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芽 李瑱 勾衛(wèi)東
摘要 根據(jù)瑪曲縣降水量、日照、氣溫等數(shù)據(jù)資料整合歸納,總結該縣氣候特點,并對氣溫變化趨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近26年平均氣溫為1.6℃,年際變化呈現(xiàn)波動增長趨勢,其中1998和2003年升溫劇烈。一年中1—12月平均溫度接近于正態(tài)分布。年際降水量呈下降趨勢,綜合溫度月際變化,則有明顯雨熱同期特點,平均日照時數(shù)也在緩慢上升。該區(qū)域內氣候有明顯干旱化趨勢。
關鍵詞 瑪曲縣;氣候特點;氣溫變化;趨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18
位于黃河九曲首曲的瑪曲縣,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處,屬于明顯的高原大陸性高寒濕潤區(qū),氣候嚴寒,多雨雪大風,無四季之分,僅有冷暖之別。冷季長達314 d,漫長而寒冷;暖季51 d,短暫而溫和。雨水集中,日照充足,輻射強烈,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氣溫1.8℃,冬季最低氣溫為-21℃,夏季最高溫為20.6℃,年均降水量為593.3 mm,年平均日照2 594.8 h,日照率為61%,輻射量大,年總輻射為109.8千卡/cm2。該地海拔高,在3 500~3 800 m之間,輻射量大,牧草生長期短,為190 d。以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利用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對瑪曲縣氣候動態(tài)變化加以研究。
1 瑪曲縣氣候特征
1.1 降水量特征
瑪曲縣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量達到333.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1%;春季降水量達到110.2 mm,占全年降水量18.6%;秋季降水量為138.1 mm,占全年降水量23.2%;冬季降水量為12.2 mm,占全年降水量2.1%;具體季節(jié)年際變化詳情(表1)。其中最高月降水量為122.8 mm,出現(xiàn)在7月份,最低降水量僅為1.8 mm,出現(xiàn)在12月份,降水量與氣溫有很好的對應關系,主要分布于6—9月,明顯具有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征。1—6月間增處于降水升高階段至7月出現(xiàn)降水量峰值后,8月開始急劇下降,可概括為先上升后下降的單峰形態(tài)分布(圖1)?,斍h年際降水量在1980—2009年間呈現(xiàn)不明顯的下降趨勢,平均降水量為593.7 mm,傾向率為-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現(xiàn)在1982年為810.7 mm,最小降水量出現(xiàn)在1997年,為448.1 mm。在1997年最低值出現(xiàn)后,降水量趨于穩(wěn)定,其離散系數(shù)63%以內都保持在較低水平,整體波動不大??偨Y來說,枯水年較多,盈水年少,年際變化呈現(xiàn)明顯的干濕交替特征[1]。
1.2 日照時數(shù)特征
瑪曲縣春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681.2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26.3%;夏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634.1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24.4%;秋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608.2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23.4%;冬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671.3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25.9%,日照時數(shù)四季分布較為平均。在1980—2009年,瑪曲縣日照時數(shù)呈現(xiàn)上升趨勢,平均日照時數(shù)達到2 594.8 h,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3年為2 880.6 h,最小值出現(xiàn)在2009年為2 194.8 h,其中1990—1999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較其他兩個年代高。
2 氣溫變化趨勢
2.1 月均氣溫變化趨勢
瑪曲縣一年之內最高溫和最高降水量均出現(xiàn)在7月,最高溫度為11.6℃,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1月為-8.5℃,均溫在0℃以上的是4—10月,11月—次年3月是冰凍期。在1980—2005年的氣溫數(shù)據(jù)中,年初>0℃的時段主要是在4月上旬,共有15個年份出現(xiàn)此情況,占總比重的60%;年末>0℃主要集中于10月下旬,有14個年份出現(xiàn)此情況,占總比重的56%。在此25年間,年初>0℃出現(xiàn)在4月上旬的頻次逐步增加,速率為0.046次/年,這說明氣溫變暖時間逐漸提前;同時年末>0℃出現(xiàn)在10月下旬的時間在逐步減少,而出現(xiàn)在11月上旬的頻率則在波動增加,這說明氣溫變冷時間推后,綜上所述,瑪曲縣一年之中冰凍期在縮短[2]。
2.2 平均氣溫年際變化
