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廣東省連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 連州 513400)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此病主要是由子宮內膜基底層腺體與間質過度增生所致[1]。此病患者的病理表現(xiàn)是子宮內膜上出現(xiàn)突出于子宮腔內的單個或多個光滑腫物(以單個腫物為多見),且腫物蒂的長短不一。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可出現(xiàn)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白帶異常、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不孕等臨床表現(xiàn)。進行宮腔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是比較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不同藥物(地屈孕酮和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
選擇我中心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228 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2];經B 超檢查可見子宮內膜存在不均勻增厚的現(xiàn)象;存在不同程度的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白帶異常、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等癥狀;年齡≥18 歲;具有進行宮腔鏡手術的指征;自愿參與本研究[3];其排除標準是: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缓喜⒂信枨桓腥净蜃訉m惡性病變;對手術不耐受。隨機將其分為孕三烯酮組(n=119)與地屈孕酮組(n=119)。地屈孕酮組患者的年齡為22 ~47 歲,平均年齡為(36.35±2.58)歲;其病程為0.5 ~2.6 年,平均病程為(1.26±0.28)年。孕三烯酮組患者的年齡為24 ~49 歲,平均年齡為(37.15±2.40)歲;其病程為0.5 ~2.9 年,平均病程為(1.33±0.3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孕三烯酮對孕三烯酮組患者進行治療。對其進行宮腔鏡手術的方法是:在其月經干凈后的3 ~7 d 內進行手術,在手術前1 d 將米索前列醇置入其陰道的后穹窿處,以軟化其宮頸。囑其從術前6 h 開始禁食禁飲,在手術當天的清晨對其進行清潔灌腸,使其腸道排空。術中對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協(xié)助其取膀胱截石位。對其外陰、陰道及宮頸進行常規(guī)消毒,對宮頸前唇進行鉗夾處理。在陰道內置入探針,探查宮頸的深度與方向。對宮頸進行擴張(使用4.5 號~7.0 號宮頸擴張器),置入宮腔鏡。將生理鹽水緩慢注入宮腔內進行膨宮處理,膨宮的壓力為50 ~80 mmHg,生理鹽水的注入速度為260 ~300 ml/min。在宮腔鏡下詳細觀察患者宮腔內的情況,找到息肉組織。用宮腔鏡配套的剪刀將息肉剪除,用刮匙搔刮宮腔,盡量將彌漫性小息肉刮除干凈。從術后第3 天開始讓患者口服孕三烯酮(生產企業(yè):Patheon U.K.Limited ;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80256;規(guī)格:2.5 mg/ 片),2.5 mg/ 次,2 次/ 周,共用藥3 個月。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地屈孕酮對地屈孕酮組患者進行治療。對其進行宮腔鏡手術的方法同上。從術后第7 天開始讓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生產企業(yè):Abbott Biologicals B.V.;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702211;規(guī)格:10 mg/ 片),10 mg/ 次,2 次/d,經期停藥,從月經后第14天開始繼續(xù)服用,共用藥3 個月。
比較術前及術后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及月經量的評分。子宮內膜的厚度在患者月經結束后的1 周左右進行測量。月經量的評分以經血計分法進行計算,總分為100分(100 分= 經血量80 ml),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經血量越多[4]。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月經復潮的時間、用藥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及術后病情的復發(fā)率。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及月經量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及6 個月,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和月經量的評分均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及6 個月,孕三烯酮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和月經量的評分均低于地屈孕酮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孕三烯酮組患者術后月經復潮的時間短于地屈孕酮組患者,其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和術后病情的復發(fā)率均低于地屈孕酮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對比術前及術后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及月經量的評分(± s)
表1 對比術前及術后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及月經量的評分(± s)
組別 例數(shù) 子宮內膜的厚度(mm) 月經量的評分(分)術前 術后3 個月 術后6 個月 術前 術后3 個月 術后6 個月地屈孕酮組 119 1.45±0.16 0.67±0.07 0.71±0.06 121.43±13.07 104.75±9.26 107.16±10.37孕三烯酮組 119 1.43±0.17 0.56±0.06 0.58±0.07 121.46±13.08 97.21±9.07 100.32±9.68 t 值 0.935 13.015 15.382 0.018 3.821 3.72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月經復潮的時間、用藥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及術后病情的復發(fā)率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相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子宮內膜息肉在成年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為7.6% ~10%。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此病的確切病因。有研究指出,子宮內膜息肉的發(fā)生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過高、患有子宮內膜炎或體形肥胖等因素有關。進行宮腔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首選方式。但患者存在術后病情復發(fā)的可能,因此在手術后需對其進行積極的藥物治療,以降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5]。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術后孕三烯酮組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月經量的評分、月經復潮的時間、病情的復發(fā)率及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等指標均優(yōu)于地屈孕酮組患者。這說明,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較為理想。孕三烯酮具有較強的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孕三烯酮能使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細胞失活、退化,進而可促進病灶萎縮、消失。
綜上所述,與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地屈孕酮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進行治療相比,用宮腔鏡手術聯(lián)合孕三烯酮對其進行治療能降低其子宮內膜的厚度,減少其月經量,縮短其術后月經復潮的時間,且能降低其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和術后病情的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