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yī)院(477150) 郭璐璐
慢性乙型肝炎(CHB) 是臨床常見傳染病,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心理,應在治療基礎上配合一定護理手段提升認知,緩解精神壓力。CBT療法通過指導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改善健康行為,利于提升護理質量;持續(xù)性護理干預是將護理服務延伸至家庭,保證患者在院外能接受專業(yè)護理服務,二者聯(lián)合應用,能共同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選取我院CHB患者79例,旨在探討CBT療法聯(lián)合持續(xù)性護理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CHB患者79例,按照入院時間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8例,觀察組41例。對照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31~69歲,平均(48.96±8.52) 歲。觀察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32~70歲,平均(49.11±8.47) 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健康宣教,囑咐患者按時用藥,注意運動、飲食,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CBT療法聯(lián)合持續(xù)性護理,①CBT療法,通過交談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及主訴,分析其不良情緒及錯誤認知,并開展CHB教育講座,內容包括病理機制、治療效果等,并對患者疑問進行解答,增強患者認知程度,改善自身行為。②持續(xù)性護理,心理干預,針對其抵觸、暴躁、易怒情緒,主動聯(lián)系溝通,通過暗示法、正性冥想法進行緩解,并邀請CHB控制較好者現(xiàn)身說法,鼓勵朋友、家屬關心安慰患者,緩解孤獨不安情緒;組建微信群,于早上8:00推送國內外最新CHB自護知識,并于晚上20:00進行針對性講解,并電話通知其按時復診,提供問題咨詢服務。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前、護理后兩組心理彈性,采用Connor和Davidson心理彈性量表(CD-RISC) 評估,總分0~100分,分數(shù)越高,心理彈性越好。②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評估,總分為19~95分,95分為非常滿意,76~94分為滿意,57~75分為一般,38~56分為不滿意,19~37分為非常不滿意。非常滿意、滿意計入總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D-RISC評分 護理后兩組CDRISC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評分(82.69±7.12) 分高于對照組(74.85±6.89) 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2.2 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22例非常滿意,18例滿意,1例一般;對照組17例非常滿意,13例滿意,5例一般,2例不滿意,1例非常不滿意。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6%(40/41) 高于對照組78.95%(30/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51,P=0.025) 。
CHB臨床發(fā)病率較高,且病程長、易反復,需長期服藥治療,常伴有自卑、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應給予有效護理手段。CBT療法聯(lián)合持續(xù)性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合理引導,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并進行延續(xù)性護理指導,改變自身行為,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具有全面性、長期性的優(yōu)勢[1]。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CD-RISC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97.56%高于對照組78.95%(P<0.05) 。CBT療法聯(lián)合持續(xù)性護理進行交談了解其錯誤認知及負性情緒,給予健康宣教,并及時解答疑惑,提升其認知程度;并主動聯(lián)系溝通,針對性緩解其暴躁易怒心理狀態(tài),鼓勵家屬安慰關心患者,提高心理彈性[2];同時通過改善自身健康行為,按時復診,緩解病情發(fā)展,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與滿意度。
綜上所述,CBT療法聯(lián)合持續(xù)性護理干預應用于CHB能改善心理彈性,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