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令
(重慶市萬州區(qū)佳明康復醫(yī)院 重慶 4041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的臨床并發(fā)癥,主要是糖尿病硬化,這可能會損害血管,出現(xiàn)腎衰竭等癥狀,最終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法有明顯的效果[1],本文以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的療效探討為題報道如下。
采用2017 年7 月—2019 年8 月在本院進行治療與診斷的60 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jù)蒙特卡羅隨機數(sh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 例,其中對照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34~79)歲,平均(43.15±4.26)歲,觀察組年齡(24 ~80)歲,平均(43.14±5.22)歲。糖尿病有18 例Ⅰ型和42 例Ⅱ型患者,病情時間(10 ~25)年,平均(12.1±1.4)年;維持性血液透析>3 個月,病情穩(wěn)定[2]。
入院后采用血壓控制、皮下胰島素注射、補充D3 維生素、鈣、鐵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腹膜透析。選取臍旁經(jīng)手術切開,將Tenchhoff 直管放置其中,選取Y 型透析裝置及透析液,進行非臥床腹膜透析,每天交換透析液2 ~4 次,每次透析液為2L。觀察組在其常規(guī)基礎上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通過中心靜脈置管或動靜脈引流方式開放血管通路。透析2 ~3 次/周,4h/次,血流量控制在200 ~250ml/min,反滲透水所用透析液為HCO3 鹽透析液,透析液的流速保持在500 ~550ml/min,治療期間根據(jù)患者的體征和臨床癥狀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治療[3]。兩組患者均根據(jù)臨床情況給予降糖藥物或皮下注射胰島素、葉酸、維生素及鐵劑等。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24 小時尿蛋白、血壓、血紅蛋白、白蛋白的變化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結果顯示:觀察組24h 尿蛋白、平均動脈壓明顯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白蛋白含量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1。
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3年生存率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對癥治療后都有好轉(P<0.05)。詳見表2。
目前,維持血液透析已成為治療糖尿病腎病終末期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地矯正貧血癥狀,減輕病患的肌酐和尿素氮含量確保人體的酸堿平衡[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24h 尿蛋白、平均動脈壓明顯低于治療前,血紅蛋白、血白蛋白含量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血管通路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透析治療的效果,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存在脂質(zhì)代謝異常、高血壓等癥狀,可能導致早期血管硬化癥狀,容易發(fā)生閉塞,因此有必要盡早建立動靜脈瘺,減少不需要的創(chuàng)傷性或穿刺手術??紤]到糖尿病腎疾病比糖尿病腎疾病更為復雜,治療風險更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增加且患者的三年存活率低;通過采用維持血液透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3 年生存率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對癥治療后都有好轉(P<0.05)。在通過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時應注意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積極有效地治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安全性[5]。
表1 兩組病患的治療前后的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病患的治療前后的效果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24h 尿蛋白 平均動脈壓(mmHg) 血紅蛋白(g/L) 血白蛋白(g/L)對照組 30 治療前 9.71±1.34 114.71±1.34 76.71±1.34 23.71±1.34治療后 7.01±1.25 100.21±1.26 87.35±1.37 30.21±2.36觀察組 30 治療前 9.71±1.34 114.71±1.34 76.71±1.34 23.71±1.34治療后 5.31±1.25 92.11±1.21 103.76±2.37 35.13±1.36 t--4.324 4.124 4.301 4.165 P--0.001 0.002 0.002 0.001
表2 兩組患者3 年生存率和并發(fā)癥情況比對[n(%)]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腎臟病治療終末期采用維持血液透析具有明顯的效果,可提高患者三年存活率。然而治療應注意預防并發(fā)癥,以促進充分實現(xiàn)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