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云,曾韻
(佛山市順德區(qū)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廣東 佛山 528300)
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因素的介入以及剖宮產指征的放寬,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分娩方式進行生產。剖宮產雖然能夠挽救產婦及圍產兒的生命,改善其妊娠結局,但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產后出血指的是產婦在分娩出胎兒的24h之內產后出血量大于500 mL,而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量大于1000 mL,則視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加以治療,嚴重的情況導致孕婦死亡。因此,對產婦產后出血采取及時的、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
產后出血多出現于分娩后兩小時,最直觀的表現方式就是陰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超過500 mL就要施行止血搶救。當失血量達到一定程度會引發(fā)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如果在產后出血的早期沒有引起重視,就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產婦產后出血有如下幾點原因。
1.1 子宮收縮乏力。在分娩時,由于產婦會緊張或恐慌,在臨產時,會使用鎮(zhèn)靜劑或者麻醉劑幫助產婦放松,這會造成產婦在分娩時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癥狀。因此,產婦在生產時要盡量放松[1]。此外,產程過長會使產婦極度疲勞,會引起子宮收縮乏力;羊水過多的情況下,子宮肌纖維伸展過度,會使產后肌纖維縮復能力差,也會引發(fā)子宮收縮乏力,出現產后出血。
1.2 會陰陰道裂傷嚴重。在分娩的過程當中,由于胎兒會快速通過宮頸處,會造成宮頸處、會陰以及陰道等處出現嚴重的裂傷,從而引發(fā)產后出血的癥狀,另外,外陰組織彈性較差,引導炎癥、巨大兒、產力過強、陰道手術助產、縫合止血不徹底等都是造成產后出血的因素。
1.3 凝血功能障礙。如果產后出血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的,例如:胎盤早剝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產婦很容易出現產后出血的癥狀。還有一部分的產婦產后出血是由于血小板減少或者再生性障礙貧血等疾病。
1.4 體質虛弱。產婦本身的體質很虛弱,分娩時體力透支,容易引起產后出血。除此之外,有過人流等子宮手術的產婦,子宮受到過損傷,再次生產時子宮虛弱會引起生產不順,導致產后出血。
2.1 物理治療法
2.1.1 Bakri球囊壓迫:根據不同患者宮腔的大小使用適合的生理鹽水增大球囊,將其整個子宮腔體填滿,宮腔受到了機械性刺激可使得子宮收縮進而起到止血的效果,并且該方法操作簡單、快速等特點,可直接觀察到患者的止血效果。
2.1.2 宮腔填塞紗條:利用紗條填塞宮腔能夠將整個宮腔充分擴張并填滿,宮腔壓力大于動脈壓,這種方法能夠阻礙或減少動脈出血,而壓迫子宮內膜表面靜脈可以減少滲血。采取宮腔填塞面條能夠暫時起到止血的效果,有助于激活并釋放凝血因子,聚集血小板進而促使血栓的形成,當子宮反射性收縮時就能起到止血的目的[2]。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不需要特殊的設備,止血快,能夠在直視下進行操作,是產后出血應急的處理方式。
2.2 藥物治療法
2.2.1 縮宮素:縮宮素是產婦臨床干預中最常見的藥物之一,在胎兒娩出后使用縮宮素進行宮底注射能夠起到預防或者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3]。雖然使用縮宮素,能夠提高產婦子宮收縮能力,對產婦子宮平滑肌產生一定的作用。
2.2.2 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對產婦子宮平滑肌起到促興奮的作用,對產婦宮頸膠原成分的合成起到有效的抑制,進而達到軟化、擴張宮頸的作用,加快產婦子宮的收縮速度,從而起到治療與預防產婦在剖宮產手術之后出現大量出血的現象。如果縮宮素應用效果不理想可使用米索前列醇代替。
2.2.3 卡貝縮宮素:該藥物的藥理與縮宮素相同,在用藥后2min便可起效,與縮宮素相比,能夠讓子宮收縮達到更好的止血效果,且很少發(fā)生不良反應。
2.2.4 欣母佩:前列腺素類藥物是林場用來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的重要藥物,欣母佩就是其中一種,欣母佩也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該藥物作用性強,吸收速度快,可有效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以及子宮創(chuàng)面血管的閉合,進而達到止血的效果。該藥物使用后不良反應較少,在治療產后出血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4]。與催產素相比藥效更強,但是價格昂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臨床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當胎兒娩出后,進行宮內注射250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若給藥后出血量仍超過800 mL,則再次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聯(lián)合使用B-Lynch縫合術、宮腔填塞等緊急止血措施。
2.3 手術治療法
2.3.1 子宮動脈結扎術:該手術適用于產后出血量較大、難以控制或者出血點難找的產婦,通過該方法能夠控制出血點進而減少出血量。但是該方法對手術醫(yī)生的要求較高,一旦操作失誤會損傷輸尿管或者髂外動脈。
2.3.2 B-Lynch縫合術:該手術方法通過縫扎子宮前后壁、壓迫子宮進而達到止血的效果,該方法操作簡便,因為不需要切除子宮,所以用該方法治療能夠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此外,B-Lynch縫合術可以穩(wěn)定產婦的血壓水平,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降低并發(fā)癥,對產婦預后具有良好的效果。
2.3.3 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該方法適用于晚期大出血患者,通過在出血的血管內注射栓塞劑控制出血點,該方法能夠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止血安全、迅速[5]。
2.3.4 子宮切除術:若患者產后出血量大,病情危急,通過其他方式仍然無法控制出血時,則采用切除子宮的方式達到止血效果,雖然采用子宮切除術患者會喪失生育功能,但是可以挽救產婦的生命。臨床建議先采取其他治療方法,盡量保留其子宮與生育功能,均無效再行子宮切除術。
3.1 加強產前健康教育。在備孕期間就要做好全身的檢查,在了解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后,決定是否可以受孕,受孕后要按時進行產前體檢,隨時關注自身以及胎兒的狀況。產檢時,加強對產婦的健康教育,鼓勵產婦選擇自然分娩的方式進行生產,降低剖宮產率進而降低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6-7]。此外,懷孕期間,孕婦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抵抗力,增強身體素質,才能確保生產的順利,有效的預防產后出血[8-9]。
3.2 建立靜脈通道。對產婦的情況進行評估,對可能出現產后出血的產婦建立靜脈通道,既能夠預防產婦因宮縮躁動而發(fā)生血管破裂,也可以在產婦發(fā)生異常情況時及時進行補液進行輸血[10-11]。
3.3 加強產婦產后觀察。由于產后出血多發(fā)生于產后2 h,加強對產婦產后的觀察,按摩產婦子宮排除其宮內積血,促進其子宮收縮,避免發(fā)生產后出血。若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立即判斷其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原因,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12-14]。
綜上所述,剖宮產會增加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產后出血由諸多因素引起,因此,在治療時,應判斷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對其出血情況進行評估,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盡早止血,最大限度的保留產婦的生育功能,挽救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