1980—2005年瑪曲縣年均溫度總體上呈現(xiàn)上升趨勢,多年間平均氣溫為1.6℃。1980—1989年間平均溫度為1.32℃,1990—1999年間平均溫度為1.6℃,2000—2005年間平均溫度高達2.22℃。線性關系為y=0.0513x+0.9445,R2為0.47,有較強線性關系。近25年間增溫速率為0.5℃/10a。均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2002年為2.38℃,高出平均值7%。最低值出現(xiàn)在1983年,為0.5℃。在1984—1989年、1998—1999年、2001—2004年三個時間段升溫比較明顯,增幅分別達到了1.6℃、1.7℃、1.3℃。1982—1983、1999—2000年兩個時間段降溫明顯,降幅達到0.7℃和1.2℃。
2.3 年均最高溫和最低溫變化
瑪曲縣在此25年間年均最高溫和最低溫均呈上升趨勢(圖2)。其中年均最高溫的線性變化公式為y=0.0378x+8.454,R2為0.22,增速為0.3℃/10年,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2年,最大值,為10.2℃,最小值出現(xiàn)在1989年為7.9℃,有兩個明顯的增長期分別是1986—1987年以及進入1998—2002年,特別是進入1998年后,最高溫都高于平均值;年均最低溫線性變化公式為y=0.0639x-5.0938,R2為0.53,相較于最高溫,年均最低溫增幅明顯,速率為0.6℃/10年,為最高溫的2倍,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3年,為-2.7℃,最小值出現(xiàn)在1983年出現(xiàn)在為-5.5℃,增長趨勢大致和最高溫相同??梢钥闯?,最高溫和最低溫峰值都出現(xiàn)在21世紀之后,而谷值都出現(xiàn)于20世紀80年代,這和全球變暖趨勢增強相吻合。1980—2005年間的極端最低溫最小值出現(xiàn)在1991年,為-28℃,而極端最高溫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0年,為25℃,兩者變化較一致。
3 日照時數(shù)、氣溫、降水量的相關性
瑪曲縣平均溫度和降水量各月間變化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特點(R=0.942),最高值均出現(xiàn)在7月,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冬季(12月降水量為1.8 mm,1月均溫為-8.5℃)。但是年均氣溫呈上升趨勢,降水量卻是緩慢下降,相關性低(R=0.153)。平均氣溫和日照時數(shù)的各月變化呈負相關,二者年際變化雖然同呈上升趨勢,但相關性低(R=0.145)。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時數(shù)的各月間變化有較弱負相關性,年際變化降水量呈下降趨勢,日照時數(shù)則緩慢上升,相關性低(R=-4.05)。
參考文獻
[1] 柴成武,徐先英,張莉,等.瑪曲縣氣候特征分析[J].草原與草坪,2012,32(2):74–77.
[2] 楊斌,韓喜第.甘肅省部分地區(qū)近65年降水量和氣溫變化特征分析[J].甘肅科技,2019,35(11):60–61,7.
責任編輯:黃艷飛
Study on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Trend of Maqu County
YANG Chun-ya et el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Maqu County, Maqu, Gansu 7473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ion and in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sunshine, temperature and other data in Maqu County, this paper su mmarizes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y, and studies the trend of temperature chan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past 26 years was 1.6℃, an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showed a trend of fluctuating increase,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rose sharply in 1998 and 2003.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a year is close to a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hile the intermonthly temperature variation showe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rain heat in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average sunshine hours also increased slowly. The climate in this region has an obvious trend of drought.
Key words Maqu County;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analysis
作者簡介 楊春芽(1990–),女,甘肅天水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綜合氣象觀測工作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