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孩子愛玩游戲,尤其喜愛戶外游戲。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說明”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辈⑶乙笥變好刻斓膽敉饣顒訒r間不少于兩小時,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由探索的環(huán)境,充分利用身邊的環(huán)境資源,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
自課程游戲化以來,幼兒園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戶外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也指出:“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zhì),提高幼兒對戶外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币虼?,教師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著重以幼兒最感興趣的戶外活動為切入點,探索戶外游戲中幼兒能力的提高。漸漸地,理想與現(xiàn)實開始碰撞,如何使戶外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孩子們的主動性,讓幼兒自主游戲,通過游戲讓孩子們得到快樂與發(fā)展,是每一個幼兒教師在探索中為之努力的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yīng)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jīng)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dǎo)他們在與環(huán)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fā)展?!痹谟變簣@里有許多戶外活動游戲,教師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了各種各樣的游戲情節(jié),提供了各種游戲材料,但是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的自主權(quán)才能得到發(fā)展,才能在游戲中充分體現(xiàn)主體性。
故事:樹上的呼啦圈
一天,幾個孩子一起在玩呼啦圈,他們把呼啦圈一個個都扔到了半空中,一個比一個高。他們正玩得投入時,其中一個小朋友的呼啦圈被樹枝掛住了,沒有了呼啦圈的他,尋求同伴幫忙,于是孩子走到大樹底下,用力向上跳著,想用手里的呼啦圈把樹上的打下來,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呼啦圈被掛在了樹枝上,眼看這個辦法不行,小朋友們陸續(xù)換了新的辦法,有的小朋友一個勁兒的往上蹦著,試圖想夠到;有的小朋友雙手握住樹干搖一搖,可是結(jié)果還是一樣;有的小朋友雙腿夾住樹干,準備爬上去但是沒爬幾步就原路返回了;還有一位小朋友還在堅持著,因為他還有呼啦圈。孩子們都遭遇了失敗后,回頭看看我,七嘴八舌的把剛才的事情跟我說了一遍。聽完后我就問他們:“那你們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嗎”,有個的小朋友就說搬個梯子爬上去,還有小朋友說找個長的棒子把他們挑下來……按照孩子們說的,我們?nèi)ビ變簣@的材料區(qū)尋找了“工具”。
找來梯子后孩子們對這個爬梯很感興趣,他們爭先寵后想爬上梯子拿呼啦圈,可是當幾個孩子嘗試幾次后還是拿不到呼啦圈時,拿圈的興趣減弱了,有的孩子選擇了放棄,這時我問:“有誰愿意來試試呢?”無人應(yīng)答。我繼續(xù)問:“為什么爬上梯子還是拿不到呢?”,“樹實在太高了呀?!避娷姛o奈地說。
這時,小寶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以成功,于是輕輕地說:“用上我的竹竿應(yīng)該可以的吧,”我立馬鼓勵他:“這是個好辦法,可以試一試?!本瓦@樣,取下來第一個呼啦圈,在取到的第一個呼啦圈時,下面的小朋友,連連說:“小寶,你好厲害哦?!薄靶?。你好棒!”……邊上的孩子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用長一點的竹竿試一試”“讓我也試一下吧”……看到同伴成功后,孩子們信心十足,把樹上的呼啦圈都取了下來。
