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67000)呂玲玲
初次分娩的產婦,由于缺乏經驗,常常有焦慮、恐懼心理,使得在分娩過程中疼痛感更甚,不利于產程,影響分娩結局。為進一步提高產婦認知,打消產婦的不良情緒,給予產婦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減少分娩疼痛,促進分娩順利進行?,F就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模式應用在初產婦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基礎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8年8月~2019年10月就診的106例初產婦隨機分成兩組,各53例,甲組年齡20~35歲,平均(26.89±3.46)歲,孕周37~41周,平均(38.76±0.64)周;乙組年齡20~34歲,平均(26.94±3.41)歲,孕周37~41周,平均(38.72±0.67)周,相對比兩組基礎資料,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所進行實驗通過醫(yī)院倫理會審批。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初產婦,且同意配合實驗。排除標準:患妊娠期糖尿病、甲亢、高血壓等并發(fā)癥者;出現子癇前兆者。
1.2 方法 乙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定期檢測胎心,指導合理飲食,按照常規(guī)分娩流程生產。甲組實施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模式:①待產護理,在進入待產室后,指導產婦保持舒適體位,并安排經驗豐富的助產人員同產婦講解分娩過程,可事先同產婦演練流程,鼓勵產婦不要擔心,積極配合;②心理護理,盡量同產婦交流、溝通,轉移注意力,并告知產婦有助產士和護理人員全程陪同,緩解產婦緊張情緒,并將生產過程中注意事項提前告知;③分娩期,助產士從旁鼓勵產婦,引導產婦將注意力集中到生產中,并通過規(guī)律深呼吸緩解疼痛感,通過按摩產婦腰骶緩解疼痛,指導產婦保持正確體位準備生產,并協(xié)助檢查產婦、胎兒體征,觀察產道開口;④分娩后護理,在清理宮內淤血后,幫助產婦娩出胎盤,并對會陰切口消毒,新生兒清潔后盡快進行母嬰接觸,增加產婦成就感;⑤產后導樂護理,指導產婦新生兒喂養(yǎng)經驗,并指導產婦飲食方案,確保足夠營養(yǎng),測量產婦情緒,給予音樂療法、冥想訓練等緩解產婦抑郁情緒。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的陰道分娩率。觀察兩組的產程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陰道分娩率 甲組陰道分娩率47例(88.67%)較乙組38例(71.70%)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10,P=0.028)。
2.2 兩組的產程 甲組第一產程(281.35±25.34)min、第二產程(26.35±2.70)min及第三產程(6.64±1.15)min均較乙組(330.40±30.47)min、(34.84±3.42)min、(11.28±1.79)min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經歷強烈的情感和軀體體驗,尤其是缺乏分娩經驗的初產婦而言,缺少對正常分娩生理過程的正確認識和了解,焦慮、緊張、恐懼等過重的心理負擔可能會增強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活動,增高血液中兒茶酚胺及皮質醇水平,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導致宮口擴張延遲和宮縮乏力,延長分娩產程[1]。
導樂一詞源自希臘,意思是女性看護者,即一個有經驗的婦女幫助照護另一個婦女,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是指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導樂人員持續(xù)給予產婦生理、心理支持和幫助,促使順利分娩[2]。將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模式應用在初產婦中的研究結果表明,產婦的陰道分娩率更高,產婦的產程更短。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模式有助產士在生產過程中全程陪伴,保證護理完整性、完整性,使產婦得到全方位、高品質護理支持,從旁積極鼓勵產婦,提高產婦分娩信心,減輕焦慮、恐懼情緒,轉移產婦注意力,減輕分娩疼痛,圍產期正確的技術指導,改善產婦因疼痛可能出現的宮縮乏力,增加陰道分娩率,縮短產程。產后正確喂養(yǎng)指導,心理指導,提升新生兒健康質量,緩解產婦產后抑郁情況,促進和諧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一對一全程陪伴導樂分娩模式有利于提高初產婦陰道分娩率,縮短產程,促進順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