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姍姍
摘 ?要:為實現(xiàn)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由傳統(tǒng)的以文獻為中心向以讀者為中心轉(zhuǎn)變,優(yōu)化圖書館管理模式、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圖書館于2017年實施了RFID建設項目。借助基于RFID技術的自助借還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多本圖書同時借還操作,同時可通過“架位導航”系統(tǒng)方便快捷找到圖書。在2017年圖書館用戶滿意度調(diào)查中,讀者對該項服務給予了4.5高分(滿分5分)的評價,在便捷、高效方面得到了一致的認可。
關鍵詞:圖書館 ?服務質(zhì)量 ?RFID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9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b)-0009-03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mode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entered to reader centered, optimize library management mode and improve library service level, the library implemented RFID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2017. With the help of self-service lending and returning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multiple books can be borrowed and returned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me time, books can be easily and quickly found through the "shelf navigation" system. In the 2017 library user satisfaction survey, readers gave a high score of 4.5 (full score of 5) for the service, which was unanimously recognized in terms of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RFID; Application research
由于傳統(tǒng)磁條和條碼的館藏方式無法實現(xiàn)圖書定位導航,導致了對圖書分類法和排架方式相對不熟悉的廣大讀者無法快捷地找到所需的圖書,將本可以用來閱讀和學習的寶貴時間無奈地浪費在了尋找圖書的過程中。而借助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文獻檢索系統(tǒng)和移動清點設備,可以將圖書和層架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關聯(lián),形成圖書架位導航信息。讀者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的OPAC系統(tǒng)(聯(lián)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tǒng))上查詢到圖書館藏信息,點擊導航按鈕,即可看到所查詢圖書的架位分布圖及導航信息。條碼自助借還設備因其識別條碼的準確率受環(huán)境(如光線、條碼識別設備識別范圍和精度等)影響較大,不僅容易導致條碼不識別或誤識別等問題的出現(xiàn),而且借還圖書時只能進行單本操作,讀者進行借還操作及排隊等待的時間較長。為解決上述問題,圖書館于2017年實施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項目。
1 ?RFID概述
RFID技術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一種,利用射頻的信號能夠無須接觸就可以對物體進行自動掃描和識別,同時還能實現(xiàn)相關數(shù)據(jù)收集。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汽車晶片防盜器、生產(chǎn)線自動化、物流領域等。2008年開始在高校圖書館開始應用,國內(nèi)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率先引進該理念并在新館建設中投入使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石油大學圖書館等高校圖書館也陸續(xù)開展此項目。為了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改變圖書館服務模式,提高讀者滿意度,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圖書館)于2017年暑期開展此項目的實施工作。
2 ?項目實施準備工作
為保證RFID系統(tǒng)的成功應用,圖書館在進行部署前期充分調(diào)研了兄弟院校實施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結(jié)合該館兩校區(qū)圖書量較大的實際情況,通過考察、規(guī)劃、專家論證等步驟,分階段、穩(wěn)步推進。具體舉措如下。
