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現(xiàn)如今普遍存在的餐飲浪費現(xiàn)象,習近平總書記8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掀起了節(jié)約“新食尚”。
為了節(jié)約食物,除了貼出各種宣傳標語之外,很多餐飲機構出臺了各種政策。有的餐廳要求先交一筆押金,只有把食物吃完,盤子里所剩食物數(shù)量低于50g,才能取回押金;有的餐廳/食堂則是給光盤的顧客一些禮物,比如贈券、送果盤等。
這些措施的初心都很好,但只是治標不治本,最要緊的是:
1.把飯菜做得更可口一點。不好吃,是造成食物浪費的最常見原因。前幾天家人把和朋友在外用餐的菜肴打包回家(大家都用公筷了),我打開一看,菜真的太難吃了……食材品質(zhì)差,口感風味差,又油膩,又特別咸,連我這種擅長舊菜翻新的人都沒法處理。這樣的菜,即使打包帶回來,最后也是大部分被扔掉。
2.自助餐每款食物的份量小一點。很多顧客吃自助時是為了想品嘗更多的品種才取了食物,但每一份的量如果太大了,就難免會浪費。不如用特別小的盤子,每盤就是兩口的量,這樣既滿足了顧客的好奇心和多樣化需求,又不容易造成浪費。食堂和快餐也一樣,通常一份套餐是按大胃口的年輕男性需求做的,女性根本吃不完,難免造成浪費。如果有小份版、半份版,價格也相應降低,既受歡迎,又可減少很多浪費。
3.允許拼菜。很多餃子館里,餃子最低限度得買2 兩(其中含100g 面粉,餡料不算)甚至更多,否則不給賣。如果想吃2種餃子,就得吃4兩,顯然大部分女性是吃不完的。食堂的菜肴打2 份吃不下,1 份又很難做到每餐5種食材的要求,這樣,一人食時就無法兼顧食物多樣性、避免發(fā)胖和避免浪費的目標。如果允許拼菜,顧客就會皆大歡喜。
最后想說的是:吃不完的食物,如果硬塞進胃里來實現(xiàn)“光盤”,不僅不是節(jié)約,反而有害健康,最后給醫(yī)療系統(tǒng)增加負擔,也不利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珍惜食物,力行光盤,必須建立在營養(yǎng)平衡、維護健康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