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東
為實現(xiàn)學校、班級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讓家長了解和參與班級事務,每個班都會成立家委會,作為家長與學校、班級溝通的橋梁。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家委會角色錯位、職責模糊、制度缺乏等問題。在實踐中,可以多措并舉,促進家委會走出自治困境。
進行角色定位
每接手一個班級,組建家委會前,我會給家長印發(fā)報名倡議書,由學生帶回家中,讓家長閱讀后填回執(zhí)。內(nèi)容如下:
為了讓您的孩子更好地融入我們這個大集體中,增進家長之間的了解,陪伴孩子度過緊張的高中生活,班級要成立家委會,請各位家長踴躍報名,擬設置家委會主任1名,副主任2名,成員5名。報名條件:具有較豐富的家庭教育經(jīng)驗,能夠和其他家長分享育人心得;關心教育,熟悉教育規(guī)律,掌握先進教育方法……家委會扮演的角色——班級管理的建設者,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班級管理的支持者,策劃、設計班級特色教育活動,為班級發(fā)展獻計獻策等;班級管理的監(jiān)督者,對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師的教育教學進行監(jiān)督,參與班級民主管理等。有您的參與,我們這個集體便有家的味道;有您的參與,我們就可以為學生鋪下走向成功的五彩石;有您的參與,班級管理會迎來明媚的春天。誠摯歡迎您成為家委會的一員!
給家長印發(fā)倡議書,不僅喚醒了他們主動參與家委會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對家委會進行角色定位。
開展崗后培訓
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家委會職責模糊,這可能與他們的受教育水平、認知水平和對家委會工作的重視程度等有關,也許因為沒有對他們進行崗后培訓。為彌補這個缺陷,家委會成立后,我對他們開展崗后集中培訓。為保證培訓的實效性,我提前把家委會職責、權利和義務等打印出來,家委會成員人手一份。通過家長微信群約定好培訓的時間和地點,由我當主講人。對家委會成員進行培訓時,每次設置一個專題,如,明確家委會職責,利用PPT或影視資料,告訴家委會成員做好學校與家庭聯(lián)系的橋梁,確保家校信息暢通;宣傳班級特色、班級制度和班規(guī)等,對班級工作進行監(jiān)督,參與班級民主管理等;確定家委會義務,由親歷的案例講起,明確內(nèi)容……開展崗后培訓,一方面明確了家委會職責,另一方面為家委會工作指明了方向,讓他們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制訂工作制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委會成立后,為確保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就要制訂家委會工作制度。我把所有家長分成4個小組,每組安排兩名成員記錄本小組制訂的工作制度,一周后上交。接著進行民主協(xié)商,組織學科教師和家委會所有成員對各小組上交的工作制度進行討論,最終確定較完善的工作制度。如,活動制度:家委會根據(jù)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成員會議,聽取班主任的工作匯報,研究本學期家委會的工作計劃,布置具體任務,積極動員學生家長協(xié)助和參與班級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評議制度:家委會通過問卷調(diào)查、家長評議會等形式參與班級督導評估,客觀評價班級管理水平、學科教師教學水平、班風和學風建設等情況;參與議事和決議制度:家委會參與制訂班規(guī)、班級奮斗目標、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等,凡涉及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聽取家委會的意見。
(作者單位:天津市薊州區(qū)下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