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老于是陜西人,20多歲時是一名采長絨棉的季節(jié)工,因為貪看新疆大地上的廣袤風景,在這里留了下來,娶了一位高鼻梁的妻子,生了兩個漂亮清秀的兒子。成家后,老于也不干采花工了,拜師學藝,在自家門面房外搞了一個馕坑,靠烤馕、烤羊排、烤包子過日子。
到了秋天,老于有一項手藝深受食客的青睞,這就是當?shù)嘏笥阉胃鐜覀內(nèi)コ缘摹拔鞴想u”。
新疆的西瓜,在立秋前后就全部從沙地上收回來了。老于親自開著車去收瓜。需要長期儲存的西瓜,要在晚霞滿天時采收回來,每個瓜輕叩聽音,必須是七成熟,瓜身須是端正的長橢圓形,每個西瓜留3個蔓節(jié),每個蔓節(jié)留1片綠葉。在離蔓節(jié)3厘米處切斷,切口立即蘸上干草木灰,防止細菌進入。
瓜連夜運回來,老于的妻子與小舅子們已將自家的兩個地窖打掃干凈,用細河沙墊起約70厘米厚,西瓜就按照原來的生長姿態(tài)擺放在這沙床上,進入“秋眠”狀態(tài)。老于親自動手,給西瓜加蓋細河沙,一直要蓋過西瓜5厘米,只讓3片瓜葉露于沙層之外,并輕手輕腳拂去葉子上的細沙。這個地窖,老于每天都會進來檢查,每10天用少許磷肥兌水,進行葉面追肥,讓這些瓜繼續(xù)呼吸、緩慢成熟。這樣就能確保顧客整個秋冬都有“西瓜雞”可吃。
老于帶我們?nèi)タ催^瓜窖。經(jīng)過兩個月的儲存,西瓜藤蔓上的葉片依舊有黃有綠,有些綠葉上還凝結著一滴晶瑩的水。老于說:西瓜熟至八分,做西瓜雞最是好吃,超過九分,葉子上就不會吐水珠了,瓜瓤會糠空,西瓜雞的味道就不清醇了。
做西瓜雞很有表演意味。老于當眾操作,先用刀在橢圓西瓜上端五分之一處輕劃一刀,用勺子將瓜瓤挖盡;接著,將清蒸童子雞以手撕開,連同湯裝入西瓜殼中,加入紅棗、枸杞,蓋上瓜蓋,用牙簽將瓜蓋與瓜身縫合;然后他為整個瓜身糊上河泥,準備一個只比瓜的直徑大一點點的小鋁盆,鋁盆底下糊上河泥,將瓜豎放進去,用粗鐵絲將瓜綁掛在馕坑里,加炭火,烤到瓜皮外面的河泥全裂開。
老于小心翼翼將瓜取出,輕輕敲擊,河泥紛紛掉落。將微微皺縮的瓜蓋打開,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雞湯微微有一絲清甜,濃郁、香醇,還略帶一點焦香味。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鳌鞴想u仿佛沾染了炭燒咖啡的一點魂。
吃完西瓜雞,與老于的兒子們一起在寬敞的場院里玩跳房子,是我這些年最快樂、最接近童年的一刻。正在換牙的小小子貼耳告訴我一個小秘密:
“我爸這兩窖西瓜要賣到春節(jié)呢,你猜,要是冬天寒潮來了,地窖里放的那碗水都結了冰,可怎么辦?”
“用取暖器?”
“不對?!?/p>
“燒柴?”
“不對。”
豁牙的小孩笑得像西邊最燦爛的太陽:“告訴你吧,爸媽會把羊裝在一個木條籠子里,放進地窖。羊的呼吸會讓地窖變暖那么一丟丟,西瓜就不會凍壞了?!?/p>
他的神情,就像已經(jīng)把全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亮晶晶的、長著童話翅膀的秘密——放在了我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