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云和縣食品藥品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323600)雷海燕
隨著黑木耳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人工栽培黑木耳生產基地,病蟲害防治問題隨之出現,在生產栽培中違法超范圍、超劑量施用農藥,栽培袋料、產地環(huán)境導致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日益突出,對產品質量和消費安全構成嚴重風險隱患。本文對我國黑木耳的農藥殘留研究進行整理分析,為黑木耳品質的提升提供參考。
乙腈是黑木耳農藥殘留提取采用最多的溶劑,PSA(N-丙基乙二胺),用來消除各種有機酸、色素以及一些糖和脂肪酸,相比其他的萃取層析填料如弗羅里硅土、中性氧化鋁等,PSA對部分農藥有更小的吸附和更高回收率。姬曉靈[1]等對黑木耳中敵敵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樂果、久效磷、磷胺、甲基對硫磷、毒死蜱、水胺硫磷10種有機磷類農藥和7種擬除蟲菊酯類(三唑酮、聯(lián)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良好分離。
2.1 氣相色譜法(GC) GC法適用于易氣化且氣化后不發(fā)生分解的農藥,常用FPD和ECD檢測器用于有機磷和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李艷芳[2]等使用氣相色譜儀檢測出了黑木耳中16種有機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治螟磷、氧樂果、久效磷、樂果、磷胺1、毒死蜱、甲基對硫磷、磷胺2、殺瞑硫磷、對硫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三唑磷)的農藥殘留。謝晨陽[3]等對黑木耳進行農殘六六六、滴滴涕檢測時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2 氣相色譜法質譜法(GC-MS/MS) 為了減少干擾物質的影響,人們把質譜運用在殘留農藥的檢測中,與色譜法聯(lián)用可對待測農藥進行準確地定量、定性。GC-MS和GC-MS/MS已成為殘留農藥分析的有效手段。藍錦昌[4]等人采用加速溶劑萃取(ASE)-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GC-MS/MS)技術建立了5種食用菌香菇、蘑菇、黑木耳、銀耳和金針菇中25種常用農藥多殘留同時檢測方法。夏珍珍[5]等基于GC-MS/MS的蔬菜多農藥殘留基質效應研究建立了蔬菜中20種農藥殘留同時檢測的GC-MS/MS分析方法,通過GC-MS/MS法考察了不同種類農藥在不同種類蔬菜中的基質效應大小。
黑木耳中農藥殘留樣品處理采用乙腈試劑最多,采用PSA能得到更好的分離效果。常用的樣品檢測方法氣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質譜法都能得到取得較好的效果。
3.1 農藥殘留來源 農作物下腳料和木屑為木耳栽培中應用較多的原料,加之采用開放栽培方式,蚊蠅和病害較易滋生,為實現防控效果,農戶自行購買農藥防治,加大藥量,重復使用,這些不正確地使用化學農藥,都不可避免地產生農藥殘留。種植戶組織規(guī)?;潭炔桓?,難以形成對種植的統(tǒng)一規(guī)劃、指導,也難以形成由市場規(guī)范的收購加工體系,造成菇農生產的無序競爭,產品品種雜亂,出現黑木耳農藥殘留嚴重,導致產品劣質,難以保證其規(guī)格標準及質量安全。目前,不同黑木耳的標準要求有所不同,缺乏統(tǒng)一的參考標準,而且存在標準重復、內容簡單、技術要素少等問題。
3.2 減少農藥殘留對策 黑木耳生產過程中要選擇優(yōu)良的菌種和安全的生產環(huán)境,嚴格控制栽培基質,嚴格控制深加工及流通環(huán)節(jié)等。推薦使用物理方法防治,如黃板可以防治菌蠅、菌蚊,降低投入,對環(huán)境無污染,效果直觀。
同時,加大黑木耳的產品標準和衛(wèi)生標準的修訂力度,增加標準的內容和技術要素,以提高黑木耳的品質和食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