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1603)
新時代要答好黨中央交給高?!芭囵B(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試卷,作為“立德樹人”主渠道的高校思政理論課,其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取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而將中共黨史融入思政理論課教育,是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最鮮活的材料,是樹立大學生“四個自信”重要的教學內容。中共黨史如何深度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筆者認為,需從“實、活、新”上下功夫。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簽訂《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權辱國”。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反帝反封建的運動,不但沒能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熱,反而軍閥割據(j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這一段歷史離當代大學生有點“遠”,思政課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環(huán)境和土壤,講清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通過案例講清國弱必受辱的道理,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認識到要實現(xiàn)民族復興,必須要有一個用先進理論武裝、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通過“五四運動”等案例,講清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時代的選擇。
日本侵華14年,造成數(shù)千萬中國人的傷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北上抗日,以民族利益為重與侵華日軍浴血奮戰(zhàn)。革命的理想,讓千萬熱血青年奔赴延安、奔赴殺敵前線。毛澤東主席的愛妻楊開慧,還有方志敏、夏明翰等為民族解放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的中國共產黨人,他們高尚的精神一定要向大學生講清楚。
新中國成立后,歷經(jīng)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走進新時代等重大事件。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盡管我們經(jīng)歷了曲折,但東方雄獅已活力無限,正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夢想。通過中國人“上天、入地、下海、攬月”的科技成果,通過中國人前所未有的團結與自信的案例,講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但講歷史又最忌諱停留在字面上、紙面上。歷史應該是鮮活的,借助影視資料是方法之一??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救國保國過程中,楊靖宇、趙一曼、左權、狼牙山五壯士、江姐、董存瑞、黃繼光、毛岸英等烈士的壯舉,都被拍成影視作品,他們的民族大義激勵和教育了無數(shù)中國人。盡管戰(zhàn)火的銷煙已散去,但中國人絕不會忘記英雄的功勛。把影視中英雄為國捐軀的壯烈和從容就義前的內心獨白片段,結合思政理論課講解,會拉近歷史與年輕人的時空距離,讓年輕一代明白五星紅旗的顏色為什么是紅色,知曉今天的幸福是從哪里來的。
1978年前新中國建設的成就我們必須大張旗鼓地宣講,當然走過的彎路也無需諱言,但大慶油田的“鐵人”精神、紅旗渠的奮斗精神、“兩彈一星、雜交稻”的自力更生精神,是大學生們必須繼承的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思政理論課需要精講的內容,是引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培育中國精神的好素材。
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再一次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農村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建立深圳、珠海、浦東、雄安等特區(qū)和國家級新區(qū),中國共產黨用40多年的時間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西方一些國家?guī)装倌瓴湃〉玫妮x煌成就。這些資料就在大學生的身邊,思政老師要引導學生從家庭、家鄉(xiāng)、祖國的變化看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自信。筆者曾將當年的糧票、布票、油票等展示給學生看,再講解現(xiàn)在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城市建設,全民醫(yī)保、城鄉(xiāng)基本養(yǎng)老制度、精準扶貧等內容,同學們接受度大大提高。
筆者在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青春之問章節(jié)時,首先提前讓同學們把劉胡蘭、董存瑞的事跡找出來看一遍,然后討論“假如我是劉胡蘭、董存瑞能否視死如歸?劉胡蘭、董存瑞為何能視死如歸?”,再對比提出和平年代的青年應該樹立學好本領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引導大家珍惜時光好好學習,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已將中國建設成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寧、人民幸福的美好國家。帶著學生走進社會,將思政課堂搬進工廠、社區(qū)、農村、養(yǎng)老院,讓同學們目睹高科技生產線、秩序井然的社區(qū)、山美水美的新農村、頤養(yǎng)晚年的幸福老人,再講解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講解“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講解“五大發(fā)展理念”等,教學效果頗佳。
大學生喜歡用手機學習,網(wǎng)上思政園地是思政課老師講黨史的重要平臺,可以將影視資料、歌曲、名人傳記等資料隨教學進度上傳,讓同學們觀看、閱讀;在課堂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組織討論,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網(wǎng)上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將他們搜集到的影視資料、黨史文章發(fā)給老師審查后再上傳平臺,記入平時成績。有的同學還將祖爺爺、爺爺當年參加革命的照片、事跡上傳,并表示要向他們學習積極爭取入黨,起到了良好的家風傳承作用。
思政理論課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鑄魂”工程。用內容豐富、可歌可泣的黨史闡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奇跡,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何越走越寬,以此激發(fā)大學生筑夢、圓夢的熱情,文中的“實、活、新”的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