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及科目:初中七年級下·心理健康
授課教師:肖舒婭
時間:2019.6.13
課題及課時:《獨一無二的我之同伴互助》
教材版本:廣東教育出版社
一、學情分析
1.課標要求: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本課著重于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學習內容: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我,掌握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提高自信心。學會幫助同學,利用集體的力量幫助同學提高自信心。
3.學情現(xiàn)狀:學生目前處在青春敏感期,過于在意外界的評價與反應,而影響自己的自信心。同時,同學之間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同伴互助。
二、學習目標
1.知識技能:了解自信的重要性,掌握自助與同伴互助中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2.過程方法:(1)通過游戲,認識到人與人的不同。(2)通過情境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學會幫助同學提高自信心。
3.情感態(tài)度:(1)體會到自信的重要性。(2)掌握提高自信的方法,并能在同伴中形成有效互助,增強同理心。
三、教學策略
1.重點難點:能夠分析提高自信的方法,掌握一些技巧,愿意幫助同學。
2.方式方法:以解決問題為主的方式,探討問題的引入、分析、引導、解決等。
3.媒體技術:(1)使用多媒體平臺,激趣導入,組織游戲。(2)使用投影,用于之后課的延續(xù)。
四、教學流程結構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過程
【熱身游戲之手掌畫】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領取一個色彩版。(2)學生發(fā)揮想象,用手掌為單位,創(chuàng)作一幅手掌畫。(3)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與不同】
(1)請學生分享各幅畫的同與不同。(2)沒有完全一樣的畫,也沒有完全一樣的人。
2.學與教的過程
【同伴互助之問題聚焦】
(1)通過提問學生每天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引出同伴的重要性。(2)如果我們的同學或朋友不夠自信時,該如何幫助他們?(3)列出兩個學生(匿名)真實的關于自信的困擾。
【設計意圖】
(1)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關于自信心的相關知識信息。(2)牽引出這節(jié)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組案例分析與討論】
(1)小組通過已知事實分析清單來分析其中一位學生的困擾,從認知、感情以及行為上來分析這位同學目前面臨的困擾。(2)基于已知事實分析清單,小組討論出幫助同學的合適方法與途徑。
【設計意圖】
(1)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了解、體會到其他人的不易。(2)通過分析,學生能運用之前所學的相關知識,梳理出能夠幫助案例中同學提高自信的方法。(3)小組協(xié)作,調動集體的力量。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分析與交流,讓學生了解他人的想法。
【小組展示與分享】
(1)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展示對案例的分析以及相關的結果。(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結果,將結果分類列舉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
(1)展示學生的風采,鍛煉學生在臺上的表達能力。(2)可以讓不同組的同學了解到其他組同學的想法,互相學習與分享。
3.課堂小結
(1)將所有小組分享出的各種信息匯總,并挑選出大家羅列最多的一些合適的建議。(2)詢問學生是否用過集體總結出來的方法來提高自信心,并鼓勵他們嘗試。(3)引導出下節(jié)課的內容,在表達自我的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其他同學。
六、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獨一無二的我》這個單元的第二課時。自我意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整個單元旨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把自己看成有價值、值得尊重的人,喜歡自己,不拒絕自己,更不憎恨自己,心甘情愿成為自己,不愿成為別的什么人。要悅納自己,也需要通過相關的活動,借助同伴的力量來完成。
在本單元的第一個課時,學生了解并認識了自信的基本概念。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學生會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貌,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一些同學的自信心不足,不敢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為這些同學營造一個和善友好的同伴環(huán)境非常重要。
作為第二個課時,這節(jié)課的主題是《同伴互助》。目標有兩點;第一,學生能理解部分不夠自信的同學面臨的困境,產生同理心,并真正思考如何去幫助這些同學。部分不夠自信的同學能改變自己過去的認知與行為,提高自信心。
本節(jié)課是在一個簡單的情境導入后,再引入正題。這節(jié)課情境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每個人都不一樣,也是對上周課程的回憶。因為融入了美術元素,學生非常喜歡,積極性也很高。但沒有考慮到用完畫板后,學生的手都臟了,沒有為他們準備紙巾,這是美中不足。
這節(jié)課的活動主題由兩個實際案例的小組討論串起來。這兩個例子來源于多個學生的真實情況提取與匯總,進行了處理和背景模糊化。選取這兩個例子是因為在學生不自信的來源因素中比較普遍與常見,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共鳴?,F(xiàn)場教學效果基本上與預期一致,大部分小組都從個人或者集體的角度去闡述如何幫助案例中的兩位同學。值得提升的是我的板書速度,因為這節(jié)課的板書是由學生的發(fā)言生成的。板書的速度太慢,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
學生小組合作有時會陷入一種漫無目的且分工不明確的狀態(tài)。在此次的小組活動中,我使用了自己設計的兩份輔助性表格。第一份是幫助學生分析兩個案例的認知、情感、行為,以及采取哪些方法才能改變案例中兩位同學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幫助同學成長。這份表格旨在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技巧在過去的心理課上已經教會學生,這次也是技巧練習。第二份表格是小組合作分工表格,是我在常規(guī)教學中有小組合作時會用到的表格。通過分工表,可以一開始便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傮w而言,這兩份表格的使用效果比較理想,學生基本上都分工明晰,并能準確分析案例的相關情況。
最后的小結是為了引出下節(jié)課的主題——如何尊重與善待他人。青春期的學生追求自我,展現(xiàn)自信時,偶爾也會有意無意傷害到其他人。每個生命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別人,用同一種眼光去看待他人。
作者簡介:肖舒婭(1971—),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中教一級,初中心理健康教師,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羅湖教科院附屬學校,主要從事初中心理健康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