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精神病醫(yī)院(463000)王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63例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患者,依照入院時間不同分組。對照組(n=31)男17例,女14例,年齡38~64歲,平均(50.71±6.29)歲,病程2~10年,平均(6.13±1.75)年;觀察組(n=32)男17例,女15例,年齡37~65歲,平均(51.06±6.83)歲,病程2~11年,平均(6.71±2.03)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符合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呒覍僦楸狙芯浚易栽负炇鹬橥鈺?。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療。對照組接受精神衛(wèi)生指導干預,包括精神衛(wèi)生知識、康復指導、社會支持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家庭護理干預,方法如下。①家屬教育:通過集中授課,培訓家屬認知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產生的原因、治療方法、藥物知識、成功案例等;幫助家屬了解疾病的特殊性、藥物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等;提高家屬對患者按時用藥的正確認知水平;指導家屬改善家庭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提高家庭功能,幫助家屬及患者應對社會應激等。60min/次,2次/月。②患者教育:將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組,5~10人/組,通過分組授課、交流,講解疾病產生的原因、治療方案及作用、服藥方法、注意事項等;組織病患交流,通過分享自身治療經驗等,樹立患友治療自信心。1次/15d,30min/次。③定期隨訪:通過電話、微信、家訪等形式,解決家庭護理干預中的問題,鼓勵家屬及患者繼續(xù)堅持良好的治療習慣,指導其改正不良治療方式。家庭護理干預持續(xù)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干預后服藥依從性,分完全服從(自愿按時服藥)、部分服從(在督促下按時按量用藥)、從未服從(拒絕服藥)3個等級。服藥依從性包括完全服從、部分服從。②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功能,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評估,總分70分,分數越高代表社會功能越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服藥依從性 干預后,兩組服藥依從性對比,觀察組服藥依從度81.25%(26/32)較對照組58.06%(18/31)高(P<0.05)。
2.2 社會功能 干預前,觀察組SDSS評分為(14.57±4.18)分,對照組為(14.61±4.02)分,兩組SDS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評分為(6.72±3.05)分,低于對照組(11.16±3.78)分(P<0.05)。
精神分裂癥患者因長期疾病困擾,易出現情緒低落、社交較少等情況,甚至導致其對工作、生活等失去信心,出現自殺等現象[1]。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家庭護理干預聯合精神衛(wèi)生指導護理能提高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家庭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講解疾病產生原因、治療方案及作用、服藥方法等,并促進患友溝通交流,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提高治療自信心,從而能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水平的高低與家庭支持、應對方式等有關[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家庭護理干預聯合精神衛(wèi)生指導護理能提高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本研究通過對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指導家庭交流及應對社會應激的方法等,可指引患者積極治療,提高家庭對患者治療的支持度,促使患者感受家庭溫暖,減少不良心理,進而能提高社會功能。
綜上,家庭護理干預聯合精神衛(wèi)生指導護理能提高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社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