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馥
【摘要】目的:研究鉛中毒患者通過依地酸鈣鈉治療的護理體會與臨床效果。方法:抽取鉛中毒患者共66例,給予全部患者依地酸鈣鈉治療方式,將其依循雙盲隨機法分為對照組(33例)與觀察組(33例)。其中對照組實施一般化護理方式,觀察組實施一般化護理方式+護理干預,研究比對患者的相關生理指標、不良反應等。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鉛中毒患者的尿δ-ALA恢復時間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更短(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觀察組鉛中毒患者為3.03%,低于對照組18.18%,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鉛中毒患者的皮疹、惡心與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結論:鉛中毒患者入院后,給予依地酸鈣鈉治療,并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對于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明顯作用,且有利于患者康復進程。
【關鍵詞】鉛中毒;臨床效果;依地酸鈣鈉;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1-0131-02
鉛中毒可以引起頭昏、四肢麻木、頭痛、注意力不集中、食欲降低、記憶力減退、貧血、乏力、腹痛、肌肉酸痛、腎臟損害等,嚴重的情況甚至誘發(fā)鉛中毒腦病,造成昏迷、惡心、抽搐、嘔吐等癥狀[1]。依地酸鈣鈉是臨床治療鉛中毒的一種特效藥,但滴注速度過快或者過量用藥均會造成人體損傷。所以,在依地酸鈣鈉治療期間采取行之有效護理措施,對于降低不良反應,提高藥物治療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2]。根據相關報告指出,將護理干預應用于依地酸鈣鈉治療鉛中毒的護理中,干預效果滿意[3]。有利于縮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減少藥物對機體的傷害。此次實驗旨在探討對66例鉛中毒病患實施兩種護理方案對于提高藥物治療效果的差異性,探討其不良反應預防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病例時間范圍為2017.1~2020.6,選取鉛中毒患者共66例納入討論領域,給予全部患者依地酸鈣鈉治療方式,將其通過雙育法分為兩個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都是33例。觀察組患者中,女性是13例,男性比女性多7例,為20例,年齡分布在20~57歲之間,平均值為(37.45±3.54)歲。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是12例,男性比女性多9例,為21例,年齡分布在21~58歲之間,平均值為(37.49±3.58)歲,接受一般化護理方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結果呈現出差異細微(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鉛中毒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實驗室檢查確診;(2)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減退、頭痛、健忘、失眠、腹脹;(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依地酸鈣鈉禁忌、過敏體質者;(2)有心臟、肝腎等其他內器官疾病者;(3)患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4)患者存在失聯風險。
1.2方法 (1)治療:給予全部患者1.0 g 依地酸鈣鈉(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95)進行靜脈滴注,并將依地酸鈣鈉與250 mL 濃度為5%葡萄糖充分混合靜脈滴注,滴注時間>4h,持續(xù)治療3 d 后停藥4 d 作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2)護理:對照組(33例,采用一般化護理方式),主要包括對于患者進行實時生命體征監(jiān)測,給予其依地酸鈣鈉治療,定時、按需對病房進行消毒,保證病房通風、清潔,維護病房內安靜持續(xù),保持病房內的干燥和舒適。對病人及其家屬的疑惑進行解答,給予飲食護理等方面護理指導。觀察組(33例,在一般化護理的基礎上加上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靜脈給藥干預:在對病人使用依地酸鈣鈉靜脈給藥時,避免在同一條靜脈、同一部位連續(xù)穿刺給藥,以降低靜脈炎發(fā)生幾率。仔細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與輸液情況,若發(fā)生藥物外滲情況,立即干預處理。由于依地酸鈣鈉主要經腎臟代謝,該藥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為30~60 min 左右,因而對病人靜滴時,盡量多絡和體內鉛,起始用藥滴速保持在10~15滴,保障靜滴時間>4h,更好的促進血漿蛋白和依地酸鈣鈉結合。若病人在用藥期間發(fā)生注射局部紅暈、惡心,甚至皮疹情況,予減慢輸液速度后緩解,必要時暫停輸液。為減少病人于起床時發(fā)生的頭暈情況,建議病人在輸液后仰臥15分鐘。②心理干預:鉛中毒患者在依地酸鈣鈉治療期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心理較為脆弱,容易產生煩躁、恐懼等負性情緒,對臨床治療等造成不利。護理人員應與病人多交談、多接觸,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給予個體化的心理干預,解除患者心理負擔,滿足其心理需求,幫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最佳。