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宗博 楊 君 李 莉 魏亦山 張興龍 青島市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中心
測量不確定度是用于表征測量結果可靠性的參數(shù)。通過對不確定度的分類及評價可以判定實驗結果的準確性[1—5]。飼料中粗蛋白含量是飼料品質的重要表征。本文對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實驗測定結果進行了不確定度評定。
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測定方法為:使用凱氏定氮法測定飼料中的氮含量。用催化劑催化硫酸破壞飼料中的含氮有機物,使其轉化成硫酸銨;加入強堿蒸餾使氨揮發(fā),用硼酸吸收揮發(fā)氨,并用酸進行滴定,最后測出飼料中氮的含量,根據(jù)公式計算得出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
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X 按式(1)計算。
式(1)中:X—飼料樣品中粗蛋白的含量;V2—滴定試樣所用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V1—滴定空白時用的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C—鹽酸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mol/L;m—試樣質量,g;V—試樣消煮液總體積,mL;V3—蒸餾用消煮液體積,mL;0.014 0—每毫升鹽酸標準溶液含當量氮的克數(shù);6.25—氮換算成蛋白質的平均換算系數(shù)。
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得到飼料樣品中粗蛋白含量的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有:測量重復性;鹽酸標準溶液濃度;測量使用天平的相關性和其他有關常數(shù)。
取同一飼料樣品,以全麥粉粗蛋白含量測定實驗為例,進行兩次重復測量,結果見表1。
表1 飼料中粗蛋白的測量結果
根據(jù)JJF1059.1—2012,在重復性實驗條件下,測量結果的實驗標準偏差可用極差法式(2)來近似評定:
式(2)中:R 為重復測量實驗條件下最大與最小值之差,C 為極差系數(shù)。
鹽酸標準溶液濃度的標準不確定度U(c)為0.20%。
滴定樣品扣空白用的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V—V0)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V-V0)主 要 來 自 于 全 自 動 凱 式 定氮 儀, 則 標 準 不 確 定 度U(V-V0)=0.29%,實 測 中 扣 空 白 用 的(V—V0)為18.90 mL,則其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V-V0)/(V—V0)=0.002 9/18.90=0.15%。
稱量用天平帶來的不確定度,因電子天平的參數(shù)d=0.1 mg;e=1 mg;MAX=220 g,由矩形分布,可得分辨率帶來的標準不確定度Ud為:Ud= 0.1= 0.058 × 10-3g。
天 平 最 大 允 許 誤 差(MPE)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根據(jù)天平檢定報告, 實驗用的天平準度等 級 為Ⅰ級, 且 當0 <m ≤50 g時, 其MPE=±0.5 mg。 由 矩 形分布,可得其 不確定度U(MPE)為:U(MPE)=0.5 ÷= 0.289 ×10-3g。
因此電子天平稱量的合成不確定度為:Um==該項引起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m/m=0.295×10-3/1.048 9=0.028%。
全自動凱式定氮儀的儀器精密度U=0.50%,則儀器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按均勻分布,為:U(eq)=0.29%。
測量的重復性、鹽酸標準溶液的濃度、滴定樣品扣除空白所用的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樣品稱量和儀器精密度的不確定度相互獨立,故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相對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
試驗測得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為15.9%,則其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U(X)=15.9%×0.003 9=0.062%。當k=2 時,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U=2U(X)=0.12%。
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結果可表示為:(15.86±0.12)%,k=2。
由上述可得,飼料樣品中粗蛋白含量的擴展不確定度為0.12%。在人員、實驗環(huán)境和方法等不變的條件下,影響飼料中粗蛋白含量測量結果的主要因素為全自動凱氏定氮儀。因此必須加強儀器維護保養(yǎng),保證儀器的穩(wěn)定性,提高實驗人員的操作水平,對儀器條件加以優(yōu)化改進,提高結果的準確度,從而有效降低最終測定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