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珊 宋華偉 邢 穎
胃癌為臨床惡性腫瘤中常見類型之一,在所有腫瘤中,其發(fā)病率處于第4 位,但病死率較高,處于第2 位[1]。胃癌具有一定隱匿性,大多患者確診時,其病情已進入Ⅲ、Ⅳ期,喪失手術(shù)時機。ECX 方案(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為臨床治療胃癌患者的化療措施之一,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該治療方案有效率可達46.7%,治療失敗時間為5.6 個月,但毒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導致患者耐受性受到影響[2]。FOLFIRI 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為近年來應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二線化療方案,現(xiàn)已在結(jié)直腸癌患者中得到應用,但對胃癌患者的作用尚無相關(guān)報道。本研究觀察FOLFIRI 方案治療胃癌療效及對患者血清IGF-1、VEGF、EGFR 及CEA 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 年1 月—2018 年6 月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yī)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 例。本次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核,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倫理要求。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病理學檢查后已確診;(2)接受一線化療后的進展期胃癌患者;(3)實質(zhì)靶病灶組織的最小直徑在1cm 及以上;(4)腎功能、肝功能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均顯示正常;(5)淋巴結(jié)靶病灶組織的短徑在1.5cm 及以上。排除標準:(1)并發(fā)其他惡性腫瘤;(2)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3)精神狀態(tài)異常;(4)認知功能異常;(5)過敏體質(zhì)。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ECX 方案(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治療:50mg/m2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9990280),d1,20mg/m2順鉑(錦州九泰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H20033936),d1~5,1000mg/m2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H20073024),1 天2 次,14 天為1 個療程,連續(xù)3 個療程。觀察組予以FOLFIRI 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治療:180mg/m2伊立替康[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H20084572]d1,靜注;400mg/m2甲酰四氫葉酸(赤峰蒙欣藥業(yè)有限公司,H15021455),d1,靜注;400mg/m2氟尿嘧啶(遠大醫(yī)藥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H20051137),d1,快速靜注;1200mg/m2氟尿嘧啶,d1~2,持續(xù)靜滴,14 天為1 個療程,連續(xù)3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療程結(jié)束后次日,分別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mL,以3000r/min 離心5min,分離血清后,應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羅氏公司,E601 型)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及癌胚抗原(CEA)表達水平進行測定。
2.3 療效標準 (1)以WHO 實體瘤治療療效標準[3]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完全緩解:治療后,患者胃癌病灶組織已經(jīng)完全消失,同時持續(xù)時間>4 周;部分緩解:治療后,患者胃癌病灶組織的直徑已縮小,且縮小幅度≥30%,同時持續(xù)時間>4 周;病情穩(wěn)定:治療后,無新病灶組織出現(xiàn),靶病灶組織的縮小幅度<30%,或者增加幅度≤25%,同時持續(xù)時間>4 周;疾病進展:治療后,有新病灶組織出現(xiàn),或者是靶病灶組織的直徑增加,且增加幅度>25%。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病情穩(wěn)定率。(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化療通過率,即每周期按時化療患者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胃癌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年齡42~87(59.86±3.77)歲;男20 例,女14 例;腫瘤TNM 分期[4]:Ⅲ期13 例,Ⅳ期21 例。觀察組年齡41~88(59.91±4.19)歲;男21 例,女13 例;腫瘤TNM 分期:Ⅲ期14 例,Ⅳ期20 例。