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學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蘭山初級中學 甘肅蘭州 730101)
整本書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貫穿于初中各個階段的一項必要教學任務。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合理落實,不僅僅是為了響應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更是為了滿足學生逐漸寬廣的閱讀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中積累到更多有用的閱讀學習知識,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終身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面對于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綜合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深遠意義,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長遠的角度為出發(fā)點,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獲,以此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新課程標準更注重課程教學的開放性與生成性,對教師也就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為了更好地響應新課程標準,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結(jié)構(gòu)。整本書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不可小覷的重要地位,它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理落實就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教學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與單篇短章的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具有內(nèi)容豐富、完整的優(yōu)勢,主題也更加偏向于多元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組織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從宏觀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同時,整本書閱讀的有效落實,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積累大量優(yōu)質(zhì)的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與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在文字的沖擊下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此實現(xiàn)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
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是保證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1]面對具有一定閱讀難度的整本書閱讀,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制定相對詳細的閱讀計劃,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習,促使整本書閱讀變得更加系統(tǒng)化,幫助學生更高質(zhì)量地完成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讓學生在高質(zhì)量開展整本書閱讀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以此實現(xiàn)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全面提高。例如,在進行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的整本書閱讀時,由于這篇名著內(nèi)容相對較多,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那么一些學習意識相對薄弱的學生,很可能在還未開始閱讀前就產(chǎn)生退縮心理。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高質(zhì)量地完成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就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為學生制定相對詳細的閱讀學習計劃,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逐步適應閱讀強度中增強自己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對于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一個星期閱讀十個章節(jié),并將十個章節(jié)中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概括總結(jié),試著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分析十個章節(jié)中的重點詞匯,從而提升閱讀分析能力;對于閱讀水平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一個星期閱讀八個章節(jié),并每閱讀完一個章節(jié)以后寫一寫自己的閱讀感悟,強化他們的閱讀體驗;對于閱讀水平較弱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他們一個星期閱讀五個章節(jié),并且在閱讀過程中摘抄自己認為重要的詞匯與句子,逐步鍛煉他們的信息篩選能力。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完詳細的閱讀任務以后,一定要對學生的閱讀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每一個學生能夠嚴格地按照老師所布置的閱讀計劃開展整本書閱讀學習。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為學生制定詳細的閱讀學習計劃,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符合自己水平的閱讀學習引導中逐步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以此實現(xiàn)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進一步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落實整本書閱讀時,要想讓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達到最高,教師就可以依據(jù)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開闊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在邊閱讀邊思考中尋找到相應的閱讀學習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此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飛躍式提升。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昆蟲記》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本書是一部描繪精彩動物世界的作品,作者法布爾運用精彩的描述、熱情洋溢的行文為我們揭開了昆蟲世界的奧秘,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了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跟隨法布爾的文筆走進昆蟲王國,領略神奇的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進一步明確學生的閱讀學習目的。比如,這篇文章中,作者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昆蟲?這些不同的昆蟲都具有哪些特點?你從這些昆蟲身上學習到了哪些精神?等等。[2]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運轉(zhuǎn)自己的思維,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挖掘到作者通過文字所傳達出的情感,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中的思維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在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與閱讀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更高質(zhì)量地開展閱讀學習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
整本書閱讀的任務量相對較大,因此整本書閱讀更多的是依靠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在課下沒有了教師實時的指導,就非常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閱讀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就很容易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退縮心理,嚴重影響到學生閱讀質(zhì)量與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為了讓這一教學困境得到有效解決,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交流溝通活動,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閱讀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其他學生通過溝通與交流共同解決。這樣不僅能夠及時地解決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還能夠讓學生在交流與溝通中發(fā)生思維上的碰撞,產(chǎn)生新的閱讀學習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保證整本書閱讀的實效性。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是一部超越國界的偉大文學作品,被視為青年人的生活教科書。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理想的光芒,洋溢著生活激情的經(jīng)典之作,對于生活與學習經(jīng)驗較低的中學生而言,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可能無法透徹地感受到保爾·柯察金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這本書閱讀學習中收獲到更多精神食糧,并且掌握更多有效的寫作技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就可以定期利用自習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活動,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提出自己在閱讀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比如,在這本書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無法通過閱讀提煉出這本書集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學生可能在閱讀過程中無法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有的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作者濃墨重筆寫環(huán)境的作用等。[3]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擺到明面上進行探討,可以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與補充中開闊自己的閱讀學習思維,并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交流探討活動的開展,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更為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大膽發(fā)表自己閱讀看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閱讀學習思維,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以此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整本書閱讀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對其提起充分的重視,并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運行與實踐,讓學生能夠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加全面地發(fā)展與鍛煉,以此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性成長,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加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