,應該先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的預習成果,然后通過提問的形式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難點是什么,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有利于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從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
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任何一門科目的教學都非常重要。通過課堂導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讓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根據教學目標一步步進行教學,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微課出現(xiàn)以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工具進行課堂導入,這不僅方便了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而且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時,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通過復習,學生能很好地回憶起以前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進行計算的,以及以前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然后,教師再巧妙地為學生介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兩種計算方法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數字不一樣。這樣,能夠達到承上啟下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教授的知識,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能高效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習不同于語文或者英語等一些相對比較偏文一點的科目。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思維能力[4]。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重點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才能夠得到穩(wěn)步提升。在微課出現(xiàn)以前,數學教師大多通過提問的方式,或者口頭講述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這兩種方式都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這樣的引導不僅需要數學教師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一步步對學生進行引導,而且需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緊跟教師的步伐,并且積極呼應教師。但是,微課出現(xiàn)以后,幫助數學教師解決了這一問題,提高了引導的效率。教師可以把自己設立的問題以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或者利用微課播放一個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小視頻,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4]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時,由于這一單元主要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需要知道一個物體或者是一個圖形在經過平移過程或者旋轉過程之后會到達哪個位置,而且也要能夠成功地畫出簡單的圖形,通過軸對稱之后的樣子,能夠區(qū)分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強大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單元的知識,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為學生展示幾個比較簡單的圖形,讓學生猜想它們通過平移、旋轉或者軸對稱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子。教師讓學生對簡單圖形的猜測或者想象,不僅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壓力,而且能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成功的喜悅,這一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問題,當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能力提高以后,不會覺得數學這門科目很難學,很抽象,而是會慢慢發(fā)現(xiàn)學習這門科目的樂趣,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總之,微課的出現(xiàn)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這種新產物的出現(xiàn)要求數學教師能更清晰地了解它所具備的一些教學功能,并且在比較合適的時機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提到的幾種方法,通過微課創(chuàng)造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