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光宇
(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硯山)
兒童鼾癥又稱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類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主要以打鼾和睡眠紊亂為臨床癥狀。鼾癥既影響患兒的呼吸功能和頜面結(jié)構,又影響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和身體健康,屬于一類潛在危險病癥。臨床上主要依據(jù)患兒的癥狀結(jié)合可行性高的手術治療方式予以治療,改善患兒睡眠結(jié)構和呼吸功能,但由于手術治療都具有一定的風險,選擇何種科學、合理的手術方式(如單純扁桃體切除術)對患兒術后的恢復尤為關鍵[1-2]。
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某二甲醫(yī)院五官科患兒進行研究調(diào)查,并將70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兒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5例)和參照組(35例),研究時間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參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12歲,平均(6.13±1.38)歲,病程3~12個月,平均(6.11±0.31)個月;研究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3~12歲,平均(6.24±1.40)歲,病程2~12個月,平均(5.86±0.35)個月。
參照組采用扁桃體擠切術,具體方法:先行全身麻醉,取臥位或坐位,肩部墊高,口腔用張口器牽開,顯露扁桃體下級,從下級套入擠切刀刀環(huán),朝扁桃體縱軸上方移動,使刀環(huán)方向與其保持平行,移動刀柄至對側(cè)口角。在扁桃體和咽腭弓間置入刀環(huán),將腺體大部分套入刀環(huán)中,其采用向上牽拉刀環(huán)的方式;在舌腭弓處凸顯出隆起包一個,使用拇指將其壓入刀環(huán)中,將刀刃收緊,用力扭轉(zhuǎn)刀柄拉出腺體予以切除;再按上述步驟切除左側(cè)腺體。
研究組采用單純扁桃體切除術,具體方法:先行氣管插管全麻,采用張口器牽開口腔,使扁桃體完全顯露,注入生理鹽水(10 mL)與扁桃體表面以便切割。將某型號雙頻射頻機設置為切凝檔,輸出功率在25%~35%[3-4]。使用艾麗思鉗夾夾住需進行切除的扁桃體組織,向內(nèi)上方牽拉,并采用切除刀(射頻弓形)切除舌腭弓緣和咽腭弓緣平行處的肥大腺體,但要保證扁桃體被膜完整性。
①術后1~3周觀察患兒的疼痛評分(VAS),分值0~10,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明顯,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無法入眠。②術前及術后3個月觀察患兒的免疫功能變化情況和PSG指標:IgA、IgH、IgG水平變化;最低血氧飽和度、呼吸暫停次數(shù)、呼吸紊亂指數(shù)。
兩組對比數(shù)據(jù)用SPSS 17.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和參照組術后1~3周疼痛指數(shù)(VAS)評分比較,術后1~2周,研究組的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恢復效率較快,第3周情況方有所緩解,術后1~2周的疼痛評分與參照組形成鮮明對比,P<0.05,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比結(jié)果見表1。
表1 疼痛評分( ±s, 分)
術前及術后3個月,兩組免疫功能情況對比,術前IgA、IgH、IgG水平差異不大,術后兩組免疫功能變化較大,兩組對比效果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對比結(jié)果見表2。
依照研究組和參照組的PSG指標在術前及術后3個月的對比結(jié)果顯示,術后3個月后最低飽和度、呼吸暫停次數(shù)、呼吸紊亂指數(shù)明顯降低,兩組對比結(jié)果鮮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比如下表3。
表2 免疫功能變化( ±s, mg/L)
表3 PSG指標( ±s, mg/L)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其主要由于腺樣體組織或扁桃體組織肥大致機體處于缺氧狀態(tài)所導致,但患兒長期處于低氧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患兒正常代謝功能及呼吸功能、睡眠結(jié)構等,嚴重威脅患兒的面部發(fā)育和身體發(fā)育,對患兒的智力和機體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影響[5]。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治療根除患兒病癥,但由于術后會出現(xiàn)程度不一的疼痛,加之患兒對疼痛的耐受性較差,容易出現(xiàn)排斥、恐懼等不良情緒反應,因此選擇高安全性、低創(chuàng)傷性及術后疼痛程度較輕的手術治療方式是最優(yōu)質(zhì)的選擇,而目前術后疼痛程度較低的手術治療方式首選便是單純扁桃體切除術,并在術后保留免疫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術后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次研究將單純扁桃體切除術和扁桃體擠切術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兒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依據(jù)對比結(jié)果可知,研究組和參照組術后1~3周疼痛指數(shù)(VAS)評分比較,依照對比結(jié)果顯示,術后1~2周,研究組的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恢復效率較快,第3周情況方有所緩解,術后1~2周的疼痛評分與參照組形成鮮明對比,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前及術后3個月,兩組免疫功能情況對比,術前IgA、IgH、IgG水平差異不大,術后兩組免疫功能變化較大,兩組對比效果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依照研究組和參照組的PSG指標在術前及術后3個月的對比結(jié)果顯示,術前,最低飽和度、呼吸暫停次數(shù)、呼吸紊亂指數(shù)兩組并無差別,P>0.05,而術后3個月的PSG指標明顯降低,兩組對比結(jié)果鮮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單純扁桃體切除術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兒可增強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改善呼吸和睡眠功能,恢復機體正常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