2.1 項目考察論證階段
圖書館相關部門對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體實施的內(nèi)容、選用的標簽頻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同時帶領各部門負責館員進行實地考察。
2.2 項目規(guī)劃階段
由校領導、資產(chǎn)管理處、招投標及采購管理辦公室、圖書館等部門聯(lián)合構成工作小組。組織小組成員到應用RFID技術的圖書館實地考察,并根據(jù)筆者學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進行館舍布局調(diào)整、資金預算等方面的規(guī)劃,形成合理的規(guī)劃方案。
2.3 項目實施階段
這一階段于2017年暑期正式實施,在規(guī)劃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通過相關程序和手續(xù)進行招標,由相關部門與中標單位商議形成實施方案,共同完成該項目的實施。并于2017年完成了RFID圖書標簽、館員工作站、自助借還終端、移動清點設備、圖書安全檢測門、架位導航查詢系統(tǒng)、RFID系統(tǒng)應用管理平臺等相關軟硬件的實施工作。
3 ?具體應用研究
3.1 RFID圖書標簽
RFID標簽是一種帶有天線、存儲器與控制系統(tǒng)的無源低電集成電路產(chǎn)品,可在其中的存儲晶片中多次寫入及讀取圖書、媒體資料的基本資料,用于圖書和多媒體光盤資料的標簽識別,該項目利用暑期完成了兩校區(qū)近220萬冊圖書的標簽加工轉(zhuǎn)換工作。此次轉(zhuǎn)換工作時間緊張,工作量巨大,標簽加工轉(zhuǎn)換人員利用不開館的契機,分成不同小組,按樓層、類別分類加工。同時按照書架的排列規(guī)則,粘貼層架標簽。目前昌平校區(qū)圖書層架標簽已全部完成,讀者查找圖書過程中可以定位到圖書所在的具體的層架標識。學院路校區(q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僅粘貼到書架標簽,未到層架標簽。
3.2 館員工作站
RFID館員工作站是以計算機為基礎,集成RFID讀寫裝置,對RFID標簽進行識別和流通狀態(tài)處理,輔助以其他裝置用于流通部門對粘貼有RFID標簽及條形碼的流通資料進行快速的借還操作,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借還工作效率。同時能夠通過掃描圖書條碼對RFID標簽進行編寫,完成簡單的加工等工作。讀者服務部前臺工作人員全部配備此設備,對一些特殊圖書如預約圖書、委托圖書等進行處理,同時也可以將部分未加工圖書進行圖書標簽的加工、圖書條碼和RFID標簽的轉(zhuǎn)換工作。
3.3 自助借還設備
圖書自助借還設備是一種可對粘貼有RFID標簽的流通資料進行掃描、識別和借還處理的設備系統(tǒng),方便讀者和工作人員對流通資料進行借還處理,配備觸摸顯示屏或簡單按鍵操作系統(tǒng),提供簡單易操作的人機交流界面,快速準確地完成圖書的借閱和歸還。讀者也可以通過該設備進行借閱信息查詢。兩校區(qū)圖書館共配備8臺此設備,由于部分圖書過厚,超過射頻識別范圍,因此限制了單次借閱不超過5冊圖書,為了讓留學生對自助借還設備有一個更好的體驗,專門設置了中英文界面。
3.4 移動清點設備
移動清點設備是一種針對RFID標簽的掃描設備,通過手持式讀寫天線掃描在架圖書,實現(xiàn)對粘貼RFID標簽的在館圖書的盤點、順架、倒架以及新書上架。
在整個實施過程中,移動清點設備支持數(shù)據(jù)采集和導出功能,支持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及批處理功能,可在清點過程中在清點設備中生成表單,清點同時可改寫單冊信息(如可借或不可借),也可將表單上傳至服務器進行批處理作業(yè)。由于該設備需要無線網(wǎng)絡環(huán)境,且對無線信號要求較高,否則采集的數(shù)據(jù)無法與服務器數(shù)據(jù)進行互聯(lián),導致部分數(shù)據(jù)丟失。
3.5 架位導航查詢系統(tǒng)
圖書館架位導航查詢系統(tǒng)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圖書館RFID架位管理的核心部分。該系統(tǒng)嵌入到現(xiàn)有OPAC系統(tǒng)(聯(lián)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tǒng))中,讀者在OPAC系統(tǒng)上查詢到圖書信息,點擊導航按鈕,系統(tǒng)即可顯示目標圖書的架位分布圖,并提供明確的路線導引。
隨著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量的增大、館藏面積的擴大、對讀者服務范圍的擴大,使得圖書館的圖書分布對于廣大讀者來說,猶如置身于一個迷宮之中。無論讀者是否身處圖書館內(nèi)、是否來到過圖書館、是否熟悉圖書館的館藏布局,均可通過“架位導航查詢系統(tǒng)”給出的圖書架位導航路線圖,清晰、明了地看清圖書所在位置。
3.6 圖書安全檢測門
圖書安全檢測門系統(tǒng)是對粘貼有RFID標簽的流通資料進行掃描、安全識別的系統(tǒng)設備。圖書館通過應用該設備可以對圖書資料的安全進行控制,以達到防盜和監(jiān)控。
4 ?項目成效
