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琳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將“核心素養(yǎng)”列入課程標準,成為學生必備品格。語文的學習最終是語文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而古典詩詞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詞語言優(yōu)美凝練,格式工整,講究平仄、對仗、押韻,在情感表達上,一直是詩人宣泄情感的媒介,“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正是由于古詩詞的這些特點,所以它對提升人格修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根本,重建高中古詩詞課堂教學,在實踐中探索古詩詞教法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古詩詞 ?教學方法 ?高中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b)-0160-03
Abstract: The promulg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senior high school (2017 Edition) has included "core literacy"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which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is ultimatel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ability and Chinese literacy, and classical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language is beautiful and concise, neat format, pay attention to the level and tone, antithesis, rhyme, in emotional expression, has always been the poet's emotional expression media, "in the heart for the will, speech for poetry"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poetry,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ancient poe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core qual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ancient poetry in practic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methods; Senior high school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國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核心素養(yǎng),我國為了順應世界教育發(fā)展潮流和社會對語文教育的更高要求,也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課堂教學中。劉恩山教授認為:核心素養(yǎng)是一種跨學科素養(yǎng),它強調各學科都可以發(fā)展的,對學生最有用的東西,是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綜合表現(xiàn)[1]。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古詩詞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貫穿于各個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審美、文化等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
1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語文古詩詞教學
1.1 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反映了語文學科的發(fā)展方向和著力點。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以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為基本,以滿足學生為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古詩詞教學在語文課堂中占據著重要部分,所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進行教學,會使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更加清晰明確,有利于提升古詩詞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只有教學目標清晰,教師才會得心應手組織課堂教學。
1.2 培養(yǎng)高中生必備品質
古詩詞中蘊含著詩人獨特的個性和美好品質,學習這些詩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情感態(tài)度,有利于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古詩詞中還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流傳千年的古詩詞經過歲月的洗禮,詩人們的人生態(tài)度和精神不僅沒有蒙塵,反而更加灼灼生輝。學習這些意蘊豐富的古詩詞,可以促進學生批判思維的發(fā)展,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良好品質。
1.3 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歷史發(fā)展的記錄者,詩人將自己所處時代的社會發(fā)展通過自己的筆觸記錄下來,以供后人了解當時的時代變遷。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時應更加關注詩歌中的文化因素。將作品內容與文化相連接,幫助學生找到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生活的連接點,使學生與傳統(tǒng)文化拉近距離。斗轉星移,雖然社會在不斷變化,人們的觀念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經典的古詩詞,無論是其中的思想還是蘊藏的文化,都是對我們現(xiàn)代社會有借鑒價值的。學生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不僅拓寬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增強文化自覺意識,樹立了文化自信,而且喜歡能夠熱愛傳統(tǒng)文化,自覺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2 ?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語言肢解化
語言是做有效的傳遞情感的工具,錢理群教授曾說過:“文學的教育,有時聲音極其重要,這聲音是對生命的一種觸動。文字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誦讀是讓學生用心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3]。”但是在實際的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不重視朗讀,而且經常對詩句進行碎片化的解讀,逐字逐句地分析,一首完整的詩詞就變成了由各個考點組成的用以提高分數的工具,使詩詞的美感喪失。抽象朦朧的意象變成了直白的考點,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不僅感受不到詩歌美的意境,學習的能力與方法也無法提高。討厭學習甚至退學的情況經常發(fā)生。例如屈原的《離騷》,詩中有大量優(yōu)美特別的意象,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各種文言典故和翻譯字句,告知考點,結果學生記住了字詞的含義,卻忽略了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學習了許多解析詩歌的方法,但是在面對新的詩歌時,學生還是無所適從,沒辦法獨立解析詩歌。這種碎片化的學習,不僅使和諧完整的文章變成了重點詞句的記憶,而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沒有得到提高。
2.2 思維發(fā)展淺層化
在詩歌教學時,教師通常會拋出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大多是針對字詞句的翻譯,對詩歌所蘊含的深層問題涉及較少。這些問題看似清晰,但是對學生來說卻是比較飄渺的??此谱プ×嗽姼杞馕龅年P鍵,可是卻將一首完整的詩肢解零碎,學生只是在思考一個個獨立的問題卻感受不到和諧自然的詩歌美。老師逐字逐句的翻譯,將詩意的語言變得通俗直白。學生雖然能理解詩歌,但是卻不懂詩歌的意蘊,老師教過的知識會,沒有涉及過的知識就不會,教學方法不斷改變,可是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卻止步不前。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不只是講解知識點,而是應該交給學生如何去建構知識框架,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點有一個更為系統(tǒng)的深度思考[4]。大量無意義的詩歌訓練禁錮住了學生的思維,也使學生的思維變得簡單固化。
3 ?解決策略
3.1 注重積累,掌握語言運用規(guī)律
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用有限的空間表達想象的無限性。高中課本中古詩詞數量較多,可以運用對比的方法來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掌握規(guī)律。如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對比,通過對比不僅使學生積累相關的文學常識,也使學生更加明確古體詩與近體詩的特點以及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高中階段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生有強烈展現(xiàn)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的表達自我機會,使他們能夠勇敢地展示自己真實的想法。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使學生更好地整合語言,把握語言的運用規(guī)律。
3.2 根據學生發(fā)展水平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確定,在這一區(qū)間內展開古詩詞教學會收到最佳效果。如果經常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回答正確會增加信心。但是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止步于此,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其古詩詞素養(yǎng)還不是很高,可以引導他們對一些格律簡單的詩詞進行模仿,隨著年級增高而不斷增加難度。根據新課標中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確立不同層次的標準,應體現(xiàn)語言到思維、知識到能力的變化。
3.3 在鑒賞中提升審美
古詩詞鑒賞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活動,既要調動感性思維的加入,又需要理性思維的引導。既需要想象力加入也需要創(chuàng)造力的擴充。通過古詩詞鑒賞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詩歌藝術也是語言藝術,詩歌中的深厚情感和深遠的意境都是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鑒賞詩歌主要是鑒賞詩歌的語言。由于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情感經歷是不同的,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詩歌風格也就不同。高中生的生活經歷較少,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在感受和體驗語言文字表現(xiàn)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鑒賞品位,逐步掌握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5]。所以通過欣賞不同語言風格的古詩詞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鑒賞方法,才會和教師進行有效對話。
3.4 在拓展中傳承文化
文本可以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教師要從文化的視角引導學生感悟和體驗,促進學生的靈魂走向高貴和完美[6]。古詩詞中蘊含的文化是豐富的,僅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不能將古詩詞中蘊藏的深厚文化全部展示出來的,所以要將課上的知識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多接觸或者參觀文化古跡,在親身接觸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語文學習的外延是與生活外延相等。
參考文獻
[1] 張瀟娟.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如何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J].才智,2020(18):57.
[2] 米雪.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4):102,104.
[3] 樊新強.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古詩詞教學的路徑與策略[J].現(xiàn)代基礎教育研究,2019,35(3):87-91.
[4] 張蕾.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5] 趙雅思.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路徑與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J].才智,2019(19):180-181.
[6] 廖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19.
[7] 黃金鑫.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分析[J].科普童話,2019(7):7.
[8] 黃雯.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明日,2019(42):1.
[9] 李萍.探析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