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都
(重慶東華醫(yī)院 重慶 400032)
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實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因為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以及機體組織都產生了一定的衰退,經常會伴隨產生各種基礎性疾病,不管是臟器儲備功能、手術耐受性還是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都逐漸衰退。當前,對這種手術所進行的麻醉常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但是因為老年患者會受到韌帶鈣化以及脊椎退行性改變的影響,硬膜外穿刺的難度增大,并且在對穿刺體位進行擺放的過程中,患肢所產生的疼痛感會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產生變化,會增加血栓脫落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產生風險[1]。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探討髂筋膜阻滯復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髖手術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64 例行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治療患者開展研究,本次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標本納入時間為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2 例。參照組男、女患者各20 例和12 例;平均年齡為(76.25±2.14)歲,觀察組男、女患者各18 例和14 例;平均年齡為(76.47±2.31)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經診斷之后均符合老年髖部手術治療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知曉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嚴重心肺功能疾病以及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1.2.1 參照組 本組實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患者實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之后沿針刺腰麻針,對其腦脊液回流狀況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回流通暢則使用2 毫升0.5%羅哌卡因對其進行推注,放置硬膜外導管,患者取平臥位,對麻醉平面進行調節(jié),對麻醉平面調節(jié)情況酌情考慮硬膜外給與局麻藥。
1.2.2 觀察組 本組髂筋膜阻滯復合喉罩全麻。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使用咪達唑侖、依托咪酯以及舒芬太尼對患者實行麻醉誘導,置入喉罩,丙泊酚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維持。患者取仰臥位,將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jié)連線中外1/3 處作為進針點,在患者腹股溝韌帶部位置入超聲儀探頭,確定其髂筋膜位置,在對其穿刺成功之后注射30ml 0.375%羅哌卡因。
對比兩組患者的①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②循環(huán)是否需要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干預;并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詳細記錄。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完全消失且循環(huán)穩(wěn)定無需血管活性藥物干預;有效:患者的不良反應顯著改善,部分患者需要少量的血管活性藥物適當干預;無效:患者的不良反應明顯循環(huán)不穩(wěn)定必須血管活性藥物干預。
參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大多數的老年患者都會伴隨產生心腦血管疾病,其對麻醉藥物的耐受能力相對較低,所以要對手術麻醉方式進行謹慎選擇。傳統(tǒng)形勢下的腰硬聯(lián)合麻醉,雖然其有著麻醉用量少、中毒率低以及效果顯著等優(yōu)勢,但是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不足[2]。
全麻能夠對供氧、通氣以及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進行有效維持,但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氣管插管會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tǒng)帶來不利影響[3]。而喉罩制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以及手術操作技能的不斷強化,其以手術治療時間較短的優(yōu)勢,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最近幾年在臨床中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4]。腰硬聯(lián)合阻滯能夠促進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對血栓進行預防,可以對機體所產生的應激反應進行抑制,但是在進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會受到硬膜穿刺難度大以及體位擺放的影響,患者在接受麻醉時其血壓水平會顯著升高,并且在麻醉維持期,其血壓水平會顯著下降,這種在血流動力學層面所產生的變化會增加下肢血栓脫落以及新心腦血管損傷等風險,所以在對老年患者實行髖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實行髖部神經阻滯復合喉罩麻醉,能夠獲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且和參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相對較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對行老年髖部手術患者所進行的治療中,髂筋膜阻滯復合喉罩全麻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行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治療患者所進行的治療中實行髂筋膜阻滯復合喉罩全麻,能夠獲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以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