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生活教育的根本思想,就是強調(diào)教育與生活的統(tǒng)一性,強調(diào)教育為生活的目的性。所以,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輸知識,不是考試成績,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的能力,是造就具有生活能力的學生,幫助每個學生的生活力更加潤澤、更加豐富、更加強健。
@王金戰(zhàn):我們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只顧眼前,而要讓教育春風化雨,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浸潤,使得學生找到自我發(fā)展的動力之源。
@饒雪莉:想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一是可以通過外在改變增強孩子的自信;二是要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三是要讓孩子學會一種新的技能,然后家長和孩子及老師溝通,給孩子提供機會在班里展示。
@尹建莉:禮貌教育需要成年人首先對兒童禮貌。若不顧及兒童的天性,在他年幼時處處提醒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處處取悅別人,這就是教導他不必在意自己。禮貌教育必須要實事求是,要讓孩子首先學會和自己相處,對自己有禮貌。只有尊重自己的孩子,才能發(fā)展出尊重別人的能力,學會對他人得體。
@王旭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教育千百年來就這些事兒,哪里有那么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和偉大發(fā)現(xiàn)?教育不是打仗,更不是搞生產(chǎn),三令五申、山呼海嘯,真正的教育是在平平靜靜、潤物無聲的過程中,十幾年、幾十年后才顯現(xiàn)出來的偉大和美麗。
@蔣佩蓉:很多習慣都是從簡單的做家務開始的,因為做家務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責任感——特別是對家庭的責任感,也是對自己的責任感。分年齡段的家務事清單,能給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齡段適合做什么樣的家務,讓家長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從家務事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