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珍
摘 要: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經濟和科技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對于人文素質的要求逐漸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針對初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所開展的教育課程,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問題,我國施行教育興國戰(zhàn)略,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培育更多人才,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新課程改革是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問題所提出來的解決教育突出問題的,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覺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關鍵詞: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教學觀念
一、我國教育體系的劣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我國實施人才興國戰(zhàn)略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教育問題一直是人們所詬病的,制度僵化,過分重視分數的應試教育成為了教育體制的短板。人們也沒有意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考高分成為了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忽略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鬃釉浾f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長期以來,單一的應試教育思想限制了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出現,對我國長期發(fā)展不利。
很長時間以來,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都像是在原地轉圈一樣,老師在課上講了許多看似有用的道理,其實對學生的現實生活幫助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沒有取得大的進步,更多的用處是幫助學生考了更多的分數。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作為考試科目來展開教學的,學生對學科也產生了抵觸情緒,體會不到學習思想品德的真諦。
二、任課老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思想,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老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目標,應試思想限制了老師和學生的進步,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沒有取得大的進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在應試教育的思想控制下,老師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考試,和新課改中對于初中政治課程的要求相不符,達不到素質教育目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的作用是引領,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的教學思想成為了關鍵,老師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起著引領的作用,轉變教學的思想觀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質量。
三、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有幫助
良好的上課氣氛對于老師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發(fā)現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對于上課內容的接受情況有一個積極的反饋,也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待學習的初中政治課程的興趣。老師應在課前準備好相應的上課材料,在課堂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要進行適當地調動,不斷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采取更加有趣的上課方式,比如,在課堂中開展辯論賽的形式,老師設置問題,學生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討論,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也對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促進作用。
四、教學方式的改變應努力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以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程是抽象的,學生對于學習這門課程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想要讓學生學好這門課,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穿插生活中的實例,生活中的素材對于學生學習初中政治課程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理解。發(fā)揮好時政熱點對于學習政治課程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的知識來源于對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時政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更幫助老師提高教學質量。
五、教材中的實例對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質量的
幫助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國家利益至上的課程,讓學生了解了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通過介紹英雄人物向學生傳達了許多關于國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將個人發(fā)展融入國家發(fā)展的過程中,青少年要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向英雄模范學習,比如雷鋒同志,“我是社會主義的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哪里釘”。向袁隆平院士學習,為了中國人民不再餓肚子,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不管寒冬還是酷暑都在田間地頭做自己的科學實驗,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自己的榮耀問題也是事關國家發(fā)展的問題。學習袁隆平院士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忠誠執(zhí)著樸實的品格,把維護國家安全作為自己的使命,為國家發(fā)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樹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人生追求,這是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追求,通過學習課本知識,解答課后習題中的問題,比如教材的探究與分享模塊,曹師傅的行為為什么能影響周圍的人。曹師傅為他人作出了貢獻,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是曹師傅這樣的人的人生信條,所以他們的行為才會影響到周圍的人。加強學生的思想建設,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六、結語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學是兩個概念,教是老師的任務,學是學生應當做到的事情,這兩個概念不是互相獨立的,需要老師做統(tǒng)籌規(guī)劃,做好教的任務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上課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兆峰.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J].考試(教研),2010.
[2]張勃.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
[3]廖東波.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