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3.2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IGF-1 及VEGF 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GF-1 及VEG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因子表達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IGF-1 及VEGF 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3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EGFR 及CEA 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EGFR 及CE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因子表達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EGFR 及CEA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4 兩組胃癌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疾病控制率61.76%(21/34),化療通過率97.06%(33/34),對照組患者分別為58.82%(20/34)和91.18%(31/3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早期胃癌通過及時手術(shù),可實現(xiàn)根治目標,然而手術(shù)方案已不適用于進展期胃癌患者,臨床多以化療方案治療。研究表明,經(jīng)一線治療后,進展期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約30%,而一線治療方案失敗后,有50%的患者會繼續(xù)接受化療,選擇適合患者的二線化療方案顯得尤其關(guān)鍵[5]。
進展期胃癌患者行二線治療時,當前尚無標準性的化療方法,《NCCN 胃癌臨床實踐指南》建議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前,需綜合考慮患者身體狀況、耐受情況及既往治療方法[6]。FOLFIRI 方案具有耐受性好的特征,王聰聰和孫萍[7]將FOLFIRI 方案應用于治療胃癌異時性卵巢轉(zhuǎn)移患者,發(fā)現(xiàn)疾病控制率達到46.7%,患者毒副反應較小,且耐受性好。本次將FOLFIRI 方案應用于胃癌患者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疾病控制率及化療通過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FOLFIRI 方案治療胃癌患者的效果與ECX 方案相當。此外,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IGF-1、VEGF、EGFR 及CEA 表達水平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FOLFIRI 方案有助于降低胃癌細胞因子表達。研究表明,胃癌細胞凋亡調(diào)控功能異常、分化及增殖均與癌變機制存在密切聯(lián)系,IGF-1 以及VEGF 在胃癌細胞組織分化、遷移及增殖過程中均發(fā)揮關(guān)鍵性作用[8]。IGF-1 在癌細胞組織抗凋亡、增殖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VEGF 可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組織產(chǎn)生作用,VEGF 過度表達不僅可能促使新生血管的生成,而且還可能促使癌細胞增殖與轉(zhuǎn)移;EGFR 為癌基因cerbB-1 的中產(chǎn)物,對于多條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可產(chǎn)生介導作用;CEA 具有人類胚胎特性決定簇,癌細胞生成與進展中,胚胎細胞組織基因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失衡,導致CEA 被大量釋放[9-11]。
表1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IGF-1 及VEGF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IGF-1 及VEGF 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給予ECX(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治療;觀察組給予FOLFIRI(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治療;IGF-1 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VEGF 為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為無此項數(shù)據(jù)
表2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EGFR 及CEA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胃癌患者血清EGFR 及CEA 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給予ECX(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治療;觀察組給予FOLFIRI(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治療;EGFR 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CEA 為癌胚抗原;“-”為無此項數(shù)據(jù)
表3 兩組胃癌患者臨床療效及化療通過率比較[例(%)]
以FOLFIRI 方案對胃癌患者進行治療,伊立替康可對脫氧核糖核酸拓撲異構(gòu)酶Ⅰ產(chǎn)生特異性抑制作用,防止其修復斷裂狀態(tài)的脫氧核糖核酸鏈,促使腫瘤細胞組織不可逆受損,并最終死亡[12]。氟尿嘧啶作用于腫瘤患者時,會在癌細胞組織附近大量聚集,對脫氧核糖鳥苷酸產(chǎn)生作用,防止因胸苷酸的合成酶轉(zhuǎn)化作用而產(chǎn)生大量胸苷酸,并對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合成進行干擾[13]。甲酰四氫葉酸有效成分是亞葉酸鈣,與氟尿嘧啶聯(lián)合用藥,可使氟尿嘧啶作用提升[14]。FOLFIRI 方案的應用,通過提升藥品抗腫瘤活性,對胃癌細胞組織增殖及分化進行有效抑制,加快癌細胞組織的凋亡速度,并對癌細胞新生血管的生成產(chǎn)生抑制作用,及時殺死癌細胞組織,控制患者病情,對腫瘤因子與受體結(jié)合間的信號傳導進行阻滯,防止IGF-1、VEGF、EGFR 及CEA 細胞大量生成,從而降低其表達。
綜上所述,F(xiàn)OLFIRI 方案有助于提升胃癌患者療效,并促使其IGF-1、VEGF、EGFR 及CEA 表達降低。但此次納入病例的數(shù)量較少,并且未對患者遠期療效進行觀察,同時未統(tǒng)計生存期限及不良反應等,因此后續(xù)工作中,尚需增加病例展開研究,并且延長隨訪時間,以進一步客觀評價FOLFIRI 方案治療胃癌患者的價值。