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龍
摘 要:在新課堂教學模式下,我們要突出了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方法;我們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實施新課改的基礎,一定要樹立“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發(fā)展”的新的教育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相信學生的自學潛能,更大膽讓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學。
關(guān)鍵詞:地理;教學模式;實踐;合作
不管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必須符合班情和學情。目前,新課改的內(nèi)涵太豐富了,真可謂是全方位的改革,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成為新課改革的執(zhí)行者和開拓者,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做到身動、心動、神動,使每一個學生肯學、想學、會學,讓每一個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師變了,我們也變了,每堂地理課后,我們都會有新的收獲。
一、加強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一定的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所設置的實踐活動要和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自參與來獲取知識。通常來說,研究性學習類的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在實踐活動中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交流及行動的環(huán)節(jié)當中。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地理學習上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掌握學習地理知識的技能。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引導,不能只組織實踐活動卻對學生在實踐活動上的表現(xiàn)不聞不問。但需要注意,學生教師要給學生適當?shù)囊龑?,不能強迫學生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完成任務,教師要把實踐活動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
二、小組合作互助,提高團隊意識
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更多體現(xiàn)學生一種互幫互助的精神,以及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弘揚團隊合作精神,形成友愛互助美德。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使用是經(jīng)常化的,在地圖中要尋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不同的頁面中,尋找地理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時,同桌的兩位同學分別翻到不同的頁面,進行對照,可以減少頁面的翻動,而且直觀明了,還方便同桌之間討論學習。例如在學習《氣候復雜多樣季風顯著》一節(jié),就可以經(jīng)常利用互助式合作學習,在講了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接著講授溫度帶的劃分、降水量的分布、干濕地區(qū)等知識都可以利用互助式,同桌之間一個翻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同桌的另一個同學翻開正講到的“溫度帶的劃分圖”,或“降水量的分布圖”,或“干濕地區(qū)圖”,比較著來看,從而輕易直觀地找出秦嶺——淮河這條重要的地理界線是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經(jīng)過的地區(qū),是亞熱帶與暖溫帶、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天氣與氣候》時,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授課的時候,筆者采用了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解決相應的問題,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筆者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不同地區(qū)的圖片,使學生思考世界的天氣和氣候有什么不同,將學生順利地引入正文的學習當中。接著,在學習有關(guān)天氣的部分時,筆者又引導學生思考:山前桃花山后雪、塔里木盆地干燥少雨、昆明四季如春、忽聞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四種情況中哪些表述和天氣有關(guān)?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探究能力。
四、耐心傾聽,"聞"全其聲。
"聞"就是聽,在中醫(yī)診斷中大夫往往通過傾聽病人對病況的自述來了解病情。在班主任工作中,"傾聽"同樣也是老師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有效手段。我們常說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良師易做,益友難當。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傳道授業(yè),還應像朋友一樣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隨時隨地的同學生"心理換位",想其所想,再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的益友。我們班有幾個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女生,平時比吃喝、談穿戴,每天討論到哪里玩,就是不愛學習。父母忙于工作,平常家庭教育顧不上,這幾個孩子簡直成了班里同學眼中的"異類"。我找她們談話,但好不了三天,又出現(xiàn)反復。這樣的孩子怎么辦呢,我不得不靜心深省……通過對她們的觀察,發(fā)現(xiàn)她們關(guān)心、愛護班集體,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無論學校。班級組織什么活動,她們都積極參加。一天和她們談到班級建設,她們都很激動,那股積極參與的強烈愿望深深地震撼了我。是啊~并非孩子們沒有參與意識、沒有責任感,作為老師不能用偏激的眼光看她們。作為班主任,走近每個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并與他們溝通是多么的重要。我大膽給她們委以重任,充分激發(fā)其責任感。果然,她們帶頭參加學校組織的合唱比賽,給同學們鼓勁,最終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總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吸收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將知識更好地灌輸?shù)綄W生的思維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zhì),鞏固地理學科知識,將應試地理教學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教學,這一跨越,需要所有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共同努力。我們肩負著時代的重任,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的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