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鄭州兒童醫(yī)院(450000)李嬌 薛培培 皮紅偉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5月~2019年1月于本院擇取104例病毒性腦炎患者和家屬,依據健康教育方法的不同劃分參照組與研究組,各52例。納入患者均依據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病毒性腦炎,家屬年齡在23~58歲之間,對此次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參照組家屬有女性29例,男性23例;年齡在27歲~58歲,平均(38.63±2.11)歲。研究組家屬有女性28例,男性24例;年齡在25歲~56歲,平均(38.19±2.04)歲。兩組家屬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對患者和家屬行一般健康教育,在患者就診期間由醫(yī)務人員進行健康知識講解,發(fā)放知識手冊。研究組則行系統(tǒng)強化健康教育,可采用授課形式,將多媒體教學、實際操作訓練、理論講解等多種方法相結合,具體包括:①入院時詳細向患者講解醫(yī)院環(huán)境、制度、注意事項、重要區(qū)域位置,幫助患者和家屬迅速熟悉院區(qū)。②每周開展1~2次病毒性腦炎知識課程,持續(xù)1個月,邀請具有豐富診療與護理經驗的??漆t(yī)師和護士進行講解,在授課前于病區(qū)張貼通知,并應用短信、微信、電話等方式通知家屬。講解者在課堂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用幻燈片、視頻、圖片、醫(yī)學模型等方式,便于家屬理解。③在住院期間,要求家屬全面參與、協(xié)助診療和護理工作,使家屬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也便于家屬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提高后期家庭護理的專業(yè)性。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也需有意識地向家屬進行用藥方法、藥物副作用、用藥劑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加深家屬的記憶。④出院前護理人員需加強對于患者恢復期的相關健康知識教育,包括飲食方案、營養(yǎng)結構、運動方法、病情觀察等方面,可由責任護士與患者和家屬進行一對一教育,并在出院后向其提供聯(lián)系方式,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情況并給予護理指導。
1.3 觀察指標 ①于健康教育前后應用問卷調查形式評估兩組家屬的疾病認知度。②評估并對比兩組家屬的依從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比較,計數資料用X2比較,P<0.05,則差異顯著。
2.1 兩組家屬的疾病認知度比較 經健康教育后,研究組與參照組的認知度評分比較:疾病基礎知識(86.79±4.31)vs(77.62±3.98);護理措施(91.54±5.84)vs(82.59±5.66);飲食注意事項(90.61±4.51)vs(80.96±5.06);生活注意事項(92.31±6.51)vs(83.33±4.79);前者高于后者,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家屬的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家屬對于診療方案的依從率高達96.1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2.69%,組間差異顯著(P<0.05)。
為探析健康教育質量對于家屬依從性與疾病認知度的影響,本文對腦膜炎家屬分別應用一般健康教育與系統(tǒng)強化健康教育,結果顯示,兩組家屬對于疾病基礎知識、護理措施、飲食與生活注意事項的認知度相比健康教育前均得到顯著提升,但研究組家屬教育后所得分數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可見,系統(tǒng)強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家屬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提高家屬的護理能力、護理專業(yè)性以及護理意識,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疾病危害,積極正確地配合醫(yī)務人員完成診療和護理工作[1]。系統(tǒng)強化健康教育通過定期在院內開展教育課程,可使健康教育內容更有條理,更有針對性,教育范圍更全面,使家屬在系統(tǒng)的學習中掌握疾病發(fā)生原因、機制和飲食生活注意事項等理論知識[2]。而醫(yī)務人員要求家屬全面參與日常診療和護理工作,可使家屬潛移默化中掌握專業(yè)護理手法、心理干預方法等,并能使其擴展和鞏固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一步提升其專業(yè)性。此次研究中,研究組家屬對于診療方案的依從率達到96.1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2.69%,可見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家屬疾病認知度與依從性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質量對于腦膜炎家屬的影響巨大,提升健康教育質量在病毒性腦膜炎治療中非常必要,可提升家屬的認知度、積極性和依從性,使其能夠良好配合診療工作,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后遺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