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473000)秦燕
擴張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CHF)具有病程長、病死率高、治療難度大、預后較差等特點,患者常伴有一定焦慮情緒,臨床治療配合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促進預后改善。針對性護理干預基于患者易焦慮、預后差等特點予以針對性措施,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促進患者康復[1]。本研究選取我院DCM合并CHF患者72例,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DCM合并CHF患者72例,按照入院時間分兩組,各36例。對照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58~80歲,平均(67.47±2.94)歲;觀察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56~81歲,平均(66.75±2.48)歲。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向患者講解治療方案、安慰鼓勵患者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針對性情緒管理:DCM合并CHF患者因長期治療多伴有不同程度經(jīng)濟負擔、心理壓力,對其不良情緒進行評估,了解其焦慮、抑郁程度,詢問其原因,鼓勵其表達內(nèi)心想法,傾聽患者傾訴;對于經(jīng)濟負擔過重者,向其介紹相關(guān)惠民政策、給予針對性建議;對于恐懼病情惡化者,對其進行開導、安慰、鼓勵,告知其DCM合并CHF治療方案與預期療效。②針對性用藥護理:DCM合并CHF常需要聯(lián)合用藥,告知患者每種藥物的機制、效果、不良反應;對于服用血管活性藥物者,監(jiān)測其血壓水平,避免驟升驟降;對于服用抗凝藥物者,注意患者出血表現(xiàn),預防大面積外傷出血;對于服用洋地黃類藥物者,嚴密觀察其是否存在洋地黃中毒情況。③針對性康復指導:出院前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為其制定個性化康復指導,對于健康狀況較好者,建議其進行低頻率、低負荷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打太極拳等,10min/次,1~2次/d;對于有吸煙、飲酒史者,囑其戒煙戒酒;對于有消化道疾病史者,避免進食刺激性較大食物,防止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宜少食多餐減輕胃腸負擔;對于營養(yǎng)狀況較差者,建議其補充營養(yǎng),可補充蛋白粉改善營養(yǎng)。兩組均護理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狀況,總分均為0~100分,得分越高,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②比較兩組干預前后6min步行距離。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況 干預前觀察組SAS、SDS評分(74.72±4.53)分、(71.59±3.79)分與對照組(76.18±4.20)分、(72.35±3.87)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40.17±3.24)分、(36.75±2.85)分低于對照組(47.56±3.58)分、(45.86±2.75)分(P<0.05)。
2.2 康復情況 干預前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127.59±8.49)m與對照組(124.83±8.24)m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271.58±14.96)m大于對照組(238.64±12.39)m(P<0.05)。
針對性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根據(jù)DCM合并CHF患者的心理特點、用藥經(jīng)驗、個體化健康情況采用針對性干預措施,通過改善心理狀況、強化康復指導等方法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其身體素質(zhì),以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2]。針對性情緒管理可增強護患有效交流,緩解患者恐懼情緒,可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針對性康復指導可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予以個體化護理措施,可提高護理針對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6min步行距離大于對照組,表明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改善DCM合并CHF患者心理狀況、康復情況,有助于改善其預后。
綜上,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DCM合并CHF患者,可有效緩解不良情緒,促進患者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