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zhèn)青堡小學 李波
結合我國每年的實際中小學生體質調查結果來看,基于學習任務的影響和網(wǎng)絡平臺的發(fā)達,中小學生體質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體質狀況也進一步下降。目前的主要情況是,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肥胖率和近視率逐年攀升,而對比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和體能素質狀況也在進一步下降??傊?,目前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以體育課程為載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體能訓練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需要注意當中運用的教學策略。
中小學生的身體狀況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基于個性化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相關措施的全面推行,體能素養(yǎng)也應該成為評價教學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據(jù)實際研究成果表明,對處于身體發(fā)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進行特色體能訓練之前,必須要遵照其年齡規(guī)律進行項目的選擇和強度的設置?;诖耍瑓⑴c實際體育教學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注重年級之中體能訓練項目的差異,既能夠遵循中小學生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身體機能的特殊性,又能夠準確利用體育課時間,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能素質。
在實際的體育課堂中,如果中小學生想綜合嘗試多種體育活動的話,必須要有充足的體能,充足的體能是中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前提。在所有的課程設計中,體育課是一門中小學生通常可以在外活動和放松的課程,相應的,體能訓練也是在室外開展的,這種開課方式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增加中小學生的鍛煉興趣,讓他們愛上體育運動,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運動鍛煉的好習慣。
就目前強調的中小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一方面來說,這種適應能力主要包括五層。第一層級是學生自身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適配能力;第二層級是學生自身對周圍人際互動的交互能力,第三層級是學生自身對于規(guī)范意識的容納能力;第四層級是學生自身對于合作精神競爭意識的理解能力;第五層是學生自身對于遇到各種形式的挫折的適應能力。而這五個層級是相互連接,層層相扣的,特色的體能訓練是其中重要的連接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其中某一層級能力的訓練能夠提升其他層級的能力??偟膩碚f,通過體育課程中的特色體能訓練的開展,能夠擴展中小學生的各項適應能力,實現(xiàn)體能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課程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家長以及學生三方面的積極配合。由于體育教師是中小學生能夠進行體育運動的主要引導者,是課堂有效進行和學生集體的組織者,因此,如果想要以體育教學為依托開展現(xiàn)代體能訓練,首先就必須對教師進行相關專業(yè)技能的培訓。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之前,要對中小學生的體能訓練進行專業(yè)化設計。這需要學校方面著重強調對體育教師進行相關培訓,讓他們在具備相關的體能訓練方面的理論性和操作性培訓的基礎上開展特色體能訓練課堂的設計;除此之外,作為主要的教師的,體育教師也應該有著為學生考慮的高度責任感。一定要針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進行指導,多鼓勵體質較弱的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等。
針對中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能訓練的有關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有趣的課堂語文游戲活動,能引起他們參與群體活動,體驗社會角色的興趣;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有興趣的教學方法,能激起他們積極配合體育鍛煉的興趣。出于這種現(xiàn)實狀況考慮,教師要巧妙地利用這種個性化興趣參與體育課程和體能訓練的不同理解和具體彈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之外,體育教師要多結合現(xiàn)行教學工具,注重對課外活動教室這個學習環(huán)境實行有趣化體育訓練的氛圍建設,增加學生的興趣傾向性。尤其重要的一點,應當注意個性化運動興趣培養(yǎng)。通常情況下,學生在經(jīng)歷過繁重的知識性學科的學習之后,身體和心理都非常疲憊,這種狀態(tài)非常不利于體育項目的開展。
在當下“核心素養(yǎng)”被代入各種形式的課堂設計中,體能訓練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程目標最關鍵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輸入性貫徹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關鍵工具。根據(jù)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加強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已經(jīng)到了一種急迫的地步,而要加強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必須要借助特色的體育教學為依托,繼續(xù)進行體能訓練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借助興趣訓練、游戲訓練等方法增加體能訓練的項目和種類。只有不斷地進行適應性調整,才能發(fā)展特色體能訓練項目,從而提升我國青少年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