教師總想著要把最好的東西全部教給孩子,為他們提供了最齊全的材料、道具、裝備,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但是有時候卻達不到預(yù)期的效果。并不是教師做得不夠好,而是“抓”得太緊,忘記給孩子空間去發(fā)展,所以適當?shù)胤攀?,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快。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為了有效地利用《指南》來觀察、了解幼兒,首先要完整、深入地理解《指南》的結(jié)構(gòu)及其內(nèi)涵;其次重視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與游戲中的表現(xiàn);最后應(yīng)當積極地看待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每一點進步?!痹谟螒蚧顒又校绾握嬲臐M足幼兒的需要,就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故事:沙池里的“生日蛋糕”
陽光明媚的一天,是戶外活動的好時機。孩子們格外高興,因為又要去玩沙了。在大沙池里,五個小男孩正在商量著什么,他們一直談?wù)摿撕镁?,走近他們一聽,原來是小智的生日要到了,大家在為怎么給他過生日而發(fā)愁,沒有想出中意的點子。
愷愷說:“我們給你做個披薩,好吧?”“不喜歡!”拿著橙色圓盤的小智說道。浩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藍色桶。來到小智身邊說:“給你做個蛋糕,怎么樣?”小智立馬說道:“好啊!”浩浩先把藍色桶里放滿沙子,然后翻按在地上,當桶拿掉后,地上一堆散沙浩浩有點小小的失望,但是他還是很有信心的跟小智說著:“肯定是這個桶太大,我給你做個小蛋糕吧?”一旁的小智說:“可以啊?!庇谑?,浩浩拿來了一個黃色小桶,在里面裝滿沙子,還是用第一次的方法,制作蛋糕。當浩浩看到地上不成型的散沙時,雙手捧起沙子,停頓了一會兒,安慰自己道:肯定是我沙子裝的不好。于是,他叫來了小智幫忙,小智立馬用手里的大圓盤裝的沙,浩浩站在一旁仔細地看著。等到小智裝滿之后,浩浩蹲下來,迅速的把水桶拿了起來,之前那一幕又出現(xiàn)在了兩人眼前。浩浩看了看我,嘆了口氣:“哎……”,我朝他做了一個加油的動作。這時,小智請來了經(jīng)驗豐富的愷愷:“浩浩,你把這個桶要裝滿沙子,然后要壓壓平。”一旁的綺綺也很贊成愷愷說的:“對、對、對,還要按在平的地上?!甭犃诵』锇榻o的意見,浩浩又增加了信心。浩浩按照同伴說的,一步一步照做,先把桶里裝的滿滿的,然后用右手用力壓一壓,左手把上面多余的沙子擼掉,再找到一塊高低不平的空地,他伸出右腳用左右滑動的方法讓地變得平整些。最后,他迅速的將桶反摳在地上,麻利的把桶拿起來,地上再次出現(xiàn)一灘散沙,蹲在一旁的綺綺看見了也不說話了,浩浩望著一地散沙開始懷疑自己,垂頭喪氣地問到:“你說阿是我沒操作好呢?”我走過去微笑著對浩浩說:“浩浩,你很棒!為了給好朋友制作一個禮物,堅持到現(xiàn)在。那你有沒有仔細觀察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把桶拿下來的?”
永不放棄的浩浩,一個人拿著桶安靜了幾分鐘,找到了一塊空地,還是跟之前一樣一步一步的做著,當桶反摳在地上時,他小聲問了旁邊的小智:“你說這次會成功嗎?”小智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浩浩看了看小智,看看手下的桶,猶豫了片刻,他慢慢地用雙手握住桶,然后緩緩地將水桶往上拿掉,地上逐漸露出一個完整的正方形沙堡。小智開心的說:“我的生日蛋糕終于做好了!”浩浩則舒了一口氣,左手撐著下巴,臉上露出了笑容。愷愷也走了過來,三個人齊聲唱起來:“祝你生日快樂……”三人開心地笑著、唱著。
教師把《指南》作為觀察、了解幼兒的框架,在全面了解幼兒的基礎(chǔ)上有目的地觀察。在游戲中讀懂孩子的內(nèi)心體驗,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幫助幼兒經(jīng)驗的遷移和積累,鼓勵孩子在游戲中運用,從而推動游戲的發(fā)展,并讓孩子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教師是平凡的教育者,作為游戲過程中的觀察者,通過敏銳的觀察,捕捉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需要、意愿、困難和情緒體驗,分析觀察的現(xiàn)象與結(jié)果。并以此作為自己指導(dǎo)游戲的依據(jù),推進游戲的發(fā)展,開啟孩子們的非凡游戲之旅。
總之,在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放手是前提,教師的觀察與分析是推動,智慧的支持是保障。教師以一種開放性的心態(tài),充分了解幼兒,解讀幼兒的魔法時刻,理解幼兒的行為,支持幼兒不斷向前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青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