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迅猛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國民的教育獲得感。小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是基礎,對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fā)表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思想概念,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本文將闡述剖析如何實現(xiàn)將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基礎教學也凸顯了其重要的地位。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含文化品質(zhì)、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等。這些方面,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英語教學應實現(xiàn)的育人目標。核心素養(yǎng),強調(diào)人的思維,是對教育目標的詮釋,因此,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目前教育界的重心和主題。
一、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教師最大的肯定。這就要求教師應當遵循學生觀、教師觀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彌補知識的不足,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終身學習的典范。這也符合了當下新教育思想“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這樣傳輸給學生的知識就會更豐富、更具內(nèi)涵,也易于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帶領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與感悟上更上一層樓。例如,在教授陜旅版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At Table》時,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向?qū)W生介紹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激發(fā)學生了解西方飲食文化的興趣。因此,教師自身沒有過硬的文化素養(yǎng)是不行的。
二、核心素養(yǎng)下要積極利用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在核心素養(yǎng)下進行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利用思維導圖組織課堂教學就是很好的選擇。它將有力地促使小學生對英語閱讀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提高閱讀的效率。比如,教師要針對學生形成英語閱讀思維進行相應的思維導圖指導,我們可以在小學生閱讀前、閱讀過程中以及閱讀后進行相應的教學探究,從而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研究表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極大的影響作用。例如,教師在完成陜旅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 1 《Our New House》的教學任務之后,在進行“My house”的寫作訓練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以空間順序為基礎,先寫客廳(living room),然后寫書房(study),再寫臥室(bedroom)等。在寫每一個部分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先寫突出特點,再寫一般特點,進而避免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混亂。此外,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使用連詞(and、but,then,at last等)進行會話和寫作,以規(guī)范學生的邏輯順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設計生活情境,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也是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fā)展學生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技能、發(fā)展語言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聽、說、讀、寫等的能力發(fā)展為目標。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是引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為學生語言的學習增加趣點,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實物和圖片都是具象化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要途徑,這些直觀教具的運用,不僅利于學生理解語言,也利于學生交際和運用。如教學文具用品的名詞、顏色、水果的名詞等,實物運用會更方便、有效。拿起一本書,教師問題引領:What is this?學生自主回答It is a book.也可以借助這本書,設疑Is this a(n)…?學生回答Yes,it is./No,it isnt.再者,簡筆畫、肢體語言、游戲和競賽等的融入,也是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的主要方法。教學情境的運用,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中,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四、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
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不是語文老師的專利,也是英語老師的職責之一。例如,教師在教授陜旅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7 《Be Careful》時,要讓學生學習并感受交通標識,培養(yǎng)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安全意識;在教授五年級上冊Unit2 《Be Helpful at Home》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zhì);在教授六年級上冊Unit2 《Im Healthy》時,通過講授各種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良好品質(zhì);在講授六年級上冊Unit3 《Care for the Earth》時,要引導學生感受人類活動帶給環(huán)境的壓力,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熱愛地球母親”的思想品質(zhì);在講授四年級上冊Unit6《How Many Subjects Do They Have?》時,通過講授詞匯及各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讓學生感受到要熱愛每一門學科,不能偏科,并且了解老師的辛苦,要尊重每一位教師。教學中,教師如果都能設計類似這樣的教學活動,就不用刻意去找情感目標,學生自然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規(guī)范。
核心素養(yǎng)這一新思想的實施,使學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進步,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英語課堂也不再枯燥無味,全方位多層次地改變了學習者的態(tài)度,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潔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提升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探析---“信息溝”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9,(07).
[2]李小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1).
[3]徐娜.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