2017年利用暑期假期時間完成全館圖書的RFID標簽的轉(zhuǎn)換工作,完成自助借還的測試工作,同時將扣費等功能嵌入自助借還設備中,讀者可以一站式實現(xiàn)借書、還書、個人信息查詢以及超期繳費等功能。該項目實施完成后,讀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借閱圖書,提高了對讀者的服務質(zhì)量,同時也使圖書館管理工作更加系統(tǒng)和規(guī)范,進一步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4.1 豐富圖書定位方式,方便讀者查找圖書
該館2003年以前入藏的圖書采用的人大分類法進行排架,2003年以后入藏的圖書采用的是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圖法)進行排架,對于不熟悉文獻分類法的讀者查找圖書文獻資源,盡管在OPAC檢索系統(tǒng)中查到所需資源,找到實體圖書存放位置還是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架位導航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通過接口的方式實現(xiàn)了與匯文系統(tǒng)的對接,通過該系統(tǒng)方便了讀者在檢索圖書的同時,查看圖書位置信息,也可以讓對分類法不熟悉的讀者按照指示快速便捷地找到圖書,有利于對圖書館資源的揭示和推廣。
4.2 多本圖書可同時借還,提高了借還圖書便捷性和效率
通過射頻識別技術,一次識別多本圖書,實現(xiàn)多本圖書同時借還操作,提升了借還圖書的便利性和使用效率。2018年全館借還圖書55多萬冊,其中自助借還占據(jù)了93.6%,也就意味著除了特殊圖書(帶有光盤、預約等)需人工進行處理,其余圖書基本上實現(xiàn)了自助借出和歸還。
4.3 提升圖書館服務質(zhì)量,轉(zhuǎn)變服務內(nèi)涵
實施RFID項目后,圖書的借還工作基本上通過自助設備完成,流通館員由常規(guī)的基礎借閱服務向深層次咨詢服務拓展。讀者服務部的工作更加豐富多樣。例如開展了各式圖書展覽活動(五四圖書展、建黨70周年展)等活動,部分流通館員加入到宣傳咨詢活動,參與新生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工作中,不僅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zhì)量,也提升了自身的業(yè)務能力。
5 ?結(jié)語
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給圖書館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對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圖書館建設離不開新技術的支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術手段拓展和深化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充分利用技術所收集到數(shù)據(jù)資源,通過大數(shù)據(jù)技術提高圖書館的服務,針對不同群體進行定制化的信息服務。同時,館員也應該更新學科知識與技術儲備,發(fā)揮圖書館員專業(yè)的學科專長,特別是信息檢索能力、學科分析能力等專業(yè)技能,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唐清,唐振貴.借-閱融合視角下智慧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評價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10):67-74.
[2] 楊愛華,李子霄.基于讀者檢索行為的智慧圖書館開架書庫排架方式實證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9,38(7):44-50,59.
[3] 丁曉燕.圖書館自助借還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8,62(22):78-81.
[4] 樊慧麗,邵波.智能機器人圖書盤點創(chuàng)新實踐與思考——以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2018(9):96-100.
[5] 熊澤泉,段宇鋒.RFID技術在深圳圖書館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18,37(3):49-55.
[6] 王穎純,賀新乾,劉燕權.圖書館智慧服務模式推進路徑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12-17.
[7] 許毅,伍睿.基于RFID技術的移動終端自助借閱方案及關鍵問題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S2):52-55.
[8] 賈成剛.基于RFID技術環(huán)境開展圖書盤點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5):101-103.
[9] 江波.圖書館RFID系統(tǒng)建設中圖書定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11):109-111.
[10] 張奇云,周秀會.高校圖書館RFID建設中管理服務模式的新構想[J].圖書館雜志,2017,36(3):36-41,83.
[11] 宋巖.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應用反思[J].圖書館雜志,2016,35(8):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