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張 薇
(1. 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定西 743000 ;2. 中共白銀市委黨校法學教研室,甘肅 白銀 730913)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有報道稱,子宮肌瘤在育齡女性中的發(fā)病率高達30%。月經不調、白帶增多、下腹墜脹是此病患者的典型癥狀[1]。子宮肌瘤屬于中醫(yī)學中“積聚”的范疇。中醫(yī)主張以活血化瘀、補腎填精為主要原則治療此病[2]。本文主要是研究用補腎活血化瘀湯加減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
選擇我院婦科門診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接診的88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排除肌瘤體積大壓迫膀胱或直腸的患者,排除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病歷資料缺失或對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隨機將其分為中藥組(n=44)與米非司酮組(n=44)。中藥組患者的年齡為31 ~47 歲,平均年齡為(39.27±3.36)歲;其平均病程和肌瘤的平均直徑分別為(2.45±1.04)年和(4.24±1.27)cm。米非司酮組患者的年齡為30 ~46 歲,平均年齡為(38.67±3.15)歲;其平均病程和肌瘤的平均直徑分別為(2.60±1.15)年和(4.17±1.35)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用米非司酮(由湖北葛店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對米非司酮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25 mg/ 次,3 次/d,共用藥3 個月。用補腎活血化瘀湯加減對中藥組患者進行治療。補腎活血化瘀湯的方劑組成是:山藥10 g、赤芍10 g、熟地黃10 g、牡丹皮10 g、當歸15 g、甘草6 g、三棱9 g、莪術9 g、香附15 g、昆布15 g、白術10 g。月經量多者于方中加入三七粉3 g、茜草10 g、海螵蛸30 g、棕櫚炭10 g;肝氣郁結者于方中加入郁金15 g、柴胡10 g;小腹疼痛者于方中加入五靈脂10 g、延胡索10 g、蒲黃15 g;貧血者于方中加入雞血藤30 g、阿膠珠10 g。水煎服,1 劑/d,每2 次服用,共用藥3 個月。
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肌瘤的體積和數量。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颊叩闹嗅t(yī)證候積包括下腹結塊、腰骶酸痛、經期延長和帶下量多,每個證候的積分均為0 ~3 分,患者的積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嚴重。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用顯效(治療后患者肌瘤的體積明顯縮小,月經恢復正常,其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效(治療后患者肌瘤的體積有所縮小,月經基本恢復正常,其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和無效(治療后患者肌瘤的體積未縮小,月經未得到改善,其臨床癥狀未減輕)評估兩組患者的療效。
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中藥組患者肌瘤的體積小于米非司酮組患者,其肌瘤的數量少于米非司酮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肌瘤的體積和數量(± 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肌瘤的體積和數量(± s)
組別 例數 肌瘤的體積(cm3) 肌瘤的數量(個)中藥組 44 8.57±1.41 1.59±0.32米非司酮組 44 10.68±2.47 2.14±0.36 t 值 4.921 7.574 P 值 <0.05 <0.05
治療后,中藥組患者的下腹結塊積分、腰骶酸痛積分、經期延長積分和帶下量多積分均低于米非司酮組患者,P<0.05。詳見表2。
中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米非司酮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分,± s )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分,± s )
組別 例數 下腹結塊積分 腰骶酸痛積分 經期延長積分 帶下量多積分中藥組 44 0.51±0.39 0.71±0.35 0.78±0.22 0.88±0.34米非司酮組 44 1.19±0.47 1.29±0.46 1.28±0.35 1.32±0.42 t 值 13.326 19.474 37.368 20.096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子宮肌瘤是指子宮平滑肌組織異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腫瘤。有報道稱,子宮肌瘤的發(fā)生與免疫因素、細胞凋亡因素、雌激素水平異常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3]。米非司酮是西醫(yī)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藥。此藥是一種強抗孕激素,能與孕酮受體及糖皮質激素受體相結合,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的釋放,促使雌激素的水平下降,從而使依賴雌激素生長的子宮肌瘤萎縮、凋亡。子宮肌瘤屬于中醫(yī)學中“積聚”的范疇,其病因主要是腎氣虛虧、血氣失調、外感風寒、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中醫(yī)主張以活血化瘀、補腎填精為主要原則治療此病。在本研究所用的補腎活血化瘀湯中,熟地黃可補腎益氣,當歸可活血散瘀,山藥可滋陰益腎,昆布可消腫、排毒、散結,赤芍、牡丹皮可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三棱可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莪術可活血破瘀,香附可調經止痛,白術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甘草可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消腫散結、補腎填精之功[4]。在本研究中,對于小腹疼痛者,于方中加入延胡索、蒲黃等可起到消瘀化痛的作用;對于月經量多者,于方中加入茜草、三七粉等可起到止血收斂的作用;對于肝氣郁結者,于方中加入柴胡和郁金可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5]?,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熟地黃和當歸具有抗氧化和增強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香附具有抗炎和改善月經不調的作用,三棱具有調節(jié)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昆布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的作用,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補腎活血化瘀湯加減治療子宮肌瘤能顯著緩解患者的病情,減輕其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