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佼麗
摘 要: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國食品的種類也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把飲食文化與幼兒園生活區(qū)建設進行結(jié)合,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對我國及當?shù)氐氖称愤M行了解與品嘗,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導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區(qū);指導;評價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為幼兒設計生活區(qū)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學習與體驗。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區(qū)的活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指導和評價,不斷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自理能力,讓幼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收獲成就感,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生活需求的滿足
衣、食、住、行是人類基本的生活需求,教師在設計生活區(qū)活動時可以依據(jù)這幾方面進行活動內(nèi)容的設計,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與評價,使幼兒在感受關愛與溫暖的同時進行生活需求的滿足[1]。
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幼兒園“小廚房”活動,帶領幼兒進行生活體驗,讓幼兒通過親手操作和直接感知去積累更多豐富的多元技能,滿足幼兒的生活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越來越關注對幼兒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幼兒所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是不同的。教師可以開展食品辨別的“小廚房”活動,在活動中拿出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會見到的食品帶領幼兒進行辨別。如:教師可以拿出谷物、蔬菜、水果等食材,讓幼兒一一辨認,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大腦及自信心的發(fā)展;還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食物的來之不易,從而培養(yǎng)幼兒珍惜食物的良好習慣。
二、幼兒生活技能的培養(yǎng)
教師不僅要對幼兒進行知識的教育,還要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技能,使幼兒有能力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小廚房”的活動,帶領幼兒進行食品制作的活動,在制作的過程中對幼兒的生活技能進行培養(yǎng),為幼兒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2]。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包湯圓的活動。教師可以聯(lián)系家長事先準備包湯圓的材料、廚房用具,并邀請兩位家長協(xié)助開展活動。首先,教師要組織幼兒洗手,并對幼兒講解活動每個步驟的要求與注意事項。其次,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分組,自己與兩位家長各帶一個小組,指導幼兒包湯圓,使幼兒對包湯圓的步驟進行詳細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參觀自己的作品,并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基礎上帶領幼兒煮湯圓,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在品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餐桌禮儀的培養(yǎng),幫助幼兒養(yǎng)成文明用餐的習慣?;顒又螅處熆梢宰層變簩顒舆M行分析,并總結(jié)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加強幼兒的活動記憶力。教師也要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引導其進行改正,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一方面可以對食品有進一步的認知,通過親手勞動體會廚師的重要和辛苦,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餐桌禮儀,促進幼兒生活技能的提升。
三、幼兒成就感的培養(yǎng)
對幼兒的成就感進行培養(yǎng):一方面可以增強幼兒對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興趣,加深幼兒的生活體驗,從而幫助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幼兒精神的發(fā)展,增加幼兒的情感體驗,為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3]。
例如,幼兒的年紀較小,他們遇到事情的應對能力都較差,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愿意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從而幫助自己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心理與能力并沒有得到發(fā)展與提高,長此以往會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活動對幼兒進行成就感的培養(yǎng),提升幼兒的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教師可以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開展廚藝大比拼的比賽,讓幼兒與家長為一組進行為期40分鐘的廚藝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幼兒可以協(xié)助家長進行食材的處理、廚具的準備及創(chuàng)意的提出,通過比賽的方式加深幼兒對食材的理解,并通過食物的色、香、味等方面評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顏色獎、最佳廚師獎、最佳配合獎等獎項,當幼兒獲得獎項時,會增強其成就感,使幼兒的情感體驗得到豐富,有利于幼兒以后的健康成長。同時,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廚藝比賽的活動,可以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從而使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的生活狀態(tài),為以后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對幼兒園生活區(qū)的活動進行引導與評價,一方面可以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增加幼兒的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幼兒有能力去應對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生活區(qū)活動時,應該掌握幼兒的生活習慣及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內(nèi)容,通過活動對幼兒的認知能力進行引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胡婷婷.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教師的觀察、分析與指導[J].幼兒教育研究,2019(6):45-48,54.
[2]王夢欽.食文化:幼兒園生活區(qū)構(gòu)建的新常態(tài)[J].華夏教師,2019(21):77-78.
[3]李艷艷.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