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鄭市公立人民醫(yī)院(451100)孫發(fā)起
肛周膿腫屬臨床肛腸科常見疾患之一,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進展快等特點,患者多表現(xiàn)為肛門疼痛、墜脹感,隨病情發(fā)展,還可引起肛瘺等嚴重疾患[1]。目前臨床上對肛周膿腫患者多實施外科手術治療,其中最常見手術類型為切開引流。單純切開引流術雖可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病痛,但同時術中操作易損傷肛門括約肌,易導致術后并發(fā)肛瘺、大便失禁及疾病復發(fā),因此使此術式推廣受到極大限制。本研究目的是觀察麝香痔瘡栓+根治性切開引流治療肛周膿腫患者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4月肛周膿腫患者77例,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組,試驗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5.49±6.81)歲。參照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56.13±7.06)歲。兩組臨床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協(xié)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曉、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采取根治性切開引流治療: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手術體位視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截石位或右側坐位,于病灶明顯處做放射形切口,逐漸擴大切口,排出膿液,進入膿腔內(nèi),分離間隔,且探查膿腔大小及方向;排凈膿液,明確探查內(nèi)口情況;切開切口中間與內(nèi)口之間肛管皮膚及直腸黏膜,于內(nèi)口上端做一切口,長度約1cm,且切開部分內(nèi)括肌;若病灶屬肌間低位膿腫,則需1次性切開內(nèi)、外括約肌表淺部分;若病灶為肌間高位膿腫,則需切開肛管下部分括約肌,直腸環(huán)采取橡皮筋掛線治療。術中未實施緊線操作,且于術后第6d在創(chuàng)面臨近掛線處實施緊線操作,以雙氧水或洗必泰反復沖洗膿腔,以碘仿紗條填充膿腔,以利于引流操作。試驗組采取根治性切開引流+麝香痔瘡栓(馬應龍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42021461)治療:①根治性切開引流方法同參照組。②于根治性切開引流術后將無菌繃帶與麝香痔瘡栓混合制成麝香痔瘡栓紗條,取大小合適的麝香痔瘡栓紗條平貼在引流口或創(chuàng)面,且以無菌紗布封閉,再用膠布固定,1次/d,持續(xù)治療2周。兩組均于治療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療效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后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90%為顯效;治療后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60%~90%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60%為無效。將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 SPSS25.0對比,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試驗組總有效率94.87%(37/39)較參照組的73.68%(28/38)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祖國醫(yī)學認為,肛周膿腫病理機制為嗜食辛辣厚味,飲食不節(jié),致使?jié)駸醿?nèi)生而下瀉大腸,集結于肛門而發(fā)病[2]。由于肛周膿腫屬濕、熱、瘀證并存,加之手術創(chuàng)傷,易造成經(jīng)絡不通,氣血凝滯,進一步加劇濕、熱、瘀證侯,故應從去腐生肌、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方面加以施治。
麝香痔瘡栓組方為爐甘石、冰片、珍珠、三七、人工牛黃、麝香、五倍子等,方中麝香性溫、味辛,可入脾、心經(jīng),能芳香走竄,外達皮膚,內(nèi)徹臟腑,循行十二經(jīng)脈,繼而發(fā)揮行血、祛瘀、通絡等功效,多用于施治腐肉、腫痛、漏及惡瘡等癥,且麝香滲透力好,利于肌膚毛孔舒張,引諸藥直達病灶,去腐生新;牛黃性涼、味甘,可入肝、心經(jīng),具有解毒、清熱等功效;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冰片具有清熱止痛之功效;珍珠能生肌止血、解毒散瘀、防腐止痛、清熱斂瘡;五倍子具有收濕斂瘡、解毒消腫等功效;爐甘石性平、味甘,能收澀斂瘡,因此麝香痔瘡栓諸藥聯(lián)合,標本兼顧,能顯著發(fā)揮去腐生肌、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麝香痔瘡栓方中牛黃中含有牛黃酸成分,其對組織細胞恢復可發(fā)揮輔助治療作用,對皮膚黏膜及細胞可發(fā)揮保護作用,能減少機體氧化自由基危害,抑制機體過氧化反應;麝香則對各種早、中、晚期炎癥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尤其是具有其強效抗菌、抗感染作用,可顯著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菌群。本研究可知,試驗組總有效率94.87%較參照組73.68%高(P<0.05)??梢姼刂苣撃[患者采取根治性切開引流+麝香痔瘡栓治療,療效確切。
綜上,肛周膿腫患者采取根治性切開引流+麝香痔瘡栓治療,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