鼓勵病人放松肌肉,緩慢深呼吸,分散其注意力,時刻保持情緒穩(wěn)定,同時為病人講解康復病例,來樹立疾病治療的信心。③尿標本留取干預:在依地酸鈣鈉治療期間,應定期留取尿樣進行鉛含量測定,以便指導臨床用藥,決定是否繼續(xù)排鉛。告知病人將尿樣應存放在非金屬清潔容器中,并囑咐其正確取尿樣的時間、取尿方式等。在依地酸鈣鈉給藥前將膀胱排空,在靜脈注射該藥物24小時內連續(xù)收集尿液樣本并放置在同一容器中,及時送專業(yè)檢測單位檢測。同時在給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尿量,保證日排尿量超過2000 ml,以幫助鉛排出。④病情觀察干預:注意病人面色、體位、腹部癥狀的改變,了解病人的用藥、飲食規(guī)律,觀察腎臟排泄狀態(tài)與皮膚黏膜情況,定期對尿鉛含量變化進行監(jiān)測,以判斷鉛排出程度。了解依地酸鈣鈉的療效,注意觀察病人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由于病人在依地酸鈣鈉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體內微量元素代謝紊亂,導致微量元素缺乏,因此需注意補充微量元素。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尿δ-ALA 恢復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時間。(2)比較兩組靜脈炎發(fā)生率、惡心發(fā)生率、皮疹發(fā)生率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 SPSS23.0軟件納入數據并分析,計量資料以(x ±s)表示, 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若(P<0.05)則認為有研究意義。
2 結果
2.166例鉛中毒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鉛中毒患者的尿δ-ALA 恢復時間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更短(P<0.05)。詳情如表1所示。
2.266例鉛中毒患者的不良反應對比詳見表2。
3 討論
鉛屬于重金屬,在日常生活、工業(yè)中應用廣泛,所以鉛中毒廣泛存在,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4]。臨床上一般使用依地酸鈣鈉進行鉛中毒治療,其作為一種特效藥,安全性較高。該藥物進入機體后,可絡合體內的鉛,使其形成可溶性物,經腎臟排出[5]。但依地酸鈣鈉半衰期較短,在血液循環(huán)中消失較快,滴注速度過快或者過量用藥均會造成人體損傷。
且依地酸鈣鈉治療鉛中毒易引發(fā)皮疹、惡心、靜脈炎等不適反應,影響治療療效[6]。所以,臨床上為了提高治療質量,醫(yī)學界倡導在依地酸鈣鈉治療期間,采取行之有效護理措施,達到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效果[7]。給予個體化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解除心理負擔,滿足其心理需求。在對病人使用依地酸鈣鈉靜脈給藥時,給予護理干預,避免出現靜脈滲漏情況,以降低靜脈炎發(fā)生幾率。定期留取尿樣進行鉛含量測定,以便指導臨床用藥,了解病人的用藥、飲食規(guī)律,給予病情觀察干預,判斷鉛排出程度。密切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避免不良反應發(fā)生。在此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干預后的觀察組鉛中毒患者的尿δ-ALA恢復時間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更短,皮疹、惡心、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提示護理干預的效果更佳,該護理模式具有全面性、連續(xù)性與專業(yè)性等特點,有利于縮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減少藥物對機體的傷害,提高驅鉛效果。
研究結果表示,鉛中毒患者入院后,給予依地酸鈣鈉治療,并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對于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明顯作用,且有利于患者康復進程,值得將其推廣普及于護理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楊海燕 , 盧珊 , 黃照媚 , 等 . 針對性護理在依地酸鈣鈉治療鉛中毒患者中的應用 [J]. 護理實踐與研究 , 2018, 015(021): 22-23.
[2] 馬龍 . 分析依地酸鈣鈉注射液治療職業(yè)性鉛中毒的臨床效果 [J]. 人人健康 , 2020, (10): 279-279.
[3] 蔡木蔚 . 還原型谷胱甘肽聯合依地酸鈣鈉治療職業(yè)性鉛中毒的療效分析 [J]. 黑龍江醫(yī)藥 , 2019, 32(04): 885-887.
[4] 孟凡榮 . 丹參注射液聯合依地酸鈣鈉注射液治療職業(yè)性鉛中毒臨床觀察 [J]. 當代醫(yī)學 , 2016, 22(09): 134-135.
[5] 范遠玉 . 職業(yè)性鉛中毒患者驅鉛治療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觀察 [J]. 中醫(yī)臨床研究 , 2018, 10(17): 132-134.
[6] 馬曉丹 . 職業(yè)性鉛中毒患者驅鉛治療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評價 [J]. 飲食保健 , 2019, 6(12): 235-236.
[7] 羅羚支 . 依地酸鈣鈉治療鉛中毒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J]. 健康前沿 , 2018, 27(01):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