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盛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扶綏縣新寧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廣西崇左 543200)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需要溝通交流,有的人相處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溝通不到位,班級也是如此,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就需要與班上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通過與學生交流能夠了解到目前班級存在的問題,老師可以及時將問題計劃在班級管理中。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較強階段,為了有效管理班級,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
新課程改革后,越來越注重班級氛圍的管理,良好的班級氛圍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班主任和學生可以進行合理的溝通,在交流之中了解每個學生的近日生活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對于學習狀態(tài)欠佳的學生,可以及時通過與其溝通探討如何解決問題,并幫助學習狀態(tài)欠佳的學生找回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這種方式班主任能夠及時了解班級里的情況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為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近日學生a上課容易走思,平時也變得沉默寡言,這時班主任在課后可以把學生a叫到一個安靜的空間進行面對面交談,與學生進行合理的溝通可以更好地制定班級管理策略,經過溝通班主任得知,學生a在這次周考中英語成績明顯下滑。根據(jù)學生這一情況,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近日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這次周考考試下滑是因為英語單詞沒有記牢,還是由于考試時太過緊張。通過與學生合理溝通,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班級里的每個人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能夠及時與老師進行合理溝通,可有效營造班級學習氛圍,班主任也能夠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
班主任管理班級需要學生的配合,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找到班級管理的不足,實時根據(jù)班級情況制定班級管理策略。而有效的溝通是通過創(chuàng)建師生交流平臺而得以實現(xiàn)的。一個有效的溝通是需要班主任與學生雙向進行交流的,并非只有學生或班主任單向的講話就可以形成有效溝通[1]。初中學生正是青春叛逆的時候,他們可能不太愿意同老師說自己的煩心事,學生的煩惱不能及時解決,他們就無法靜下心來進行學習。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讓學生解決學生之間的煩惱,若學生愿意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則班主任可以直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周在班會上開展交流活動,創(chuàng)建師生交流平臺。在班級上開展“心里話”活動,在活動上學生也可以提出對班級管理的策略,與班主任共同謀劃如何管理好班級。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學生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能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級關系的紐帶,它在班主任管理策略中起關鍵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需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管理班級。班主任不可以一碰到學生違反班級紀律就對學生進行嚴厲的說教,讓學生越來越排斥班主任,導致學生在以后更加不想讓班主任約束自己的行為[2]。學生犯錯時老師應該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學生坐下來,讓他靜下心來,同班主任訴說為什么違反班級紀律,是否有什么難言之隱。通過這種類似朋友之間坐下來談談話的方式讓學生放下心理戒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今后班主任制定班級管理策略時可以有明確的方向。例如,最近學生小明與學生小強有了爭執(zhí),并動起手打架,老師了解到這個事情之后不應該立即將學生叫出來進行說教。而是應該通過班級里的其他學生了解事情的真正經過,然后再在私下里把小明叫過來與他進行溝通,站在小明的角度思考問題的經過。然后再把小強叫過來與他進行溝通,站在小強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與小明產生了爭執(zhí)。班主任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
綜上所述,老師想要管理好班級、制定符合班級情況的管理制度,就需要與學生加強溝通,在合理有效的溝通之下,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適合自己班學生的班規(guī)。及時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可以有目標地進行班級管理,不盲目跟風其他班主任的管理制度。每周開展班會,讓學生提出班級管理制度的不足之處,及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