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靜脈組患者熱退、咳嗽緩解、噦音消失時間分別為(1.56±0."/>
黃敏云 張又祥 翁志媛
【摘要】目的探討阿奇霉素不同給藥方案治療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285例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根據(jù)給藥方式的不同分為口服組(105例)和靜脈組(180例)??诜M給予阿奇霉素混懸劑口服治療,靜脈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結果口服組治療總有效率98.10%與靜脈組的9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組患者熱退、咳嗽緩解、噦音消失時間分別為(1.56±0.68)、(5.07±1.79)、(4.70±1.79)d,與口服組的(1.70±0.70)、(4.65±1.69)、(4.47±1.78)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诜M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57%與靜脈組的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诜M患者住院時間(5.21±1.39)d短于靜脈組的(5.59±1.55)d,住院費用(3994.98±777.17)元少于靜脈組的(4273.59±1028.70)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79、2.403,P<0.05)。結論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療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可減少靜脈穿刺操作,提升依從性,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治療費用.具有良好社會經(jīng)濟學效益。
【關鍵詞】阿奇霉素;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臨床療效;社會經(jīng)濟學效益
DOl: 10.14163/j.c:nki.ll-5547/r.2020.19.055
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咳嗽、發(fā)熱,需要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1]。肺炎支原體屬于無細胞壁病原微物,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的敏感性較高[2]。紅霉素曾經(jīng)是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但由于不良反應較重,逐漸被新一代的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所取代。但關于阿奇霉素給藥方式是否影響療效需要進一步探討[3]?,F(xiàn)以285例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對比阿奇霉素靜脈與口服兩種給藥途徑的優(yōu)劣?,F(xiàn)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85例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根據(jù)給藥方式的不同分為口服組(105例)和靜脈組(180例)??诜M男65例,女40例;年齡3個月-12歲,平均年齡(2.98±3.01)歲;病程3d-2個月,平均病程(9.45±16.86)d。靜脈組男108例,女72例;年齡2個月-13歲,平均年齡(3.05±3.32)歲;病程3d-2個月,平均病程(9.61+ 16.80)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肺炎支原體性肺炎診斷標準[4]:①具有肺炎的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xiàn):②實驗室檢查:采用明膠顆粒凝集法(PA)測定血清肺炎支原體一免疫球蛋白M(MP-IgM)抗體滴度,MP-IgM抗體滴度≥1:160或痰肺炎支原體DNA陽性。排除標準:①對阿奇霉素過敏或有用藥禁忌;②合并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者;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④治療依從性差,療程不規(guī)范者。
1.2方法兩組患兒均在接受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治療??诜M給予阿奇霉素混懸劑f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口服治療,10 mg/(kg.d),1次/d,連續(xù)治療5d。靜脈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f輝瑞制藥有限公司)靜脈滴注治療,10 mg/kg.d),與O.9%的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5d。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jīng)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有效:經(jīng)治療后患兒的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無效:經(jīng)過系列治療后患兒癥狀體征均未達到顯效與有效的標準,甚至是出現(xiàn)病癥加重的情況[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口服組治療總有效率98.10%與靜脈組的9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靜脈組患者熱退、咳嗽緩解、噦音消失時間分別為(1.56±0.68)、(5.07±1.79)、(4.70±1.79)d,與口服組的(1.70±0.75)、(4.65±1.69)、(4.47±1.78)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口服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57%與靜脈組的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口服組患者住院時間(5.21±1.39)d短于靜脈組的(5.59±1.55)d.住院費用(3994.98±777.17)元少于靜脈組的(4273.59±1028.70)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79、2.403,P<0.05)。
3討論
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屬于臨床較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是指因支原體感染所引發(fā)的間質(zhì)性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樣改變[6]。早期患兒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喘息、氣促、厭食等癥狀,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等情況,危及患兒生長發(fā)育、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7]。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但選擇何種治療藥物和何種給藥方式一直是臨床關注和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阿奇霉素兩種給藥途徑治療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的總有效率均在98%以上,可認為兩組治療有效性良好。靜脈組患者熱退、咳嗽緩解、噦音消失時間與口服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給藥途徑的治療效果相似。口服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57%與靜脈組的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認為兩組用藥安全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阿奇霉素為第二代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菌藥物,在機體內(nèi)有較強的吸收性和耐酸性。通過口服給藥可以增強藥物的組織滲透性,藥物在細胞中的濃度遠高于血清和組織間隙中的濃度,達到良好臨床治療效果[8]。并且,阿奇霉素的藥物穩(wěn)定性較強,治療期間不會對其肝臟產(chǎn)生毒性,可延長血藥濃度維持時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臨床用藥的安全性高。對比兩組的經(jīng)濟社會學指標,口服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靜脈組,住院費用少于靜脈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普通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口服阿奇霉素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癥狀和體征,達到臨床治愈,并具有減少靜脈穿刺操作、提高依從性,降低治療費用低、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等優(yōu)點。因此,口服阿奇霉素治療方案更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成智,曹靜華,賀豐單純或混合細菌感染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對照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4):33-34.
[2]趙英弟.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22):162-163
[3]李松坤.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60例療效觀察.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14(12):1789-1790.
[4]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試行)(下)中華兒科雜志,2007,45(3):223-230
[5]張軍,封其華.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機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9,40(6):1012-1017.
[6]傅洪瑞紅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31(2):109-110
[7]陳嘉慧,印根權,余嘉璐,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 31(8):587-589
[8]管華,申安素.紅霉索、阿奇霉素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中的應用觀察.吉林醫(yī)學,2017, 38(5):877-878.
[收稿日期:2020-01-13]
作者單位:510000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通訊作者:張又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