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縣級機關幼兒園 徐佳佳
清明假期的一個下午,正在午睡的我被手機一陣陣微信提示音吵醒,打開手機一看,原來是小涵媽媽把全家一起尋找小蝌蚪的照片發(fā)在了班級群里,這才引起了家長們的一陣熱聊——他們聊起自己兒時在小河畔嬉戲的情景,回想當年初生的小蝌蚪成群結隊、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而現(xiàn)在,孩子們卻很少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了。
班級群里小小黑黑的小蝌蚪引發(fā)了孩子們對小河畔的向往,也勾起了家長們童年的回憶。90后的爸爸媽媽們玩心大發(fā),利用假期帶著孩子去尋找小蝌蚪的身影,可是找遍了附近的小河,都沒有找到那群小家伙;班級老師也利用假期在家附近尋找,結果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大家都很失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們一起分析討論——近年來,農(nóng)村許多小河慘遭污染,水質(zhì)已經(jīng)不適合小蝌蚪生活了;也有家長說青蛙要到立夏時節(jié)才會產(chǎn)卵。
堅持找了兩個周末的小蝌蚪仍然無果,迫不及待的我們想到了萬能的淘寶,于是小蝌蚪在孩子們的滿懷期待中隨著快遞員叔叔的包裹到來了。孩子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小蝌蚪長得和小涵找到的小蝌蚪不一樣,而且特別小,老師們也很疑惑,于是我們一起上網(wǎng)查閱資料——原來青灰色的小蝌蚪是青蛙的寶寶,黑色的小蝌蚪是蟾蜍(我們常說的“癩蛤蟆”)的寶寶。
又過了一周,鍥而不舍的昱昱小朋友一家終于在親戚家附近的一條小河里找到了一群又大又黑的小蝌蚪。周一早晨,昱昱便捧著裝著小蝌蚪的玻璃缸走進了教室,樣子別提有多神氣了??吹叫屡笥训牡絹?,孩子們興奮得又跳又叫。
就這樣,小蝌蚪成了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早晨來園時、游戲的間隙、飯后漱口時、喝水時、如廁時,只要孩子們一有空,就會過來觀察小蝌蚪,有的孩子還用小手點著魚缸仔細地數(shù)著“1、2、3、4、5……哎呀,老師,小蝌蚪一游我就數(shù)不過來了!”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喜愛還不止于此呢!這不,誠誠小朋友還用自己的水杯給魚缸添水,一邊倒還一邊說:“我?guī)湍銈兿丛枘?,要洗得香香的?!变J銳小朋友擔心小蝌蚪餓著,特意從家里帶來了金魚食。
今天,涵涵小朋友第一個來到幼兒園,她放下水杯定睛看了一會小蝌蚪說:“小蝌蚪不動了!”于是老師走過去敲了敲魚缸,這才發(fā)現(xiàn)有兩只小蝌蚪死了,小蝌蚪為什么會死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猜測起了原因,銳銳說:“是不是吃多了?上次我看到萱萱給小蝌蚪喂了很多面包?!薄拔矣X得是小蝌蚪喝的水太臟了?!焙坪菩∨笥芽隙ǖ卣f?!耙灿锌赡芩鼈兊搅诵颅h(huán)境不適應吧!”和孩子們討論后,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喂養(yǎng)小蝌蚪的愛心小貼士:
定期給小蝌蚪喂食、換水;換水要換靜置水;不隨便往魚缸里丟面包和餅干。
通過一段時間的科學喂養(yǎng),小蝌蚪慢慢適應了新環(huán)境,在玻璃缸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同時,班級開展的各項集體活動也讓孩子們了解了小蝌蚪的成長變化和生活習性,我們還相約比一比誰能第一個發(fā)現(xiàn)小蝌蚪的成長變化。
餐前洗手時,然然和珩珩兩個好朋友一起來到了衛(wèi)生間,然然頑皮地用手敲了敲玻璃缸:“看!我的小蝌蚪游起來了!”珩珩也敲了敲玻璃缸的另一面:“我的小蝌蚪也游起來了?!边@時珩珩驚喜地叫起來:“老師,快來呀,我看到小蝌蚪長后腿了!”這個驚奇的發(fā)現(xiàn)立刻吸引了孩子們,大家都擠過來見證小蝌蚪成長變化中的特別時刻。浩浩小朋友因為個子矮擠不進去急得哭了起來,直到老師抱起他看到小蝌蚪后才破涕而笑。
有了這個驚奇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觀察小蝌蚪更加積極了,他們邊看邊談論:“看,這只黑色的小蝌蚪是最大的?!薄巴?!已經(jīng)有好幾只小蝌蚪長出兩條腿了!”“它們的尾巴變沒有了會疼嗎?”“看看看!這只小蝌蚪好像要長前腿了?!薄八鼈冮L大了會變成什么顏色呢?”孩子們觀察著、疑惑著;老師們則現(xiàn)學現(xiàn)賣——通過網(wǎng)上查詢對孩子們的疑問一一作答。就這樣,孩子們通過日常觀察和老師的講解,發(fā)現(xiàn)了小蝌蚪更多的秘密,收獲真是不小呢!
