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原
(廈門市新店中學 福建廈門 361000)
概要寫作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較應用文而言,該題型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其要求學生有較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能夠用精煉的語言不乏邏輯且極富概括性地呈現(xiàn)相應文本大意。教師應制定教學計劃,采用科學、合理、有趣的教學方法,及時跟進總結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在概要路上突破障礙,少走彎路。
概要寫作這一題型,要求考生在概要過程中不得抄寫題目所給文本的句子,相反,考生應換個表達方式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用簡單且達意的語句對所給文本進行概述,這對學生語言功底的考查體現(xiàn)是不言而喻的。換句話說,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目標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開發(fā)。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厘清概要方向,即學會通過閱讀所給文本材料,獲取文本所傳遞的主要信息,學會跟文本、跟作者、跟考生自己對話,抓住關鍵語句,看清相應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讀懂作者寫作意圖,擬好概要方向,避免所概括的語段偏離原文本要表達的意思。不得不特別強調的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有較強的語篇意識,帶領學生在習作中體悟語篇感知在概要寫作中的關鍵性作用,盡可能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1]。
語言的進步提升是一個漫長過程,概要能力的形成也不例外,教師應當有“打持久戰(zhàn)”“慢工出細活”等意識,從長計議,將該項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語言能力的考查常以生活場景、生活常識、社會發(fā)展為依托。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活動,做生活有心人,細心觀察,認真體會,豐富閱歷的同時以豐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為導向,通過閱讀文章、瀏覽新聞、觀看影視等途徑拓寬視野、提升認知以便彌補個人閱歷時間與空間上的不足。如果說個體成長是漫長的閱歷豐富過程,概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亦然。教師應在平時授課過程中,以教材文本為載體,因地制宜,讓學生接觸不同體裁文章,以句、以段、以篇的形式由易到難要求學生進行口頭、筆頭上的概括,提升學生對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文體的概要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為例,其涵蓋了所有生活話題,是學生訓練、提升概要能力,積累各類型語料的“礦”。教師在課前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應將各類型體裁中的好詞、好句視為學生課堂掌握重點并提前預設“挖掘”情景,引導學生學會從文本“語料礦”中挖掘金詞美句,及時記錄、積累、打磨加工直至內(nèi)化再利用[2]。
概要寫作訓練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是一大挑戰(zhàn),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正視、接納所有過程性問題和錯誤,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調整學習方向,不斷提升。共性問題大致如下:
概要寫作要求學生能建立在理解文本主旨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如若學生詞匯沒達到一定量的積累,勢必會因沒完全讀懂文章導致概要內(nèi)容要點缺失甚至曲解文章本意。為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設立“概要寫作單詞積累本”,根據(jù)授課文本體裁按話題分類積累文本核心詞匯[3]。
文本長難句結構的解析與理解一直是阻礙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障礙石”,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常因個別重要長難句理解偏差而導致概要內(nèi)容偏離作者原意。筆者認為,授課教師應當將句子結構分析即語段、語篇精讀貫穿于平時課堂,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分析,簡化長難句,正確理解語句在段、在篇所要表達的意思。
概要寫作批改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各種混雜各種難。這要求教師加強概要微技能訓練,先引導一部分同學真正掌握概要各類技巧,樹立典型,拉點成線,拉線成網(wǎng)、成面。就書寫而言,教師可要求學生練字,適時公布優(yōu)秀卷面,及進步典型。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分享學生作品的亮點與問題,引導學生互促互進。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并說明理由,也可讓小老師引導同班同學分組討論各自作品需要改進的地方及值得借鑒的亮點。在不斷的總結與調整中不斷突破,做到要點全,詞形準,句子美而達意,語篇行文連貫,創(chuàng)新而不偏離。
總而言之,概要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問題,正確對待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相應計劃與策略;耐心引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建立信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并在實際習作過程中不斷升級調整;用心對各類文體的概要寫作技巧與思路進行總結歸納,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寫中“誤”的同時悟出屬于自己的習作思路,將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在習作實踐中吸收、內(nèi)化,并最終形成自身穩(wěn)定有效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