孩子們雖然每天和小蝌蚪朝夕相處,但仍然意猶未盡,于是我們開展了和小蝌蚪有關的各種游戲活動。
在美工區(qū),孩子們正在用超輕粘土做小蝌蚪,被水草裝扮成的小池塘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參與;孩子們還用棉簽蘸著黑色顏料點畫著一只只靈動可愛的小蝌蚪。
在益智區(qū),孩子們正玩著“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晨晨小朋友用雙手托著盤子小心翼翼地調(diào)整著盤子的角度,只見他抿著小嘴巴,眼睛緊盯著盤子里滾動的小球,功夫不負有心人,“嘿嘿,小蝌蚪找到媽媽咯!”看著晨晨玩得那么開心,旁邊的小朋友心里也癢癢的:“這次該我玩了吧!”
在科學區(qū),孩子們正在和老師一起玩“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拔覀儊肀纫槐?,老師的青蛙跳得遠還是小朋友的青蛙跳得遠。”
在繪本活動中,孩子們津津樂道地聽著老師講經(jīng)典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小青蛙聽故事》等。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戴著小青蛙的頭飾在荷葉上歡快地跳躍著,一邊跳一邊唱著兒歌“小青蛙,要回家,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家了?!?/p>
在表演活動“小蝌蚪”中,孩子們用稚趣的動作、優(yōu)美的歌聲演繹著小蝌蚪的成長變化。
在韻律活動中,孩子們隨著音樂《小跳蛙》扭動著身體,擺出各種有趣的小跳蛙造型。
關于小蝌蚪的游戲還有很多,孩子們捏捏玩玩、說說唱唱跳跳,好不開心!他們玩在其中,也樂在其中。
偶然聽說生態(tài)園的水溝里出現(xiàn)了小蝌蚪,孩子們特別興奮。戶外活動時,我便帶著孩子們來到生態(tài)園開始了“尋找小蝌蚪”之旅,可是沿著水溝找了好久,一只小蝌蚪也沒看到,正當大家失望時,眼尖的瑞瑞喊起來:“快看,我找到小蝌蚪了!”小小的發(fā)現(xiàn)給了孩子們很大的信心,他們?nèi)迦艘唤M開始繼續(xù)尋找小蝌蚪,不時有小朋友驚喜地喊:“我找到小蝌蚪了!”孩子們的叫喊聲吸引了同在生態(tài)園玩耍的其他班小朋友,他們也紛紛加入到尋找小蝌蚪的隊伍中來。
通過在生態(tài)園尋找小蝌蚪,孩子們發(fā)現(xiàn)班上里很多小蝌蚪都長出了后腿,有的已經(jīng)長出了四條腿,而生態(tài)園的小蝌蚪才剛剛長出后腿。我們正在為小蝌蚪能在班里順利渡過成長期而感到欣慰時,老師偶然發(fā)現(xiàn)長出四條腿的那兩只小蝌蚪已經(jīng)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已經(jīng)快成蛙形的小蝌蚪離開了我們呢?
通過網(wǎng)上搜索、家長解答,我們分析可能因為青蛙和蟾蜍是兩棲動物,等它們完成形態(tài)轉變后需要去水面上透氣,而我們的魚缸壁很滑,蛙形小蝌蚪爬不上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小蝌蚪還是小青蛙,他們更適合生活在大自然中。
于是,我和孩子們通過討論做出了一個新決定:把班里的小蝌蚪放歸大自然,讓它們在自然環(huán)境里暢快地游玩、快樂地長大。在送別小蝌蚪時,孩子們紛紛不舍地說著“再見”!“小蝌蚪,我會想你們的。”“小蝌蚪,我們會來看你們的?!?/p>
生命課程“小蝌蚪成長記”是一個短小的課程,由于環(huán)境的局限,它甚至沒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課程。但是孩子們在戶外尋找小蝌蚪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體驗到了和自然親密接觸帶來的快樂;在飼養(yǎng)小蝌蚪的過程中懂得了關愛生命、愛護環(huán)境;同時,他們在經(jīng)歷小蝌蚪成長和蛻變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與偉大……
“小蝌蚪成長記”是生命的詮釋。每一個生命都有別樣的精彩,每一個季節(jié)都充滿生機——我將和孩子們在每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一起探索、一起收獲、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